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磷是猪体内含量最多的矿物元素,主要存在于牙齿、骨骼中,也有少量存在于体组织、血液中。钙、磷对于骨骼的正常生长、维持神经细胞的兴奋性具有重要作用,钙还参与血液凝固过程。在生长猪的饲料中缺乏钙、磷,会导致骨骼变形,生长缓慢,出现佝偻病;妊娠母猪缺乏钙、磷时,胎儿生长可能会受到影响,长期缺乏则可能发生产后瘫痪;泌乳母猪缺乏钙、磷时,可能导致骨质疏松,产生骨软症;种公猪缺乏钙、磷,易导致畸形和死亡精子数增加。
不同饲料中含钙、磷的量不同。一般动物性饲料中钙磷含量多且平衡,植物性饲料特别是谷实类饲料中钙的含量常较低,糠麸类饲料中磷的含量相对较高,但由于其是以植酸磷的形式存在,利用率只有30%左右。饲料中钙磷之间还需保持一定比例,才有助于吸收利用。比较合理的比例为钙∶磷为1~2∶1。维生素D具有促进钙、磷吸收的作用。另外,在饲料中钙、磷的量也不宜过高,否则会影响到其他微量元素,如铁、锌等的吸收利用。为了保证猪各种生理功能的正常实现,应保证料中含有一定量的钙、磷,并且维持适宜的比例。
根据饲料的特点,猪缺钙现象较多,而缺磷现象较少。这在母猪表现得更为明显,饲料中常需另外添加。常用的钙、磷平衡的添加物有骨粉,补充钙的添加有石粉、贝壳粉等。
因为鸡对钙的吸收能力受磷的影响,吸有钙磷比例保持平衡时,才能更好地利用钙质。一般经例范围为2:1-1:1的水平吸收率更高。同时还要注意补充维生素D3有促进小肠对钙的吸收作用,并能促进骨髓的正常钙化 ,有利于提高蛋壳质量和产蛋率。
蛋鸡补钙技巧
一、应在鸡开产前两周及时进行补钙。
为了使鸡多产蛋产高质量的蛋,应在开产前两周开始补充钙饲料。实践证明,产蛋鸡的日粮中钙的含量以3%-3.5%为佳。这样既可防止鸡体内钙质缺乏,而又不会动用骨髓中的钙源,且能保证鸡在正常产蛋期间对钙质的需求。
二、要在每日的12时-18时补喂高钙饲料。
据试验证明,在鸡产蛋后8小时-10小时内鸡体暂不需要钙,而只有夜间形成蛋壳时才需要大量的钙质,由于鸡体对本身钙存留在体内能力又有限,多余的钙则很快会排出体外,所以,在每天12时-18时给鸡补高钙饲料时最佳。因这时钙质被吸收到血液中后,可直接用于夜间蛋壳的形成,而不必再去动用骨髓中钙质,有利于保持鸡体钙的平衡,使鸡多产蛋。
三、饲料中钙磷的比例要适当。
因为鸡对钙的吸收能力受磷的影响,吸有钙磷比例保持平衡时,才能更好地利用钙质。一般经例范围为2:1-1:1的水平吸收率更高。同时还要注意补充维生素D3有促进小肠对钙的吸收作用,并能促进骨髓的正常钙化 ,有利于提高蛋壳质量和产蛋率。
四、在日粮中要添加适量维生素C
科学研究表明,维生素C能增加甲状腺的活动机能,有促进体内钙代谢作用,使钙从骨骼中分泌出来,使血液中的钙含量增加,从而改善蛋壳的构成,提高蛋壳硬度及产蛋量。在日粮中维生素C的添加剂量,以每公斤饲料加入50毫克为宜。
五、在购买全价饲料时应注意质量。
目前市场上的蛋鸡饲料质量参差不齐,有的小型饲料工厂为降低成本,在全价饲料中大量添加石粉,使得含钙量超过4%,喂这种饲料蛋壳和产蛋量,均会受到影响,可使蛋壳颜色变浅,产蛋率下降。所以,在购买全价蛋鸡饲料时应选择正规大型厂家生产的优质全价配合料为佳。
六、注意应激因素的影响。
各种应激因素都能影响鸡对钙的吸收和利用,由于应激影响可使鸡只产蛋过程和产蛋时间延长,蛋在蛋壳腺中长时间存留,会增加钙的沉积,而使蛋壳颜色变得苍白。因此,在饲养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应激因素刺激,使鸡群保持适宜密度和舍温,可使蛋壳颜色和质量有所提高,还能确保鸡只高产稳产,增加饲养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