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白化苗有两种情况。零星的,叶片一出生就发生白化,或部分带状白化,其中全白的秧苗,大多在三叶期死亡。叶色由黄变白,常从叶尖开始,此时若采取灌溉、施肥等措施或天气转暖,即可恢复生长。
白化病疫苗的发病原因。首先是由遗传因素引起的生理性遗传病。水稻白化苗性状是由隐性单基因控制的,不受细胞质的影响。气候因素造成的,因为幼苗受低温伤害,一般由于低温,温度低于20℃时叶绿素分解,高于32℃时叶绿素不能形成,叶片发白。由叶绿素分解引起的。由营养因素引起的。适合水稻生长的土壤中可用锌的临界水平是0.05PPM。水稻植物中的正常锌含量是20-120PPM。如果低于这个水平,就会出现缺锌症状。水稻缺锌时,主脉不绿,沿主脉向叶缘扩展,多为**和白色,最后全叶呈褐色。
白化病疫苗的技术措施。属于遗传性白化苗,罕见普遍,出现后难以防治。对于低温引起的白化苗,一是灌水保苗;二是增施有效氮肥,增强幼苗抗低温能力。缺锌苗的预防和转化措施:加硫酸锌作基肥,一般亩用量1公斤,施于种子下方或旁边,面施效果差,避免与磷肥混施。三是用1-2%硫酸锌溶液浸泡种子12小时或在幼苗三叶期、移栽前3-5天、移栽后5-7天、10-15天叶面喷施,可消除缺锌症状,提高产量。
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评论,如果哪里有不对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动交流,如果大家喜欢作者,大家也可以关注我哦,您的点赞是对我最大的帮助,谢谢大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