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会在水中投放大量的饲料,但是其中的氮和磷只有少部分会被鱼类吸收,90%的氮和80%的磷和鱼类产生的排泄物都会对水质有很大的破坏,导致湖泊退化,影响生态环境。
针对水产养殖产生的污水处理,我们需要注意如下:
1、水产养殖污水处理设备需要有足够的处理量和耐冲击力。水产行业排放污水量较一般的畜禽养殖业多很多,所以一定要选择足够处理量的污水处理设备。
2、污水处理要做好悬浮物的去除。水产养殖废水中存在大量悬浮颗粒物,可以考虑使用过滤吸附法、泡沫分离法等物理和化学方法来进行去除。
3、做好水产养殖污水的消毒。水产养殖污水消毒如果做到位,对水质有很大的改善,还能帮助鱼类生长,减少水体的污染。不过在消毒药剂的选择上要格外注意,要选择对鱼类和人体都没有危害的药剂为佳。
当然我们也可以再水中养殖大量的藻类,藻类能很好的对水体进行净化,其种群数量控制好,还可以作为饲料、药材和食品。不过需要注意,藻类爆发可能会造成水体环境恶化。
说起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技术,就不得不提美国大豆出口协会。经过数年的研究实践结果,美国大豆出口协会将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技术引入中国,但在IPRS系统设计和技术上作了必要的改进和完善,以便能更好地适合中国现有的环境条件、养殖的品种、市场需求和经济状况。美国大豆出口协会主持的首例池塘循环流水养殖示范试验是由美国爱荷华州大豆协会资助的,该项目于2013年5月在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平望养殖场正式实施。
那么IPRS的技术原理是怎样的呢?在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模型前,周恩华给出了答案: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技术是传动池塘养鱼和流水养鱼集成和优化。该技术是数十年来美国大豆出口协会在中国推广80:20池塘养殖模式的技术转型和技术升级,它将传统池塘“开放式散养”模式创新为新型的池塘循环流水“集约化圈养”模式,这是水产养殖理念和技术的再一次革新。
在池塘中兴建流水槽,将其分为鱼类养殖区和水质生态净化区。流水槽用于“圈养”吃食性鱼类,而水质生态净化区套养滤食性鱼、虾、贝类和种植水生植物。通过安装在流水槽上游的气提式增氧推水设备将流水槽中吃食性鱼类的代谢物推集到下游指定的废弃物收集区;废弃物再通过自动吸污装置回收到沉淀池;最后经过沉淀脱水处理,变为陆生植物(如蔬菜,瓜果,花卉等)的高效有机肥。这样既解决了池塘养殖的自身污染,又做到化废为宝。同时,整个池塘实现了循环微流水养鱼,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池塘养殖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目前,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技术已经在中国18个省市广泛推广应用。同时,IPRS技术已被许多省市列入重点现代化水产养殖技术在推广应用。据不完全统计,年在中国IPRS流水槽的面积达30万多平方米。据悉,美国大豆协会将继续加大IPRS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同时也在探索IPRS+的新思路、新模式、新技术,进一步提高IPRS技术的综合效益和技术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