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文镇下属16个村委会,分别是:
泗岸村委会
位于吴川市西南部,北接樟铺镇,西接黄坡、塘缀镇。村委会下辖19条自然村,总住户2310户,人口9380人,耕地面积4135亩,土地肥沃,自流排灌,主要农业种植以水稻为主,是振文镇粮食产区。 在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生活不断提高,泗岸19条自然村水泥硬底化公路已全部贯通,村民出入交通方便。近年来全村委会已有40%人到广州、佛山、深圳等地务工经商,主要搞废品回收、建筑行业等,其中经济发达最快的村庄有上屯兴村、教岭村、下坡村、下屯兴村等,他们各村村道已搞好了路灯照明,建设好了文化大楼等一系列基础设施。泗岸村委会在外出务工经商的老板大力支持下,各村的村容村貌起了很大的变化,社会治安稳定,公路设施、供电、邮政、电信、供水等各方面不断完善,村委会环村公路路灯工程于2007年底全部完成,为泗岸夜景增添了光彩,二○○八年一月泗岸村委会被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广东省文明村称号。泗岸的教育事业不断发展,中小学现有教学大楼六幢共6899平方米,教师宿舍楼四幢2100平方米,在校学生1800多人,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泗岸村委会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广大群众共同努力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成效 。
山圩村委会
位于振文镇西部,属丘陵地形,下辖16条自然村,1698户,人口7942人,耕地面积3400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人民生活水平有很大提高。目前,有14条自然村修建了水泥硬底化村道。电话入户率达76%,50%的群众饮上干净自来水,100%的群众实现供电照明,供水、供电、电信等网络不断完善。山圩村委会十分重视教育事业。辖区内有完全小学三间,在校学生1200多人。现有教学楼3幢,4200平方米;教师宿舍楼3幢,1200平方米。实现校园绿化、美化、净化,育人环境不断改善。山圩村委会近年来按“五个好”要求,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好事。根据偏远地区特殊位置,与镇卫生院于1998年联办村卫生所,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大大方便群众。
沙洲村委会
位于振文镇西面,距市区10公里,下辖17条自然村,1886户,8901人,耕地3035亩,樟大线从村边贯穿而过,交通便利,地理环境优越。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人民生活水平有很大提高,目前,全村委会各自然村公路90%水泥硬底化,电话入户率达94%,96%的群众饮上自来水,100%的群众实现供电照明,群众生活正向小康目标迈进。沙洲村委会十分重视教育事业,辖区有初级中学一间,完全小学三间,在校学生1800多人,拥有教学楼五幢,共6800平方米,教师宿舍楼三幢,2600多平方,实现校园绿化、美化、净化,环境优雅,为教师育人创造优良条件。沙洲自然村近年投入1000多万元,先后修建环村路、地下排污、文化楼、广场、生态公园、灯光球场等一系列公共设施,二00七年被湛江市评为自然生态文明示范村和最美的村庄。
大桥村委会
位于振文镇南面,与塘尾、吴阳两镇隔江相望,与黄坡镇官江村委会接壤。该村委会下辖11条自然村、1680户、7790人,耕地2421亩。373公路从村中穿过,水陆交通方便。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工农业生产快速发展,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农村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水平有很大提高。辖内大桥批发市场是海鲜的集散地,全市纳税大户汇龙羽绒有限公司位於辖内373线谢村路段。各自然村公路全部硬底化,有湛江市生态文明村3条,吴川市文明村7条,电话入户率96%,100%的群众饮上自来水,100%的群众实现供电照明,群众生活正向小康目标迈进。大桥村委会十分重视教育,辖区有完全小学3间、民办小学1间,在校学生1239人。有教学楼7幢,教师宿舍楼4幢,2779平方。校园绿化、美化、净化,环境优雅,为教书育人创造了十分优越条件。
罗里村委会
位于吴川市鉴江下游振文南面,下辖15条自然村,1386户,6683人,耕地1870亩,党员95人。彭良公路从村中穿过,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绩显著。目前,全村委会各自然村公路全部实现水泥硬底化,电话入户率达95%,群众全部饮上干净自来水和实现供电照明,杨屋、梁屋村建成了工业小区,罗里蔬菜基地各种蔬菜供应省内外。罗里村委会十分重视教育事业。辖区有初级中学一间,完全小学四间,在校学生2369人。拥有教学楼十二幢,23960平方米;教师宿舍楼五幢,5900平方。实现校园绿化、美化、净化,环境优美,为教学育人创造良好条件。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环境优美,秩序优良,经济蓬勃发展。
振文村委会
位于吴川市振文镇中心,与振文圩相依,下辖11条自然村,1238户,6182人,耕地1185亩。彭良公路从村边穿过,交通便利。近年来,振文村委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面貌不断变化,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目前,全村委会各自然村公路全部实现水泥硬底化,电话入户率达90%,98%的群众饮上自来水,100%的群众实现供电照明。振文村委会在加强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发动外出务工经商老板捐资支持家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了村道硬底化,村中环境绿化美化。建设了文化楼3幢,文化室6个,篮球场2个,创建了吴川市文明村4条。倡导社会主义新风尚,建设安全文明小区,社会和谐稳定。
沙尾村委会
邻近振文圩,梅塘公路横穿而过。下辖12条自然村,1545户,7680人,耕地2002亩,樟大线从村边通过,交通便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声有色。目前,全村委会各自然村公路90%水泥硬底化,电话入户率达94%,97%的群众饮上自来水,100%的群众实现供电照明。沙尾安全文明小区被湛江市评为模范小区,独竹村被吴川市评为文明村。沙尾村委会十分重视教育事业。辖区有初级中学一间,完全小学三间,在校学生900多人。拥有教学楼四幢,共5800平方米;教师宿舍楼二幢,1800多平方。实现校园绿化、美化、净化,环境优美。
山东村委会
位于吴川市区西面,下辖8条自然村,1401户,7070人,耕地1919亩,梅塘公路从村边通过,交通便利。人多地少,村民以外出务工经商为主,农业生产主要以种植水稻、花生、大蒜等为主。水土条件优越,适宜种植各种农作物和养殖各类水产,近年大面积引种美国超甜玉米,还有香蕉种植基地250亩,初具规模养猪场一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了该村委会经济发展和面貌的变化。目前,全村委会各自然村公路全部实现水泥硬底化,电话入户率达94%,97%的群众饮上自来水,100%的群众实现供电照明。山东村委会十分重视教育事业。辖区有完全小学二间,在校学生1530多人。拥有教学楼四幢,共3800平方米;教师宿舍楼二幢,1000多平方。实现校园绿化、美化、净化,创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
郭屋村委会
位于吴川市区西面,下辖9条自然村,1418户,7600人,耕地1792亩,梅塘公路由西南穿过,交通便利。该村委会努力推进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目前,各自然村公路全部实现水泥硬底化,电话入户率达94%,96%的群众饮上干净自来水,100%的群众实现供电照明。郭屋村委会十分重视教育事业。辖区有初级中学一间,完全小学三间,在校学生2500多人。拥有教学楼八幢,共7000平方米;教师宿舍楼六幢,2500多平方。实现校园绿化、美化、净化,育人环境优良。
低垌村委会
位于吴川市区西南面,梅塘公路从村边通过,下辖11条自然村,1521户,6613人。耕地1887.2亩,其中低垌、宁屋村是革命老区村。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改革开放后,尤其是近年来,农村农业经济较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很大提高。目前,各自然村公路全部实现水泥硬底化,电话入户率达95%,96%的群众饮上自来水,供电、供水、通邮等网络不断完善。各个自然村土地肥沃,可自流灌溉。农作物品种优良,是吴川市重要农业产区,主要农产品有水稻、花生、蔬菜、咸瓜、咸菜、香蕉等,其中咸瓜、咸菜、香蕉是特产。不少村民从事废品回收、建筑等行业。民风淳朴,治安稳定,经济稳步发展,到处呈现繁荣的景象。低垌村委会十分重视教育事业。有完全小学3间,在校学生1200多人。拥有教学楼4幢,共5400平方米;教师宿舍楼三幢,2400多平方。实现校园绿化、美化、净化,环境优雅,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水口渡村委会
位于吴川市区西面,与市区隔江相望。下辖10条自然村,1077户,6339人,耕地405亩。梅塘公路从村中穿过,交通便利。改革开放以来,全村先后兴办了橡胶再生厂、废旧轮胎加工厂和竹器木器加工厂等20间,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目前,全村委会各自然村公路全部实现水泥硬底化,电话入户率达95%,98%的群众饮上干净自来水,100%的群众实现供电照明。水口渡村委会十分重视教育事业。辖区有完全小学1间,在校学生600多人。拥有教学楼两幢,共2600平方米;教师宿舍楼1幢,1000多平方。实现校园绿化、美化、净化,环境优美。
湖塘村委会
位于吴川市区西面,与市区隔江相望。下辖11条自然村,1374户,6730人,耕地1792亩。梅塘公路从村中通过,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新农村建设给该村委会带来了生机和活力,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目前,全村委会各自然村公路全部实现水泥硬底化,电话入户率达94%,96%的群众饮上干净自来水,100%的群众实现供电照明。湖塘村委会十分重视教育事业,辖区有初级中学一间,完全小学两间,在校学生1900多人。拥有教学楼四幢,共5800平方米;教师宿舍楼二幢,1800多平方。实现校园绿化、美化、净化,环境优雅,教学条件不断改善。
奇艳村委会
位于吴川市西面,与市区隔江相望。下辖11条自然村,1308户,6188人,耕地1635亩,梅塘公路从村边通过,村内硬底化道路四通八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目前,全村委会各自然村公路大部分实现水泥硬底化,电话入户率达90%,手机、宽带上网普及率越来越高,60%的群众饮上干净自来水,100%的群众实现供电照明。奇艳村委会十分重视教育事业。辖区有小学一间,在校学生418多人。拥有教学楼一幢,共3000平方米。实现校园绿化、美化、净化,优美的育人环境为青少年茁壮成长打下了扎实基础。
农村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治安良好,社会和谐稳定。
加伦村委会
位于吴川市鉴江下游,北邻梅塘公路。下辖13条自然村,1006户,4590人,耕地1332亩,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借“四通五改六进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东风,农村经济活力大增,农村面貌也大变样。目前,全村委会各自然村公路全部实现水泥硬底化,电话入户率达95%,家家户户都看上有线电视,不少家庭还用上了宽带,100%的群众饮上干净自来水,100%的群众实现供电照明。革命老区勇儿村四面环水,人称“台湾岛”,全村1000多人,出入靠摆渡,交通很不方便。现已建成了一座长85米、宽8米的大桥,解决了交通难题。目前,该村建起一幢三层的文化楼,一个小型足球场,一个篮球场。建成硬底化环村路,装了路灯、道路绿化,07年被评为“湛江市生态文明村”。加伦村委会十分重视教育事业,辖区有完全小学一间,在校学生580多人。拥有教学楼两幢,共2200平方米;教师宿舍一幢,650多平方。实现校园绿化、美化、净化,为青少年求学、成长创造了良好环境。
三江村委会
位于吴川市鉴江西岸,北邻樟铺镇,交通便利。人多地少。村民以外出务工、经商为主,农业生产以种植花生,水稻为主。水土条件优越,适宜种植各种农作物,近年大面积引种美国超甜玉米,还有300亩香蕉基地。村委会十分重视文化教育事业。辖区有完全小学三间,文化楼2幢,古庙2座,是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根据地,是革命老区。村委会积极响应市委实施“回归工程”的号召,鼓励外出务工经商老板回乡办企业,现有梅滨酒厂、立新轮胎翻新厂等企业5间。
石碇村委会
位于振文镇西南面。下辖5条自然村,1172户,5890人,耕地2080亩。全村委会4条自然村公路实现水泥硬底化,特别是在上级政府支持下,修通了石碇村至新安村的连心路,交通便利。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年来,农村经济得到较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很大提高。目前,村委会电话入户率达92%,86%的群众饮上干净自来水,100%的群众实现供电照明,除新安外,其余的自然村都开通了有线电视。石碇村委会十分重视教育事业。辖区有民办小学四间,公办小学一间,在校学生1500多人。拥有教学楼六幢,共9000多平方米;教师宿舍楼五幢,4500多平方。实现校园绿化、美化、净化,环境优美,为教书育人创造优良条件。
那些行业用到水稻
吴川小吃---蟛蜞汁
吴川蟛蜞汁价廉物美,清香可口,能下气化痰,去积腻,助消化,是当地人极喜爱的佐餐酱品小食和调味品,也是馈赠远方亲友极富地方风味的珍稀礼品。吴川蟛蜞主要繁殖于吴阳的芷寮、限口和黄坡、中山沿海一带的滩涂或毗接的水稻潮田中。它形如小蟹,拇指大小,当地亦称"黄钳"。其种类较多,常见的根据其双螯的颜色,分为"红螯"、"白螯"两类,制蟛蜞汁则以活动于潮田中的"白螯"汁味最佳,消食化积功效最强。人们把捕到的蟛蜞盐腌一两天后,放进刻制有交叉纹齿的陶盆内擂研成浆,滤去壳渣后即成蟛蜞汁。将蟛蜞汁装进瓦罂内,用灰泥浆密封罂口,贮放阴凉干燥地方,过了一段时间后,罂内蟛蜞汁发酵成熟,开封取食,浓香扑鼻,可令人食欲大振。
芷寮蟹
芷寮蟹产于广东吴川县吴扬乡芷寮村,为蟹中上品,驰名中外。芷寮蟹之所以有名,主要是因为这种螃蟹的肉质极其鲜美,并有特有的“顶角膏”。打开芷寮蟹的蟹壳,可见一层蛋**的蟹膏覆盖在雪白的蟹肉上。煮熟后,蟹肉雪白,蟹膏金黄,入口,鲜美嫩滑,回味无穷。秋后之蟹,不但长得肥大,硬壳底下还会长出一层软壳,不但蟹肉蟹黄味美可口,那层软壳更脍炙入口,令人百吃不厌。
麻通
吴川独有的风味小食麻通形似香蕉,色泽金黄,入口酥脆,咀嚼无渣,香甜可口,是吴川传统的名牌小食,在清朝已有制作。麻通是梅录头86岁老人陈华堂的祖传绝艺,目前只有陈氏一家懂得制作。制作麻通要精选香胶糯米,用人工捣成粉,再经炊、晒、火局、炸等工序,前后历时十五日才能制成。由于选料难、工序多、制作复杂、利润薄,陈家停止制作麻通已有几十年。今年初在有关部门的热心动员下,陈家决定重操旧业,让麻通这一吴川风味小食重出江湖,并在吴川市第三届美食节上呈献出来,让祖传绝艺发扬光大,也让广大市民品尝到风味独特的吴川传统小食。在美食节上麻通的美味受到广泛的好评。
虾蟹粥
汤米分明,鲜甜香滑。在吴川一带享誉盛名,已经成为记忆中的一道美味,许多常年在外地的吴川老乡一回到家都要上他家的总店吃上一碗以解馋念。
白切鸡
广东不少地方有吃白切鸡的习惯,但湛江人尤其喜爱白切鸡,它是湛江人节曰加菜、宴客的第一菜。本地人做白切鸡一重选鸡,二重煮鸡,三重配味。所选鸡均为本地细骨农家鸡,绝无用饲料鸡和大骨鸡;煮鸡要求慢火煮浸,熟至八九成即可;配料用沙姜、蒜茸。本地之白切鸡均肉嫩骨香,十分可口。
梅录烂镬炒粉
许多食家常用“梅粉胜广河”这句话来赞誉吴川梅录的街边炒粉。 这是一道很奇特的风景:一人一担箩头、一筐米粉、一只火炉、一口烂边缺口的铁锅,每曰都在市场角落、墟尾街头摆摊开档,食客围在铁镬边,或蹲或站着品尝,津津有味,齿颊生香。
梅录烂镬炒粉之所以享有盛名,自有其 所在:一、制粉必须选用香软可口的上等白米。二、浸米时间要根据不同季节气温而决定长短。三、炊蒸粉皮时粉浆要薄,炉火要旺。四、切粉丝要细。五、炒粉是最关键的一环,先下生油,再下猪油将蒜子爆香,即落粉猛火急炒,继而下齐酱油、味精、白糖等适量配料拌炒熟透,再慢火烘粉至**,最后撒下葱花或芫荽,即可上碟食用。
吴川“及第粥”
据介绍,吴川“及第粥”又叫三及第,用料中有猪肉丸,丸与元同音,比喻状元;用料中有猪肝,用以比喻榜眼,据说本来是用牛榜的,但牛榜质韧、无味,故用猪肝来代替;用料中有粉肠,它本与探花无缘,但把它切成小段,再在外沿剞两个刀口,煮熟后,也居然有点花样。
还有一些小吃:
吴川的各种小吃是不少食客追食的焦点。如粟米糕,用糯米和粟米制作,形状像腩肉一样,凉吃才能吃出它的风味:糯软,滑口;芋丝卷也是吴川比较常见的小吃,用料和做法都很简单,主要原料为芋头,将芋丝卷放进锅里用油煎一下,就可以吃了,煎出来的芋丝卷金黄金黄的,吃起来有一种香甜的感觉,还有吴川虾球丸、吴川风味虾煎饼、番薯饼、野生田艾饼、富贵鸡等等
希望能帮到你!
用途:
1、米厂,加工成大米,煮米饭,消耗量最大
2、米粉厂,像龙口米粉什么的
3、酿酒
4、粮食出口
5、饲料厂
全国稻区可划分为6个稻作区和16个亚区。
一.华南双季稻稻作区
位于南岭以南,我国最南部。包括闽、粤、桂、滇的南部以及台湾省、海南省和南海诸岛全部。包括194个县(市)(暂不包括台湾省)。水稻面积占全国的18%。
1. 闽粤桂台平原丘陵双季稻亚区
东起福建的长乐县和台湾省,西迄云南的广南县,南至广东的吴川县,包括131个县(市)。
2. 滇南河谷盆地单季稻亚区
北界东起麻栗坡县,经马关、开远至盈江县,包括滇南41个县(市)。
3. 琼雷台地平原双季稻多熟亚区
包括海南省和雷州半岛,共22个县(市)。
二.华中双季稻稻作区
东起东海之滨,西至成都平原西缘,南接南岭,北毗秦岭、淮河。包括苏、沪、浙、皖、赣、湘、鄂、川8省(市)的全部或大部和陕、豫两省南部,是我国最大的稻作区,占全国水稻面积的68%。
1. 长江中下游平原双单季稻亚区
位于年≥5300℃等值线以北,淮河以南,鄂西山地以东至东海之滨。包括苏、浙、皖、沪、湘、鄂、豫的235个县(市)。
2. 川陕盆地单季稻两熟亚区
以四川盆地和陕南川道平原为主体,包括川、陕、豫、鄂、甘5省的194个县(市)。
3. 江南丘陵平原双季稻亚区
年≥10℃积温5300℃线以南,南岭以北,湘鄂西山地东坡至东海之滨,共294个县(市)。
三.西南高原单双季稻稻作区
地处云贵和青藏高原,共391个县(市)。水稻面积占全国的8%。
1. 黔东湘西高原山地单双季稻亚区
包括黔中、东、湘西,鄂西南,川东南的94个县(市)。
2. 滇川高原岭谷单季稻两熟亚区
包抱滇中北、川西南、桂西北和黔中西部的162个县(市)。
3. 青藏高寒河谷单季稻亚区
适种水稻区域极小,稻田分布在有限的海拔低的河谷地带,其中云南的中旬、德钦和西藏东部的芒康、墨脱等7县。
我国北方稻区稻作面积常年只有3千万亩,约占全国水稻播种面积的6%,以下仅作概括性的介绍。
四.华北单季稻稻作区
位于秦岭、淮河以北,长城以南,关中平原以东,包括京、津、冀、鲁、豫和晋、陕、苏、皖的部分地区,共457个县(市)。水稻面积仅占全国3%。
本区有两个亚区:
1. 华北 北部平原中早熟亚区。
2. 黄淮平原丘陵中晚熟亚区。
年≥10℃积温3500-4500℃。水稻安全生育期约130-140天。生长期间日照1200-1600小时,降水400-800毫米。冬春干旱、夏秋雨多而集中。北部海河、京津稻区多为一季中熟粳稻,黄淮区多为麦稻两熟,多为籼稻。稻瘟病、二化螟等为害较重。今后,要发展节水种稻技术,对稻田实行综合治理。
五.东北早熟单季稻稻作区
位于辽东半岛和长城以北,大兴安岭以东,包括黑、吉全部和辽宁大部及内蒙古东北部,共184个县(旗、市)。水稻面积仅占全国的3%。
本区有两个亚区:
1、 吉平原河谷特早熟亚区;
2、 辽河沿海平原早熟亚区。
六.西北干燥区单季稻稻作区
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祁连山与青藏高原以北。银川平原、河套平原、天山南北盆地的边缘地带是主要稻区。水稻面积仅占全国的0.5%。
本区有三个亚区:
1. 北疆盆地早熟亚区;
2. 南疆盆地中熟亚区;
3. 甘宁晋蒙高原早中熟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