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乡镇农机工作重管理、轻服务

乡镇农机管理部门需要协助县农机管理门,做好对拖拉机、收割机等农业机械牌证的核发、换证及驾驶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等工作,还担负着农业机械的安全技术检测、农机产品质量检测、农机销售维修市场监管,以及新机具、新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服务工作,因财政没有专项经费,农机管理部门目前只能保证每年一次的驾驶操作人员检审和农机安全检测以及其他日常工作,新机具、新技术推广及专业技术培训等服务性工作因经费问题开展困难,形成重管理轻服务的现象。 2.乡镇农机基础薄弱、队伍不稳定 目前在乡镇基层从事农机管理工作人员中,大部分被乡镇政府安排从事综治、信访、安全生产、乡村建设等其他工作,农业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因工作经费和人员问题,只能停留在县级,新技术新机具不能与广大农民面对面,广大农民无法及时获得信息,新技术、新机具推广从县到农户中间出现断带。乡镇农机技术人员后备力量不足,在岗技术人员老龄化严重,管理服务理念有待提高,专业技术能力偏弱。乡镇没有农机推广工作经费,无法开展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乡镇各站所合并成立综合服务站后,农机岗位只有一两个人,少数乡镇甚至无人,出现有事无人管的局面。 3.农机装备结构不尽合理 大型农机具少,中小型居多,机耕、机收机械较多,植保、加工机械少,缺乏满足特色农业发展需要的新型农机具。 4.土地规模经营发展不足 随着土地复垦项目及农业开发项目的逐步实施和土地流转的进一步扩大,土地经营逐步向大面积、集约型发展,为农业机械化提供了基础条件;但仍有部分土地分散经营,特别是山区、丘陵地带,田块小而零散,田块之间落差大,土地综合整治难度大、成本高,难以适应机械化、规模化发展的要求,农业机械的效能不能充分发挥。 5.推广人员专业技术水平较低 乡镇推广人员的素质水平比较低,也是影响农机化推广进程的重要因素。乡镇农机推广人员大部分专业素质较低,仅仅能够了解机械设备的日常操作要求及维修方式,在实际农机推广时存在力不从心的情况,无法灵活地应对机械出现的各种问题。
农机局属于政府下设的机关事业单位。
(1)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市、县关于 农业机械化 、设施农业工程方面的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规定;负责制定 农业机械化 方面的政策措施、管理制度、作业与服务规范,并监督实施。
(2)组织实施拖拉机、 联合收割机 等农业机械的安全监理;负责农业机械安全技术检验、核发牌证;农业机械驾驶操作人员考核发证;农业机械及驾驶操作人员的安全教育与检查;农机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
(3)负责全县机电排灌体系建设,制定泵站维修、更新、技术改造并监督实施。参与全县农灌水费计价标准制定;负责镇农灌水费决算方案的审核工作;负责排灌新技术引进和推广科学用水、节约用水工作。
(4)负责局机关机要文秘、保密档案、信访接待、政务督办、提案办理、重要会务等工作;负责机关人事劳资、年度考核、专业技术职务管理等工作;负责局机关财务、后勤、住房、值班、应急等工作;负责机关信息化、新闻宣传等工作。
(5)负责农机化科研、技术推广和鉴定质量投诉监管工作;负责农机化教育培训和农机产品推介与技术交流工作;承担拖拉机驾驶培训管理工作;指导农机推广体系、标准体系建设和省农业机械学会工作。
(6)负责局党委日常工作,筹办局党委有关会议,抓好局党委决定事项的组织、实施工作;负责局系统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负责局系统机关工会、妇委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工作;负责局机关离退休人员服务管理和离退休人员党建工作。
参考资料
陕西省农业机械管理局.百度百科[引用时间2018-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