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元旦到来,2022年正式翻篇,而春节的脚步也逐步临近,在国内生猪、鸡蛋以及豆粕市场,近期行情跌宕起伏,其中,猪价呈现高频震荡的走势,元旦假期到来,猪价逆势下行,而在鸡蛋市场,蛋价逆袭,价格呈现超跌上涨的趋势,市场有进一步回暖的预期。
在豆粕市场,近期,豆粕走势宽频震荡,市场走势如何,今天我们就具体分析一下!
生猪市场:
元旦到来,南方腌腊基本结束,近期,国内消费市场受元旦利好支撑,下游需求表现有所改善,屠宰场开工率也反弹至32%左右,但是,由于南方腌腊基本结束,市场对于牛猪刚需减弱,最近几日,大猪价格持续走低,这也拖累了标猪市场,散户猪场以及二次育肥出栏情绪反弹,猪价大幅走低!
1月1日,全国外三元生猪价格,出栏均价跌至16.41元/公斤,相比昨日下跌0.46元,最近两日,猪价大幅下行,国内市场猪价逐步走低,目前,北方市场,猪价陆续跌入“7元时代”,黑吉辽部分低价猪源触底7.5~7.8元/斤,而在高价地区,猪价全面跌破9元/斤,川渝两地触底7.9~8元,江浙市场触底8.3~8.6元/斤,在广东地区,猪价跌至8.3元/斤!
生猪价格震荡下行,不过,短期内,由于需求尚有支撑,养殖端出栏情绪分化,部分散户猪场仍有挺价情绪,而集团化猪企月初出栏计划偏少,因此,短暂猪价下行后,受北方地区,市场挺价情绪反弹,猪价或将逐步止跌!但是,由于节后消费市场进一步冷清,养殖端出栏恐慌情绪逐步升温,因此,元月中旬前,猪价走势不容乐观,市场有择机触底的风险,个人认为,元旦、春节期间,猪价走势以冲低回调为主,月初猪价横盘震荡,月中猪价大幅下挫,而临近春节受下游备货需求陡增,猪价逐步回暖,市场呈现止跌上涨的趋势,月内生猪均价或将徘徊在15.5~17.5元/公斤左右!
鸡蛋市场:
12月末,国内鸡蛋价格大幅下行,由于阶段性,需求反馈偏差,部分食品厂陆续停工,而农村集市以及城市商超人流稀少,终端市场走货偏慢,贸易商拿货积极性不高,而养殖端库存累加明显,受本月肉禽价格走低,市场老鸡淘汰进度减慢,而本月新开产蛋鸡环比增加,市场供强需弱日益明显,国内产销地区,蛋价逐步跌至4.2~4.3元/斤左右,养殖户亏损压力陡增,部分地区,养殖户亏损达到了0.11~0.15元/斤左右!
受养殖端亏损表现加剧,市场挺价情绪转浓,进入12月底,随着口罩问题放开后,居民陆续康复,食品厂恢复开工,企业抄底补货生鲜鸡蛋的情绪转浓,而受元旦日期临近,电商走货加快,叠加,终端市场出现一定备货需求,下游市场鸡蛋走货加快,交投积极性提升,国内产销市场,蛋价逆袭上涨!
据机构数据显示,1月1日,国内产销市场,蛋价延续普遍上涨的趋势,其中,在北京地区,鸡蛋到货均价涨至4.61元/斤,河北市场蛋价普遍涨至4.31~4.55元/斤,在东北地区,黑吉辽市场养殖场鸡蛋走货价格维持在4.2~4.8元/斤。
在山东地区,鸡蛋走货报价4.53~4.83元/斤,而在上海市场主流批发市场鸡蛋到货均价涨至4.62元/斤,广东地区,销区鸡蛋走货均价涨至4.65~5.15元/斤!
个人认为,由于消费市场有一定备货需求,蛋价仍有震荡偏强的走势,但是,由于元月份,国内新开产蛋鸡规模进一步增加,鸡蛋产能逐步改善,供给压力逐步减弱,而需求端,口罩问题的余威依然存在,消费悲观情绪不减,因此,蛋价仍有冲高回落的风险,不过,元旦、春节前,产销市场蛋价仍以波动偏强为主,涨跌调整幅度或将徘徊在0.2~0.3元/斤左右!
豆粕市场:
近期,国内进口大豆持续入港,主流油厂开工率提升,周均压榨规模在200万吨左右,油厂豆粕库存逐步改善,而下游市场仍处于年底备货阶段,国内现货豆粕行情宽频震荡,对于元旦、春节期间,市场情绪不一!
从供给端来看,12月份,国内样本油厂,月内大豆压榨规模超900万吨,环比提升了22.2%,相比去年同期提升了14.5%,油厂压榨规模大幅改善,豆粕库存也明显提升,据机构分析,临近12月底,国内主流豆粕库存规模50.4万吨,环比上周增加了近14万吨,国内豆粕供给能力改善!而受流通市场,下游需求表现一般,部分地区受居民集中转阳,企业出现找车难的现象,部分油厂豆粕出库压力陡增!
而在需求方面,11月份,国内工业饲料产量在2579万吨,环比回落2.8%,其中,11月份多种饲料价格环比上涨,但是,需求明显放缓,其中,育肥猪配合饲料出厂均价3.88元/公斤,环比上涨1%,浓缩料价格5.98元/公斤,上涨0.8%!饲料价格水平震荡上涨,但是,由于生猪价格大幅走低,养殖端产能出清节奏加快,部分二次育肥出栏明显增多,市场对于饲料需求情绪转差,尤其是,目前,生猪出栏进人集中放量的阶段,市场适重猪源短期内或将集中出清,这也将限制饲料企业开工率,降低市场对于豆粕需求的表现!
目前,国内现货豆粕行情以窄幅震荡为主,全国豆粕均价在4748元/吨左右,12月份,豆粕行情下跌近7%,虽然,月底受油厂挺价情绪较浓,价格有波动偏强的走势,但是,由于元旦、春节期间,市场豆粕交投预期偏差,而油厂豆粕累库现象逐步转强,个人认为,豆粕价格仍将以震荡偏弱为主!
猪价走低蛋价逆袭,豆粕行情震荡,春节前涨跌如何?答案来了!对此,大家是如何看待的呢?以上为笔者个人观点!
虽然在中秋前夕,国家投放了储备肉,但是似乎并没有压制住猪价上涨的趋势,节后猪价连涨4天。
这对于养殖户来说意外之余,也有点惊喜,但是先别高兴太早,因为接下来养殖户将面临“3重压力”。
压力1:猪价虽然持续上涨,但是饲料成本也不断上升
虽然猪价上涨,但今年饲料价格也是频频提价。
9月份就已经出现了两轮上涨,涨幅高达250元/吨。
涨价的主要原因是作为饲料重要原料之一的豆粕价格明显上涨,当前已经冲破了5000元/吨的高点。
我国大豆对外依赖度较高,主要来源则是美国、巴西以及阿根廷等。
但当前南美大豆还未上市,市场供给主要集中在美豆身上。
而近期美豆却频频暴涨,原因是受严重干旱影响,美国农业部在9月份的供需报告中对于美豆的数据进行了大幅调整,将美豆的种植面积、收获面积、单产、库存以及总产量等全部下调,这使得美豆期货瞬间大涨,从而也拉动了豆粕现货价格的飙升。
根据市场相关人员预测,美豆产量不尽人意,接下来市场的收藏焦点将转向南美大豆,但是受天气情况影响,南美大豆似乎也有了一些不确定因素。
因此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大豆价格恐怕是易涨难跌了。
豆粕价格涨势汹汹,而另一个饲料的主要原料玉米的价格也风雨飘摇。
虽然新季玉米还没有大批量上市,但是从已经零星上市的玉米价格来看,已经超过了去年,这意味着今年的玉米很大概率将会是一个“高开”的格局,这无疑将再次推升饲料成本。
所以对于养殖户来说,猪价的涨势虽然比较坚挺,但是饲料价格频频上涨,养殖成本不断上升,很可能后期利润反而会缩窄。
压力2:消费虽然即将迎来高峰,但大概率将不及预期
截至目前来看,今年的消费整体都不及预期,清明、五一、端午以及刚刚过去的中秋,消费的提振明显减弱。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受通胀以及收入下滑的影响,大家都纷纷收紧了钱袋子。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预料,即便四季度将迎来全年猪肉消费的旺季,但是这个旺季也是相对而言的,即与上半年相比,消费水平增长,至于能增到什么程度,恐怕大概率将低于往年水平。
这对养殖户来说又是一大压力,因为消费是提振猪价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消费需求有限,那么意味着支持猪价上涨的动力也将变得十分有限。
压力3:政策调控越来越频繁
从六七月份到当前,国家针对生猪市场频频释放调控信号,并且在9月8日中秋节前夕,已经进行了今年的第一轮储备肉的投放。
虽然从市场表现来看,猪价仍然飘红,但是就在中秋小长假过后的上班第一天,国家发改委再次释放了投放储备肉的信号。
根据华储网发布的信息,将于9月17日进行第二轮中央储备冻猪肉投放,数量为1.5万吨。
虽然数量没有第一轮投放得多,但是距离第一轮投放的时间仅仅不足10天,这个频率已经很密了。
虽然储备肉的投放不会对生猪产能产生实质性的影响,但是会在一定程度上主导市场情绪,并且可以预见的是,后续这种调控会越来越频繁,储备肉的投放力度也会越来越大,这对养殖户来说又是一大压力。
虽然总体上猪价上涨的趋势没有改变,但是对于后期上涨空间的天花板已越来越可见,所以养殖户注意合理安排好出栏节奏,接下来猪市的波动会变得越来越频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