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本报报道过家庭如何煎中药的内容后,连日来,依旧有不少读者来信、来电讨论有关煎中药的注意事项。部分读者认为,买回来的中草药大多沾泥带土不卫生,需要清水洗一下再煎煮,这种做法是否正确呢?
有不少人买回中药材后,都会先用水冲洗一下再进行煎煮。市中医药大学一附院药学部主任药师马瑛提醒,这样做会使中药的药效降低,甚至使其中的一些有效成分流失。
马瑛解释,中药材中大多含有水溶性和脂溶性的两种成分,用水冲洗后,糖和苷类等水溶性成分会溶解于水中而流失,从而损失一部分有效成分,导致药效降低。
另外,中药材中有不少是粉末状的,或是在配药时需要研碎的,如桃仁、龙骨、滑石粉等,经水冲洗后,必会对此类药物造成损失。
还有一些经过加工的药材,如胆南星、酒制大黄等,在炮制过程中会加入蜜、酒、胆汁等辅料,而这些易溶于水的辅料经水冲洗后,也会所剩无几,进而对药材的药效产生影响。
马瑛提醒,有些植物类中药材的确会沾染浮土,或是掺有一些杂质等,这主要是因为中药材在采收、晾晒的过程中,很难保证洁净。但煎煮中药材本身就是一个灭菌的过程,所以,只要是通过正规药房购买的中药材,无需清洗,经过煎煮以后,都可以安全服用。
怎样凊除中药材上的硫黄
中药工业清理方法:
1、物理清洗:是利用力学、声学、光学、电学、热学的原理,依靠外来能量的作用,如机械摩擦、超声波、负压、高压、冲击、紫外线、蒸汽等去除物体表面污垢而不改变污类组分的清洗方法。即不改变原来的化学分子组分的方法。
2、化学清洗:是依靠化学反应的作用,利用化学药品或其它溶剂清除物体表面污垢的方法。如用各种无机或有机酸去除物体表面的锈迹、水垢,用氧化剂去除物体表面的色斑等。利用化学药剂使表面污染或覆盖层(如垢层)与其发生化学反应而被除去,如对垢层的酸洗、碱洗等。
3、电子清洗法防垢、除垢原理是:利用高频电场改变水的分子结构,使其防垢和除垢。
当水通过高频电场时,其分子物理结构发生了变化,原来的缔合链状大分子,断裂成单个水分子,水中盐类的正负离子被单个水分子包围,运动速度降低,有效碰撞次数减少,静电引力下降,无法在受热壁式管面上结构,从而达到防垢目的。
4、静电清洗:静电防垢、除垢与电子除垢一样,也是通过改变水分子状态来实现防垢、除垢目的的。只不过后者是利用静电场的作用,而不是电子作用。其机理是水分子具有极性(也称偶极子),当水偶极子通过静电场时,每个水偶极子将按正负有序地连续排列。
如果怀疑购买的药材被硫磺熏蒸过,不必丢弃。可以先将中药材浸泡在温水里,10分钟后取出。药材表面的二氧化硫微溶于水,这样就去除了部分二氧化硫。然后再将药材晒干或烘干,在加热过程中,二氧化硫也会有所挥发,这样一来,就能较为全面地去除药材表面残留的二氧化硫。值得注意的是,含有芳香性及挥发油的药材,比如桂枝、薄荷、佩兰、砂仁、肉桂、沉香等,有效成分容易随水蒸气扩散掉,因此,用凉水浸泡较为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