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茶叶渣做枕头。利用家中喝过的茶叶渣,晒干后做成茶叶枕头,既舒适还能改善睡眠。
2、食材充分利用。将原本扔掉的菜花根茎切成薄片放辣椒醋烹,芹菜叶、莴笋叶、萝卜缨焯水凉拌,虾壳、虾头沾面粉、鸡蛋炸着吃。既减少了厨余垃圾,又有益健康。
3、面膜纸重复用。用过的面膜纸不要扔,用它来擦首饰、家具或者皮鞋、皮包,不仅擦的亮还能留下面膜纸的香气。
4、衣物制成收纳袋。不穿的背心、裤子等把下摆缝起来,领口用衣架撑起来,就变成了收纳袋,可分门别类地放袜子、帽子等小物件。挂在衣橱或门后,既省空间又干净整洁。
5、不用花钱做蜡烛。吃完的中药丸别丢掉,将中药丸外面的一层蜡膜取下,积少成多,积攒多了就可以做蜡烛了。装中药丸的塑料壳,给小孩当玩具也很好,干净又省钱。
6、废旧材料做墩子。用保鲜膜的芯筒和洗干净的旧衣服、旧窗帘或者是做衣服产生的布毛自制坐垫和墩子,既废物利用、省钱又环保。将用过的保鲜膜的芯筒积攒十几个作为布墩子的骨干,芯筒内填充布毛,再绑扎成一捆,外面用旧窗帘绑缚,最后做一个漂亮的外罩,经济又实用。
7、巧作垃圾分类图表。将垃圾分类图表贴在家里摆放垃圾桶的位置。在制作图表的过程中,尽可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让分类表既有趣、又方便记忆,家里要是有孩子的最好让孩子设计,他们的想法更独特,家长更容易记住孩子所做的事。
8、垃圾篓改装分类垃圾桶。将家用垃圾篓用两块裁剪好的硬纸壳或者硬塑料(例如:空奶箱壳等)分割成两个分类桶。两块硬纸壳或者硬塑料应按照不同垃圾篓的形状进行合体裁剪,并且紧挨着放在垃圾篓的正中间,然后将黑白两色垃圾袋分别套在分割好的两个分类桶上,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分别装入垃圾袋里(当然可回收垃圾不放入垃圾篓,而是另行存放),分别处理。要固定不同类别垃圾应投入的垃圾袋颜色,以免混淆。妙处:既可以第一时间进行垃圾分类,又可以减少垃圾袋的使用和垃圾的扔掉次数。
9、果皮菜叶做肥料。平时家里择出的菜叶,每天单独放在一起,可以找一块空地挖深一点埋起来,过一段时间这些菜叶就会腐烂变成肥料,种花种菜。这样既减少了垃圾,花肥也有了。
10、废纸巧制工艺品。把家中的废旧纸壳、挂历、台历、扑克等收集起来,分门别类,成才而用。通过手工折叠,做出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收纳工具,分别收纳各种生活垃圾和餐桌垃圾,以及茶几上的垃圾和厨房垃圾。既使废品得到再次利用,减少垃圾,又开动脑筋,锻炼手工,美化生活,提高了生活的质量和品位。
11、包装箱带编织容器。冰箱、彩电等商品的包装箱带可以编织成筐、蓝,用来做垃圾桶、菜篮子等。
12、塑料瓶改做容器。利用废旧塑料瓶制作花盆、花瓶、笔筒、肥皂盒、漱口杯等。把家庭收集的废物利用起来,既经济又实用,减少了垃圾,使家庭充满无限生机和情趣。
13、塑料瓶巧做刷子。利用家中不用的塑料瓶子,如可乐或雪碧等,从中剪开,把瓶口处安上一个把(木头、塑料的都可以);将中间通往瓶口处的部分剪成小细丝;把下面的部分剪一个长方形再剪成小细丝,剪好的细丝和上部分绑在一起,一个自制的刷锅的小刷子就做好了。
14、冰棍棒制作隔热垫。到了夏天,很多人都要吃冰棍,将冰棍吃完后剩下的小木条积攒下来,编成一个平面板,有条件的话可刷上彩漆,用来放杯子、饭盆、热锅等器具,一方面可以防止烫坏桌子、茶几等,一方面又可废物利用,减少垃圾。
15、建立垃圾减量垃圾分类奖惩台账。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垃圾分类,让孩子担任监督管理员,对家人每天的垃圾减量、垃圾分类情况进行监督、记账,给予相应奖惩,让孩子增强垃圾减量、垃圾分类意识,同时约束家人的行为,彼此相互督促,使全家人参与垃圾减量、垃圾分类的意识不断提升。
可能有的雪碧在制作过程中有点偷工减料导致了口感的不同,为了让你更好的明白我先给你讲讲雪碧的制作过程:"简单的说吧,
碳酸饮料里含有碳酸H2CO3,(高压在饮料瓶里)
要知道它在常温常压下是很不稳定的,
厂家在生产碳酸饮料,加入苏打水,主要含有二氧化碳你们知道二氧化碳怎么来的吗?从煤里来,奇怪吗,请看工艺流程:煤中主要成分为碳,煤生成半水煤气,主要成分CO+H2+N2+CO2+H2S+杂质,除去H2S和杂质后,然后通过变换反应生成CO+H2+N2+CO2,即CO+H2O(蒸汽)=CO2+H2,因反应不完全,还有
CO,然后通过铜氨液吸收CO,使其低于30ppm,然后将气体中CO2和H2、N2分开,H2、N2用于合成氨(肥料氮肥),氨和CO2可反应生成尿素,多余下的CO2经过脱硫等净化措施,压缩成CO2液体,卖给饮料公司,生成出苏打水,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等美味饮料。
可能他在生产过程有一点小小的不同所以就导致了口感上的不同你总不可能他买回来的雪碧都是好喝的吧那就是因为制作工艺的原因啦希望能帮助你。
麻烦采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