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叶龄模式法的概述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2 00:53:06
字号:

水稻叶龄模式法 ,是根据水稻器官同伸规律,应用水稻主茎叶片生育进程,来确定水稻的生育时期及其相应的高产栽培技术和肥水管理“促”“挖”措施。它是集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经多年研究建立的以高光效群体为中心的一种新型栽培理论及技术体系。

水稻叶龄模式法的概述

什么是叶龄跟踪?怎样跟踪?

叶龄指数和叶龄余数一般是衡量水稻生育进程的一种指标。

叶龄指数是指已出叶片数占主茎总叶数的百分数。

叶龄指数 (%)=当时已出叶数/主茎总叶片数×100

叶龄余数:就是指还未抽出的叶片数,是水稻主茎总叶数减去主茎已出叶数之差。如一个总叶数14的品种,主茎叶龄为10.5时,叶龄余数为3.5,即表示还有3张半叶未抽出,或者说倒数第4叶已抽出一半,因此叶龄余数可用倒数叶位的叶龄表示。应用叶龄余数法,可使主茎总叶数差异不同的品种,基本上有一个统一的叶龄指标来 用于诊断幼穗分化和节间伸长时期。

正叶龄指数是指各个作物品种已展开的叶片数与该品种总叶片数的百分比。叶龄指数=展开叶片数/总叶片数×100由于各个作物品种或杂交种不同穗分化期的叶龄指数不一样,因此,可以根据叶龄指数来判断农作物品种或杂交种内部幼穗分化的情.

叶龄跟踪是叶龄诊断技术标准实施到位的前提和保障,是在水稻群体素质标准的基础上,为掌握水稻生育的实际情况,准确地进行叶龄诊断、预测和调控,而采取的以叶龄进程为主要内容的田间跟踪调查工作。主要方法是:

(1)调查点的确定。选有代表性的地号,在池埂边向里数第三行上,选择穴距均匀,穴株数相近的10穴为调查对象,并在两边插上标志物,确保调查对象的准确性。

(2)调查方法。一是叶龄跟踪秧苗的选择:在调查对象的10穴里,每穴选择有代表性的一株苗质好、叶片健全的秧苗,在主茎叶上进行叶龄标记。

二是标记方法:标记点的叶龄必须选准,叶龄全部点在单数叶上,起始叶要从第三叶开始,并且跟踪到齐穗期。每个叶片要用不同标记符号点在叶片中间部位(如第一标记叶片点一个点,第二标记叶片点两个点,或用其他方法标记。原则是叶龄跟踪叶片标记要有区别,每个单位或种植户要标记方法要统一,便于自己和他人识别),确保叶龄跟踪的准确性。

三是平均每穴株高测定:用手抓住一穴向上捋,由地面量至第二高度叶尖为该穴平均株高,逐穴测定,计算出平均值,做好记录。

四是叶龄的计算方法:N叶从露尖到叶枕露出过程的叶龄计算,首先估算N叶的长度(方法:以N叶下一叶的长度加5厘米为N叶长度,然后测量N叶抽出的实际长度,再除以估算的N叶长度,作为N叶长度的比例。如计算第五叶抽出过程的叶龄,首先估算五叶的长度,如四叶的定型长度为11厘米,加上5厘米,即五叶的估算长度为16厘米,如果五叶已抽出5厘米,用5除以16,等于0.31,约等于0.3,即第五叶已抽0.3个叶龄,此时调查的叶龄为4.3个叶龄值),并做好记录,如此计算至倒数3叶(11叶品种为9叶、12叶品种为10叶)均按此法。倒二叶及剑叶,按前一叶的定长减5厘米为估算值,实际伸出长度除以估算值,求出当时叶龄值。

五是调查时间:要结合寒地水稻的生育特点,按插秧期5月15、20、25日三个插秧期设调查点并进行跟踪,以后每5天调查一次,一直调查到齐穗期。由于移栽时期的不同,导致水稻生育进程的变化。因此,要户户有跟踪点,确保跟踪的准确性。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zz/2_1004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