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液作为沼气工程的终端产品,不是利用不利用的问题,而是必需要处理的问题。在沼液的利用上,往肥料方向发展是当下非常经济的思路。
可以用来浸种
显著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同时降低种子遭受病虫害的风险。
可用作基肥
沼气经过长期的厌氧发酵,富集了氮磷钾这些大元素,可以作为基肥使用,作为植物生长元素的来源。
可以用来杀虫驱虫
沼液含有丁酸,吲哚乙酸、赤霉素等这些物质,因此有驱虫、杀虫的功效,幼虫和虫卵的致死率为90%以上,属于绿色生物杀虫剂。
沼液对农作物的抗病防虫作用非常明显,尤其是对烟草赤星病菌、稻瘟病菌等5种病原菌具有强烈的抑制效果,对甘薯黑斑病菌、西芹病菌等5种病原菌具有中等的抑制作用。
沼液含有德氨、铵盐和抗生素,可用来防治红蜘蛛。
可用作叶面肥
沼液含有丰富的植物生长所需要各种大元素和微量元素,用作叶面肥效果显著。
沼液在叶面追肥时,必须将提取的沼液过滤,取其清液。沼液浓度不能过大,以1份沼液加2份清水,用喷雾器喷施在各类蔬菜的叶面上,喷施时,以叶背面为主,以利吸收。春、秋、冬季上午露水干后喷施,夏季以傍晚喷为好, 要避开中午高温,暴雨前不要喷施。追肥频率掌握在7-10天一次,收获前15天停止使用。幼苗期喷施浓度要再适当降低,亩用40公斤即可。
从深度方面讲,一般底肥应施到整个耕层之内,即15-20厘米的深度。对于有机肥、氮肥、钾肥、微肥,可以混合后均匀地撒在地表,随即耕翻入土,做到肥料与全耕层土壤均匀混合,以利于作物不同根系层对养分的吸收利用。磷肥由于移动性差,且施入土壤后易被固定而失去有效性,故在底施时应分上下两层施用,即下层施至15-20厘米的深度,上层施至5厘米左右的深度。上层主要满足作物苗期对磷的需求,下层供应作物生长中、后期的磷素营养沼液是经过厌氧发酵后的残留液体,仍属高浓度有机废水,如果未经合理处理和利用而直接排放到环境中,将会造成二次污染。
沼液中含有大量的营养成分,主要包括丰富的氮(0.03%~0.08%)、磷(0.02%~0.07%)、钾(0.05%~1.40%)等大量营养元素,钙、铜、铁、锌、锰等中量和微量营养元素,还含有丰富的氨基酸、B族维生素、各种水解酶、某些植物激素以及对病虫害有抑制作用的物质或因子,正因为如此,沼液作用可分为沼液肥用、沼液浸种、叶面喷施、沼液养鱼等。
(1)沼液肥用
沼液栽培应用最为广泛,可将沼液作为液体肥料用作大田作物、蔬菜、果树、牧草等的种植。沼液肥用时,既可进行浇灌施用,也可作为叶面肥施用。在浇灌施用时,可将沼液直接与灌溉水以一定的比例混合浇灌,也可直接结合滴灌或渗灌利用。沼液作为一种液态速效肥料,追施具有较好的增产效果。
(2)沼液浸种
主要是利用沼液所含的生物活性物质和速效养分,对种子进行预处理,可刺激、活化种内营养物质,促进种内细胞分裂和生长,并为种子提供发芽和幼苗生长所需营养,同时还能消除种子携带的病原体、细菌等,因此沼液浸种后种子的发芽率高、芽齐、苗壮、根系发达,长势旺,并且,沼液能增强秧苗的抗旱、抗病及抗逆性能。
(3)沼液叶面喷施利用沼液中所含的厌氧微生物的代谢产物,特别是铜、铁、锌、锰等微量元素以及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能迅速被植株吸收,有效调节作物生长代谢,为作物提供营养;沼液中还所含有多种微生物、有益菌群、各种水解酶、某些植物激素及分泌的活性物质对植物的许多有害病菌和虫卵具有一定的抑制和杀灭作用,对一些植物病虫害有抑制作用。
沼液养鱼在南方应用较多,使用时应注意沼液的用量要适度,同时也注意沼液的生物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