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CEO陈磊解读财报:培养和提拔年轻人才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19 15:50:47
字号:

雷递网 乐天 11月27日报道

拼多多CEO陈磊解读财报:培养和提拔年轻人才

拼多多昨日发布2021年第三季度财报。拼多多三季度收入为215.058亿元,同比增加51%,年活跃买家数达8.673亿。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的经营利润为21.393亿元,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16.4亿元。

拼多多董事长、CEO陈磊昨日解读财报,陈磊说,拼多多在上个月已经满六周岁了。自其接任CEO已经过了一年,接任董事长也已经有半年了。

“在这段时间,拼多多一直忙于交接,交接正按计划逐步推进。这次交接的背后有两大主旨:一、是培养和提拔年轻人才;二、是将过去5年在营销方面的重心,更多地转向研发。”

首先,关于培养和提拔年轻人才。

陈磊说,自去年年初起,拼多多团队中有很多年轻成员正走向台前并承担更多的职责。这些年轻的成员展现了他们为用户服务的核心价值理念。当新冠疫情突然来袭打乱每个人的生活时,拼多多很多的年轻成员立刻行动,采购必需物资并送至有需要的用户手中。

“在今年七月,河南遭受强降雨,他们迅速行动,采购受灾区域紧缺的物资,与物流沟通协调物资配送,让受灾群众不会缺少生活必需品。这些突发事件助推了他们的成长,并且加深了他们服务 社会 和用户的意识。拼多多很高兴地看到,有更多成员有潜力成长为拼多多公司未来的领航者。他们做出了切实可行的业务决策并妥善执行,这远超拼多多的预期。”

尽管他们还很年轻,但很多人已经在公司工作多年,和公司共同成长。他们正在谱写这家公司的未来。年轻人才可以带来创造力和活力,并不断创新。在接下来的6到12月中,随着拼多多不断为他们创造走到台前的机会,他们中更多的人接过重要的职能。

其次,将重心更多地转向研发。拼多多已经在为8.673亿的用户服务了。拼多多的管理层是工程师出身,为了尽可能地发挥这方面的优势,拼多多正在加大对研发的投入。与过去5年的重营销相比,转向重研发是一项重大的战略转变。

陈磊指出,自成立起,农业就一直是拼多多的核心,在那时拼多多看到了机会,可以通过帮助农业进入数字经济来创造价值。“作为工程师,我和我的团队致力于寻找应用于全农产品供应链的技术解决方案。用了6年的时间,拼多多仅仅触及了一小部分。”

计划加大对农业 科技 解决方案的投入

在农业领域,拼多多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尤其是在 科技 技术方面。因此,拼多多计划加大对农业 科技 解决方案的投入,进而解决农业领域的重大需求。

这包括1)用 科技 带动农产品上行,让数字经济为更多乡村社区服务;以及2)进一步提升农产品供应链的效率,做到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减少耗损。

陈磊说,在过去的6年间,拼多多以更实惠的价格为全国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种类的农产品,并助力农户增收。当拼多多在6年前成立时,拼多多是最早一批在线上进行农产品销售的。

如今,拼多多将1,600万农户与全国8.673亿的消费者直连。在十月国庆黄金周期间,拼多多平台上的涉农订单同比大涨279%。拼多多希望拼多多能成为农户和消费者首选的优质农产品平台。拼多多将通过拼多多的平台帮助更多的农户,助力他们改善生活水平并让他们的社区受益。

为此,拼多多将继续努力推动农业产业的数字化。拼多多将在拼多多课堂上开设更多的课程,提升农户的电商和店铺运营技能。这些能够帮助他们调整售价和销量,直接向消费者进行销售。为了加快农业数字化,拼多多承诺对所有的农产品坚持施行“零佣金”政策。

同时,通过直播、视频等方式,拼多多将继续推动消费者对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以及农产品品牌的了解。消费者对农产品认知的加深以及农户技能的提升,能够为全国农村社区创造更多的价值。

为了提升农业的供应链效率,拼多多还在设计以技术驱动的服务。

其中之一,是将本地供给与本地需求相匹配。这项服务还能减少不必要的转运,为消费者提供更新鲜的货品。为了进一步降低运输用时并减少食物耗损,拼多多正在开发专项技术解决方案,例如路径规划、算法设计和冷链优化。这些解决方案有助于为更适合农业生产且环境可持续的基础设施奠定基础。

拼多多在农业 科技 应用方面的努力不仅限于供需匹配,还拓展农业上游,寻找可以提高产量、营养和环境可持续性的技术解决方案。通过加强对农业 科技 的应用,拼多多希望帮助农业吸引精通技术的年轻人。

在这方面,一个很好的例子是拼多多的“多多农研 科技 大赛”。这项大赛验证了精准农业技术能够切实地提升农业产量。几支参加了拼多多去年比赛的团队已经开始商业化他们的草莓种植技术,他们正在建立自己的初创企业并助力农户增产增收。

在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和瓦赫宁根大学的技术指导下,拼多多与中国农业大学和浙江大学联合主办了今年的比赛。拼多多在本次比赛中,不仅评估产量,还要评估营养价值、环境可持续性和商业可行性。参赛者正采用多学科方法,运用营养学、精准农业和其他相关技术来种植番茄。

各个决赛团队由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成员组成,这些学科涵盖了农学和计算机科学等。

目前,他们正以远程的方式,在拼多多位于云南的智慧温室基地种植番茄。拼多多很高兴地看到,80%的决赛团队成员都是“90后”,他们为传统农业带来了活力和新颖的理念。

与此同时,拼多多与世界一流的农业机构合作,为这些年轻的农业技术人才提供量身定制的课程和培训,主题包括温室园艺、作物管理和建模等。

对于想在未来投身技术并愿为 社会 作贡献的年轻人来说,农业是一个有着巨大潜力的领域。作为一个聚焦于农业的平台,拼多多希望利用拼多多的平台和技术,为年轻人才创造更多投身于农业的机会,与他们一起用技术来改善农产品供应链的各个环节。

通过对技术进行投入来改善农业,这是一件重要但有挑战的事情。这需要拼多多的长期投入,而拼多多将耐心、有规划地去做。拼多多希望通过拼多多的努力,可以为农业建设一个更智慧、更可持续的未来。

在上个季度,拼多多宣布启动“百亿农研专项”,该专项旨在解决农业和乡村的重大需求。这一专项不以商业价值或盈利为目的,而是致力于推动农业 科技 进步, 科技 普惠,并以农业 科技 工作者和劳动者进一步有动力和获得感为目标。今年第二季度的利润以及之后几个季度可能有的利润将投入到这个专项中。

三季度的利润也会投入到这个专项中。在得到董事会的批准后,拼多多在九月底召开了临时股东大会,这个专项得到了股东们的批准。

承诺将担负更多的 社会 责任

陈磊说,作为 社会 的一分子,拼多多与各方紧密相连。“拼多多的成长离不开 社会 各方的支持,而我们想尽可能地回馈这些支持。因此,拼多多承诺将担负更多的 社会 责任。”

今年七月,河南遭遇强降雨,拼多多启动援助行动,首期捐款1亿元驰援河南抗洪救灾,并且紧急上线“应急救灾物资反馈入口”,为救灾物资的分发提供支持。郑州多多买菜加急盘点本地所有网格站点的食品、药品等救急物资,联动河南省内外供应商采购补给,通过郑州全市近两万个门店网点,提供给受灾群众。

今年十月,山西大部分地区出现极端强降雨天气,并引发灾害。拼多多驰援山西救灾,向山西省慈善总会捐款5,000万元,用于开展应急抗灾及灾后重建工作。

陈磊表示,今后,拼多多将为 社会 作出更多贡献。拼多多会继续积极利用拼多多的平台和资源,更好地为拼多多的用户、农户、商户和 社会 提供服务。

———————————————

雷递由资深媒体人雷建平创办,若转载请写明来源。

在数字化与人工智能浪潮席卷的当下,各行各业摩拳擦掌,驾驶自动化,人机交互,《黑镜》中的未来世界图景似乎正在逐渐成为现实。

而那一片片与我们紧密连接的广袤土地,四季须臾,孕育果实。在世人放眼星辰大海的当下,谁又来助力每一寸乡土乘上 科技 的东风?

8月9日,拼多多、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联合宣布,第二届“多多农研 科技 大赛”正式启动。

田间地头, 科技 的力量正在悄然释放。

元代农学家王祯曾说, “言农夫之耕,当先利其器。”

得益于互联网的蓬勃发展,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已经达到了1.79万亿元,同比增长8.9%。在销售链路的不断整合下,效率迭代,如今整个农产业正在不断迈向 科技 与数字化赋能的深水区。

在这条进化路径中,电商平台已然成为助农的重要力量。通过网购,农产品的边界得以被打破,对北方省份而言,热带水果能够直销,低价新鲜到达消费者手中。而当地农人们的“生意经”也在这样的边界刷新中不断延展。

实际经验告诉我们,农业的蓬勃关乎国家兴盛。直到如今,无论从产量到品类,还是从渠道到供应链,对于电商平台而言,让农人们耕有所获,劳得匹配,仍是一场持久战: 想要做好农业,离不开扎根乡土的热情,但更重要的是追随时代的方法论。

在这场助农持久战中,电商平台们首当其冲的发力点便是“渠道助农”,即通过改良供应链,来达成销售链路的良性递进。

传统农产品供应链往往是复杂分散且一定程度上存在割裂的,层层推进到市场,对上游农人并不友好。电商平台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扎根乡土的拼多多给出的答案是: 原产地直发,通过大刀阔斧整合供应链,让“田间”直连“饭桌”,为源头农人提供利好。

但这就对整个平台的物流体系提出了考验。

“2020年中国超三分之一的日均包裹量来自拼多多”,拼多多董事长陈磊曾表示。物流系统于电商而言权重很大,尤其是生鲜农产品的物流,存在一定特殊性。得益于拼多多超级电商平台枢纽联通,拼多多农产品的物流“规模效应”已经得到凸显。

在这样的“规模效应”下,边际成本递减,如今的拼多多物流体系正在向着“治理导向”迭代。即通过不断深化、优化整个物流链,来打通规模化重构农产品供应链的闭环。

陈磊曾在第四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表示,“过去的六年,拼多多通过大数据、云计算和分布式人工智能等技术打造‘农地云拼’模式,将分散的农业产能和分散的农产品需求在“云端”拼在一起,让曾经不好卖的农产品,成为百姓餐桌上的‘香饽饽’,丰富了消费者的‘菜篮子’,鼓足了农户的‘钱袋子’”。

截至2020年,拼多多平台已经将1200多万农民与消费者连接起来。可以看出,拼多多的“渠道助农”成果已经展露。

供应链的精简,对于提高农人的积极性而言无疑是一针“强心剂”。而如何打破瓶颈,进一步推进助农脚步?拼多多给出的答案是: 不断朔源,“ 科技 助农”的核心,仍在原产地的土地里。

在这条“ 科技 助农”的征途上,其实早已暗流涌动。据相关报道,以色列已经建立了460家农业 科技 公司,致力于农业灌溉等方向的技术研发。而远在南半球的岛国新西兰,闻名全球的奇异果产业在2020 年,出口额达到创纪录的 27 亿美元。这背后,正是其高度发达的农业 科技 支撑。

科技 与农业携手,同样能够开创一条相当宽广的赛道,更重要的是,这是一场没有终局的 游戏 。只要 科技 持续发展,赋能农业的事业便会一直持续下去。

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是一场持久战,也是“ 科技 助农”的核心所指。回归国内,拼多多再度举办的多多农研 科技 大赛正是这样一个突破口。

打通助农直通车闭环,“最后一公里”是农产品的“降本增效”。

助农的本质,是要让农人跟上时代,全链路得益于新技术的加持。反映到实际层面,也就是不仅要帮助农人把农产品“卖出去”,更要帮助农人把产量“提上来”。

为了达成这样的助农目标,在 科技 力量的加持下,改善品类、节约成本、解放劳动力,众多科研方向与挑战摆在我们面前,共同组成了一场“农业”与“ 科技 ”交织的无限 游戏 。这场 游戏 的核心,便是让土地的价值提升,这也往往是农业 科技 含量最直观的体现之一。

在去年的多多农研 科技 大赛上,曾打响一场“AI种草莓”VS“顶尖农人种草莓”的大战,最终前者平均产量高出顶尖农人组196.32%。大赛能够诞生如此成绩,对于整个草莓种植业都是一份相当宝贵的经验。同时,这也体现出了拼多多举办农研 科技 大赛对于“ 科技 助农”的重要性。

去年夏天,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阮继伟和团队,为比赛队伍提供了全方位的农事管理服务,并对各队伍的草莓进行甜度、硬度等数值测定。

一方面,得益于拼多多平台扎根乡土的基因所致,为身边农人与科研团队提供了最直接与精准触达的舞台。 团队的上游成果回馈到农人本身,能够在平台中游供应链的助力下,快速达成全链路赋能,补足助农事业的上游缺失动力。

另一方面,得益于大赛的激励机制,第二届拼多多农研 科技 大赛总奖金池超过100万元人民币,将全部用于支持优胜参赛团队。 这一份资金支持,无疑会吸引更多农业科研团队参与,进一步推进大赛的长青。

然而大赛并不是最终目的,打造新时代 科技 赋农孵化器才是根本。

科技 走入田间,一直以来都是一件星辰大海又返璞归真的事。而对于农研 科技 团队而言,在 科技 多行业导向的当下,扎根田间的农业囿于渠道与资源,科研团队们单凭一腔热血,很难让成果落地。

正是随着多多农研 科技 大赛出现,这样的团队携带成果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了我们的视野中。

来自云南的智多莓公司,曾在首届“多多农研 科技 大赛”中获得了二等奖。

致力于研究神经网络算法、图像识别等多种技术,智多莓公司与农科院专家的经验结合,输出了一套数字化的草莓种植方案。在120余天的比赛时间中,达到了产量远超顶尖农人组的成绩。

而这份成绩如何在价值上得到回报?“多多农研 科技 大赛”的重要性便凸显了出来。

去年11月起,智多莓公司负责人程飚和团队在云南的古莲村启动了第一个商业化项目“社区种植者支持计划”,得益于大赛成绩,当地草莓种植户老张选择成为智多莓公司的首批用户,将自家的2亩草莓接入了这个工作站。

时光飞逝,到今年五一种植季结束,当地村民老张算了笔账,每株草莓一年付0.3元的服务费,一个种植季下来,不到两千块的服务费,真正带来的是自家的2亩草莓地比去年多赚了三四万元,而且还节省了将近4000元的肥料成本。

“去年挣到钱的现实,和今年继续挣到钱的愿望,这才是种植者持续投入的动力。”程飚在采访中表示,技术的关键在于,要让农户认可并从中受益,这是第一届农研大赛的初心,也是农业 科技 从业者最应该做的事情。

帮助农业科研团队脱颖而出,进一步让农人真正受用,正是拼多多助农朔源之旅的目的所在。 今年的第二届“多多农研 科技 大赛”如今已经正式启动,不同于上一届的草莓种植大赛,本次大赛将为参赛团队提出新的考验:利用6个月时间,种出有高产量、高营养价值的番茄。

从草莓到番茄,从推动农业科研到反哺助力农人,可以看到,拼多多的助农战事中,一直存在着变与不变。

变的是多品类、多技术团队的帮扶。 拼多多农产品多品类的帮扶计划,除了草莓番茄产量创新高,拼多多也曾多次打造品类爆款。就比如我们曾经闻所未闻的新疆小白杏,受制于交通和供应链,多年来一直以果干的形式与我们见面。而拼多多以平台优势鼓励新农人返乡创业,一车车的新鲜小白杏得以直达我们的餐桌。

在技术团队方面,科研领域的佼佼者不断入局,让一份份研究成果最大程度得到发挥,推动农业 科技 的进步。

不变的则是助农事业道阻且长,拼多多致力于让农业跟上时代的脚步。 从供应链与销售发力,追随层出不穷的新玩法,从农产品研发发力,守住 科技 的基本盘,从而让农业一词永远新鲜,永远保持新生代的活力注入。

以 科技 之力眼望星空,振奋与美好交融。而拼多多正在引领 科技 的力量走向田间地垄,这里,也是一片星辰大海。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nz/4_631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