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水稻时出现水稻空壳,应该如何应对?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2 01:17:26
字号:

水稻空壳是稻农们种植水稻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现象,同时也是水稻减产重要原因。一般来说,水稻发生空壳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品种问题、水肥管理、病虫害以及天气方面等。下面就展开说明一下。

种植水稻时出现水稻空壳,应该如何应对?

一、品种问题

品种问题是水稻空壳率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水稻空壳在低温冷害气候下较易发生,在产量和品质都不错的前提下优先选用抗冷性、抗病性、抗倒伏性强的品种,正确合理使用品种是躲避水稻后期免受低温危害的措施之一。

二、水肥管理

施肥不合理以及水分供给少也是水稻空壳率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

水稻生长过程中施氮量过高,会使空秕粒增加,导致水稻空壳严重。因此,除氮肥外,水稻生育期间要和磷、钾肥最好配合施用,这对抵御冷害,促进早熟,提高成熟有效。

同时严格按照水稻需水规律进行水层管理,做到需水时田间不断水,不需水时田间无水层。降低水过大或缺水形成水稻空壳的原因。

三、病虫害

水稻生育后期的病虫害是使水稻空壳率上升的重要因素,为降低空壳率,稻农们要加强生育后期的防病管理工作。及时做好防病、防虫措施,减少水稻病虫害的发生。

四、天气原因

天气原因也是使水稻空壳率上升的重要因素,主要包括温度、湿度、光照等方面。

在高温天气:稻田应保持2~3寸水层,确保穗大粒多,应对高温热害。

在低温天气:要灌深水进行保温。第二天的上午把水排干,傍晚再灌温度较高的河水,这样才能达到保温的效果。

以上就是水稻空壳的应对措施,稻农们注意及早做好农事管理,多观察、多注意,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最终的水稻产量才有保证。

产生形成原因有两种:第一种是男性生殖器官发育不全,或蜂花粉发育异常。第二种是颖花发育正常的,但由于外部标准欠佳,如超低温、药害等影响开花、受粉和授精,产生空粒。从而大家也可以看出,翘穗的形成期在孕穗期至出穗开花期。在这一时期,如遇不断3天以上日平均温度小于20℃,不断5天日平均温度小于22℃,或最低温度持续3天小于17℃下列,便会抑止蜂花粉的正常发育或出芽,不过不一样种类的抗超低温的能力也有不同。营养物质不够,

缺素症导致子粒空瘪。现阶段水稻种植只应用有机肥,有机肥应用越来越低,造成田里水溶肥料比较多,而硼锌硫钙等微量元素不够,同时由于有机肥质量不好,铬等重金属含量高,对水稻抽穗注浆牢固不好,导致空秕粒提升,特别是在土壤贫瘠,有机肥料不够田块一般产生多。防范措施,要增施有机肥料,增施硅肥 钙肥等,操纵基肥,融合抽穗,裂口前喷洒南美洲星或碳水化合物等硼锌多元素叶肥,有利于提升商品率。

晚稻在孕穗期,寒潮来袭太早,温度太低,不益于水稻抽穗和注浆,因为温度太低,造成出穗不整齐或是稻谷的谷穗有一半抽不上来,商品率低,谷粒不圆润,秕谷多,谷穗轻而直挺挺,没法“低头弯腰”。上肥不科学是导致稻谷结穗不结实的主要原因,特别是旱田改造的水稻田如果长期种植蔬菜会造成土壤质地难题。土壤层硫元素不够,硫、砷比例失衡,引发的稻谷砷中毒;与此同时缺铜也会导致稻谷不开花或是花质差而影响结穗。稻谷衰老并不常见,

简单理解就是在稻谷并未完善以前植物就已经身亡,营养物质向子粒的运输终止,从而出现子粒注浆不够、密度低状况。针对衰老的情况而言,最大的有可能是病虫的影响。例如钻心虫造成的稻谷茎杆中营养物质运输安全通道终断;例如纹枯病或是稻瘟病的大面积产生,导致稻谷的提早身亡;还有就是草荒。野草有机化学化学防治落实不到位,造成水稻生长的后半期野草很多产生,与稻谷争夺比较有限的生长空间和营养物质,导致稻谷的提早身亡。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zz/2_10068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