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问一下蔬菜大棚能上保险吗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19 14:12:50
字号:

1保险标的。符合下列条件的日光温室(即冬暖式塑料大棚,以下简称“日光温室”)及棚内种植的蔬菜可以投保:塑料大棚符合建造技术要求,投保时正常使用;棚内蔬菜种植符合大棚蔬菜种植技术规范要求,生长正常;标准塑料大棚数量在5个以上(含)或占地面积5亩以上(含)的种植小区。投保种植地区应将符合条件的塑料大棚和棚内蔬菜全部投保。

我想问一下蔬菜大棚能上保险吗

2保险责任。保险期限内(生长期、收获期)火灾;暴雨、洪水(政府行蓄洪除外);风灾;雹灾;暴雪保险责任。免赔约定:每次事故实行10%的绝对免赔率。

3保险标准与保险金额:

保险费率:1.67%,即保险费为500元/亩,保险金额30000元/亩。其中,每亩保险金额具体分项为:塑料大棚棚膜保险金额1500元、草毡及拉绳保险金额2500元、骨架保险金额6500元、卷帘机保险金额2000元、墙体保险金额14500元、棚内蔬菜保险金额3000元。实际保险面积应按上述每亩保险金额分项为标准换算,最终承保保险金额以保险单载明为准。

4保费补贴比例。政府财政对日光温室大棚蔬菜保险的保费按照80%给予补贴,其余20%由种植户自担。保费财政补贴和开展保险业务的区(市)两级财政分摊。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什么情况下温室花卉种植可获得保险赔偿?

保险不是包险,受损了再买来不及。要是在种下前购买。 赔偿多少要看你投保比例。足额投保就是全赔,依次递减,如果参加的保险里包括,就会赔偿的。一般来说,气象灾害都会赔偿的。

您好!不会。蔬菜大棚保险主要对因风灾、水灾、旱灾、雹灾、冻灾、火灾、雷击、空中运行物体坠落造成大棚损毁的,保险公司按照保险合同规定进行赔付,您住的房子并不在保障范围内,因此无法获得赔偿。如果您想要给房屋提供保障,可购买家财险。在投保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保障范围。有些家庭财产不能投保家庭财产险。家财险的保障范围涵盖房屋、房屋附属物、房屋装修及服装、家具、家用电器、文化娱乐用品等,而金银首饰以及古玩字画等贵重物品,保险公司一般不提供保险保障。

2、“按需投保”最经济。家庭财产险作为财产保险的一个险种,遵循补偿性原则,对于超额重复投保的部分,保险公司不负责赔偿,消费者应“按需投保”。

3、保险标的发生变化应及时告知保险公司。对于家庭财产险,保险合同内容的变更,投保人必须得到保险公司的审核同意,签发批单或对原保单进行批注后才产生法律效力。

大地温室大棚保险推荐

保多久:1年

承担哪些财产损失:日光温室暖棚的棚沿顶、架杆、骨架、塑膜、草帘子、绳子

发生什么风险可赔偿:在保险期间内,发生火灾造成财产的损失,保险公司按照合同约定负责赔偿。

事故提醒:温室蔬菜大棚受损后,要在第一时间向投保的保险公司报案,以便让保险公司及时到现场定损。另外,投保农户要按照保险公司赔付要求,及时、完整地准备好各种材料,既方便保险公司尽快结案,也能帮助自己及时拿到赔偿金。

在试点期间,这一保险业务却遭冷遇。以漳州为例,尽管当地对该政策进行广泛的宣传与推介,但截至目前,3个试点中仅有一例投保案例。去年,龙海安排10万元的财政预算用于该项目,但由于落实难,今年这笔预算已大大减少。对此,胡益芬并不感到意外。早在保险方案出台之前,省林业厅曾牵头召集当地十数家花卉企业,召开座谈会。“当时,大多数花卉经营者表示,能接受的保费标准大概为每亩千元。”胡益芬说。但最终出台的保险方案,并非业者预期。以漳浦的主导花卉产业蝴蝶兰为例,胡益芬算了一笔账,每亩蝴蝶兰的综合保费平均为5000元以上,其中省级财政与县级财政分别给予20%与10%的补贴。这就意味着,种植户得支付每亩三四千元保费。这样的成本不可谓不高。“2014年以后,蝴蝶兰价格一路走低,行情最差时每株成品花只能卖15元左右,与高峰时相比几乎遭遇腰斩。”胡益芬表示,对大部分处于亏损边缘的蝴蝶兰种植户而言,数千元的保费难以承担。另一方面,近年来,为抵御风险,当地花卉种植户大多在硬件方面加大投入。“温室大棚普遍能抵御11级以上的台风,不少大棚也抬高地势,减少水患带来的危害。”胡益芬称,种植户投保的动力普遍不足。而对保险公司而言,开展花卉政策性保险业务,面临不少操作难题。“考虑到成本以及土地流转问题,不少在龙海的花卉经营者,到平和、南靖等邻县开辟基地,赴外省的也不在少数。”中国人财保险龙海支公司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作为政策性保险,花卉保险依赖当地财政补贴,但跨行政区域的衔接机制并未建立。因此,有意投保的企业往往因为注册地与生产基地分离,难以受惠。对价值较高的花卉,花卉保险政策也难以有效提供保障。“不少高优品种,单价动辄数万元,以兜底保本为主的政策性保险,无法按实际价值予以保障。”花卉保险如何摆脱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局面?业者建议,适度提高财政补贴力度。浙江义乌便较早推出政策性苗木花卉保险。其方案是,保费个人自负40%,政府补助60%。朱松棋认为,如果财政对保费的补贴能达50%以上,种植户的投保热情或将提高。但财政补贴力度,仅仅是影响花卉保险推广成效的一个因素。保险机构的观点是,应针对不同地域及不同花卉品种,推出更细分的险种。“不同的花卉品种,对不同的灾害的承受能力不同,不同地域潜在的风险类型也不同,难以适用全省统一的保险方案,也不利于保险公司核算风险、成本,厘定保险费率。”中国人财保险龙海支公司相关负责人建议,省市应对各地花卉产业进行全面调研,了解各地经营风险与需求,积累相关数据,并以此为依据制定因地制宜的政策性保险方案。花卉保险的保障范围,也不应局限于种植环节。甘亚海以漳州水仙花产业为例说:“在种植过程中,水仙花面临的自然灾害风险并不高,在储存、运输等环节的潜在风险反而更大。”他认为,政策性保险可扩大保险范围,出台一篮子保险方案,将花卉生产经营中的各环节都列入投保范围。种植户对花卉保险不感兴趣,还源于产业规模化程度不足。对规模化企业而言,他们风险意识较强,承受保险成本的能力也相对较高。但目前,分散经营依然是我省花卉产业的主流形态。因此,引导适度规模化经营,培育新型农业主体,才能与金融保险业互馈互补,真正推动花卉产业行稳致远。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nz/4_618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