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品种选择
选择中早熟、质优品种进行种植。
2、播种时间和方式
播种时间1月上旬温室播种。
3、播种方式
育苗选择好育苗场地,准备好播种畦,先精细整地,每平方米施有机肥2公斤,复合肥100克掺匀后耧平床面,每667平方米青花菜约需育苗床5~6平方米。播种前苗床浇足底水,干籽撒播每平方米5克,播后用细土覆盖1层。
4、子叶期管理
春季育苗在1~3月,要注意苗床防寒保温,苗床温度要保持在20~23℃,最低温度不低于10℃,苗床最好在温室中。
5、分苗期管理
播种后15天左右,两片子叶壮实、真叶露心时,即可分苗,分苗前苗床喷透水,分苗可采用营养土和地苗两种方式。分苗期间管理一般是见干见湿,不干不浇,防止苗徒长。
6、定植
选壮苗定植播种后30~35天即2月中下旬,待长到5~7片叶即可定植,定植时选壮苗定植。整地作畦作宽120厘米小高畦,有条件可铺地膜。
定植方法定植前要浇水洇透苗,苗带土坨定植,减少伤根,然后浇注定植水。春季温室青花菜定植株行距多为55厘米,每667平方米定苗2500~2700株。
7、定植后田间管理
7.1、温湿度管理中午棚内温度超过25℃,开边缝放风至温室内温度降下后,关上温室边缝。
7.2、光照应及时擦掉棚膜上的灰尘,减少棚膜遮光。
7.3、肥水管理一般原则是15天左右浇1次水,浇水后中耕调节土壤温湿度,促进植株根系生长。
7.4、整枝打杈应及时打掉植株的侧枝及侧花球。
8、病虫害防治
8.1、青花菜常见病害霜霉病、褐腐病、黑斑病。
8.2、 防治方法
(1)加强栽培管理,均衡施肥,与非十字花科的蔬菜实行轮作。
(2)种子消毒;
40%福美双拌种。
(3)药剂防治①霜霉病。
40%乙磷铝可湿粉300倍②褐腐病。
70%甲基托布津可湿粉600倍③菌核病。
70%甲基托布津可湿粉600倍。
9、收获
青花菜的花球直径达到12~15厘米、花球紧而不散、小花蕾颗粒小和颜色呈绿色时应及时收获。
菜花种植分为四个步骤:
一、整地施基肥
选择肥沃、富含有机质的粘质壤土或沙质壤土作园地,并施入有机肥作基肥。亩施有机肥1500—200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按畦宽1·5米(包沟)作畦,横向开沟后施入,与土拌匀后便可栽植。
二、育苗栽植
气温稳定在15℃左右即可播种。一般以3—11月播种为宜。播后30—40天,苗高20厘米左右、具3—4片叶时即可定植。株距30厘米,行距40厘米。密植栽培的,株距20厘米,行距20厘米,间拔采收后成40厘米×40厘米,并作两次采收用。
三、田间管理
苗期宜少水勤浇,特别是种子发芽出土后淋水要轻,以免溅伤细嫩幼苗。栽植后淋定根水,以后要经常保持园土湿润。淋水要结合加施速效氮肥,每50公斤水加入粪肥200—300克,由稀到浓施入。疏植,采收2—3次侧芽者,每采收一次,施肥一次。第一次追收主茎(芽)时宜施复合肥,可促其侧芽持续生长,提高产量。
四、采收和留种
播种后60—70天,株高约30厘米时即采收嫩茎叶。密植栽培(20厘米×20厘米)的,一般采用一次性拔收,或间拔采收。疏植栽培(30厘米×40厘米)的,采收主茎叶后15天左右再采收一次。每亩产量可达1500—2000公斤或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