自然资源
商州山清水秀,风光旖旎。商州地处我国南北自然分界线——秦岭的腹地,地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气候温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境内山清水秀,风光迷人,大云寺、仙娥湖、秦王山、静泉山、砚池河溶洞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多姿多彩,自古就是文人墨客会集胜游之地。唐代诗人白居易曾三游商州,由衷发出了“我有商州君未见,清泉白石在胸间”的咏叹。商州近省城而未染尘嚣,处深闺而不衍靓丽,是大自然赐予的天然“氧吧”。目前,国家已把该区确定为全国生态建设试点示范区,国家南水北调重要水源涵养区。 商州物华天宝,资源丰富。全区宜林地500万亩,林木覆盖面积200万亩,草坡可利用面积61万亩,以核桃、柿子、板栗等为主的经济树160多种,“商州核桃”、“孝义柿饼”在全国久负盛名。天麻、木耳等食用菌和药用菌产量名列全省前茅。全区野生中药材多达140余种,是陕西省天麻、桔梗、黄芪、二花等名贵药材的主要产地。全区目前已探明的矿产有金、银、铅、锌、钼等21种,产地65处;水资源蕴藏量646万千瓦;野生动物50余种,其中国家二、三类保护动物12种。
行政区划
商州区辖4个街道、16个镇、10个乡:城关街道、大赵峪街道、陈塬街道、刘湾街道、孝义镇、夜村镇、白杨店镇、张村镇、沙河子镇、杨峪河镇、金陵寺镇、黑山镇、杨斜镇、麻街镇、黑龙口镇、牧护关镇、大荆镇、腰市镇、板桥镇、北宽坪镇、上官坊乡、砚池河乡、麻池河乡、阎村乡、三岔河乡、红门河乡、西荆乡、李庙乡、蒲峪乡、龙王庙乡。
历史沿革
北周置商州,1913年改县。据《太平寰宇记》:“取古商于之地为名。”1987年设市。 2001年8月31日,国务院批准(国函[2001]94号):撤销商洛地区和县级商州市,设立地级商洛市。商洛市设立商州区,以原县级商州市的行政区域为商州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南大街。 ?年,辖:城关镇、夜村镇、金陵寺镇、大荆镇、黑龙口镇、杨斜镇、北宽坪乡、碾子凹乡、广东坪乡、韩子坪乡、大河面乡、黑山乡、上官坊乡、阎村乡、药王坪乡、砚池河乡、松树嘴乡、两岔口乡、孝义乡、张墹乡、两水寺乡、白杨店乡、会峪乡、铁炉子乡、牧护关镇、火神庙乡、引龙寺乡、三岔河乡、韩峪川乡、肖塬乡、红门河乡、麻街乡、三十里铺乡、土门庵乡、管家坪乡、仁治乡、陈塬乡、刘湾乡、杨峪河乡、砚川乡、腰市乡、马角山乡、李庙乡、西荆乡、东峪乡、沙河子乡、张村乡、梁铺乡、三贤乡、西墹乡、看山寺乡、板桥乡、水道河乡、龙王庙乡、郭村乡、蒲峪乡、麻池河乡、林岔河乡、东岳庙乡、牛槽乡。 2000年,商州区辖4个街道、13个镇、17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530883人,其中:城关街道 79055人、大赵峪街道 18096人、陈塬街道 14421人、刘湾街道 17688人、孝义镇 14376人、夜村镇 16699人、白杨店镇 19170人、张村镇 16296人、沙河子镇 16495人、扬斜镇 11626人、麻街镇 16826人、黑龙口镇 20157人、牧护关镇 9789人、大荆镇 27994人、腰市镇 17056人、板桥镇 14332人、北宽坪镇 10675人、西涧乡 10244人、三十里铺乡 5778人、上官坊乡 7007人、砚池河乡 3741人、松树嘴乡 6714人、麻池河乡 11838人、牛槽乡 6377人、东岳庙乡 4621人、阎村乡 6321人、三岔河乡 13836人、红门河乡 8933人、西荆乡 13024人、李庙乡 11916人、马角山乡 3902人、蒲峪乡 5714人、龙王庙乡 6693人、大河面乡 4447人。
道教文化
道家名山 相传道教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皆仙人居处游憩之地。世人以为通天之境,祥瑞多福,咸怀仰慕。道教潜隐默修之士,喜遁居幽静之山林,故多择有仙迹传说之处,兴建宫观,期荫仙风而功道园融。历代以来,道侣栖止,香客游人络绎不绝,故洞天福地已成为中国绵绣河山之胜境。 洞天福地,又名三十六小洞天。 第五十八福地 商谷山 在商州[2]
近年来商州镇加强了蕨商、龙商公路的整治维修,交通条件大大改善。同时,投入资金30 多万元,新建了交通街和西 河街,为外来投资经商者提供了有利条件。镇内开通了程控电话和移动电话。
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商州镇立足于林竹资源优势,以林竹资源的深度加工为龙头,大力发展水果、中药材、茶叶和草食畜牧业、使农民增收,促进镇域经济发展。
商州镇耕地面积16652亩。荒山荒坡较多,大力发展养殖业,竹木草纸加工业发达。主要特产有:苦笋、腊肉、土酒等。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4229万元,比1997年增长29.8%元。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1182万元。实现财政收入148.9万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500万元,粮食产量达10537吨,个体私营企业258万元,总户数160户,全镇固定电话498部,移动用户达150户以上。镇内有中学1所,小学3所,医院4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