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的种植效益跟着市场行情走,因此要知道种植什么药材最赚钱。
药材即可供制药的原材料,在中国尤指是中药材,即未经加工或未制成成品的中药原料。
中药材在我国有很大的需求,种植前景广阔。其种类很多,在药材市场上销售的常用中草药就有500多种,其中大部分靠采挖野生资源,人工种植的有100-200多种。
选择药材种植致富项目,需要考察当地的生态环境、气候条件、土壤条件、灌溉和排水条件,尽量种植当地的地道药材品种,这些品种适应性没有问题,也有栽培技术和市场基础;对于新引进的品种,则一定要慎重。
中国的大米出口。
近年来由于国内粮食市场去库存,我国部分粮食品种开始出现进口下降、出口增加的态势,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大米市场。
中国的大米出口很正常,不会停止出口。中国是一个稻谷生产大国,但不是一个大米主要出口国。作为国内唯一大米出口商,中粮每年大米出口都维持在100万吨左右,占每年全国大米产量1%,数量很小,因此对于全球大米价格影响也很小,不会因中国进出口变化引发全球粮价的恐慌。
随着近年来国内生产量不断提升,海外对于中国大米进口需要增多,中国对外出口大米的政策也相应作出了一定的调整,从而导致大米出口量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实际上,进口多,出口也相应增加,净进口数量就会减少。这也是我们缓解由于进口规模扩大而对国内市场产生冲击的有效途径。
扩展资料:
中国进口大米并非意味着国内紧缺大米
首先,根据入世承诺,中国每年应按粮食消费量的5%从国际市场进口粮食,所以中国进口大米更多的是一种兑现承诺。根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2017年粮食进口关税配额申领条件和分配原则》。明确2017年大米进口关税配额量为532万吨(其中:长粒米266万吨、中短粒米266万吨),国营贸易比例50%。
在配额范围内,进口大米只需要征收较低的关税,但如果在配额外,则在征收较高关税的同时,还要征收一部分增值税。因此,配额内的大米进口价格或对国内大米市场产生一定影响。但相较配额外的大米,国内生产的大米还是具有一定竞争力的。
中国主粮结构性短缺。一般品种多,优质、专用品种少,通过进口可有效弥补这些问题。?
而随着中美经济合作百日计不断推进,美国首次获准可对华出口大米。允许美国对话出口大米旨在打破贸易保护主义,这是通过谈判协商作出的决定。在这过程中,中国放弃了一定的自身利益,同时也是希望美国能够对中国进行同等开放,达到合作共赢的目的。
美国按照承诺对华进行出口,对中国国内大米市场确实会产生一定影响,但这是中国牺牲自身应得利益,兑现承诺,从而实现中美贸易更好的发展。美国对华出口大米,短期来看或将对中国大米价格等方面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人民网-进口量全球第一 中国为什么还要出口大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