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是蔬菜保护地生产上广泛采用的大型保护设施,按使用材料的不同分为以下4种结构类型。
(1)竹木结构大棚 是目前广泛使用的类型。由于建造大棚的材料是竹竿、竹片、杂木等,来源广泛,成本低,可就地取材。其缺点是竹木易腐,使用年限短,又因竹木机械强度差,棚内立柱、拱杆多,遮阳重,不便于操作,更不适宜机械作业。
(2)钢架结构大棚 大棚的骨架采用角钢或?2~16毫米圆钢焊接而成。骨架结构与一般竹木大棚基本一致,但钢材要焊接成单杆拱、平面拱或三角形拱架及拱梁,以减少立柱或不设立柱。这种大棚的抗风雪能力很强,坚固耐用,操作方便,可进行小型机械作业,通风窗可设人工、半自动或自动开关。但缺点是成本高、易锈蚀,每2~3年需进行一次防腐处理,费用较高。
(3)混合结构大棚 大棚的建筑材料,如3杆1柱是竹木、钢材、水泥构件等多种材料的混合组装。这种混合结构大棚的拱杆多用钢材,立柱多用水泥构件,拉杆用竹木或钢材等。
使用钢材作拱杆的大棚坚固、拱力强,可大幅度减少立柱用量,大部分只保留中心立柱1排。如采用平面钢材拱架,可建成无立柱大棚,但拱杆的成本较高。保留1排中心立柱,选用水泥构件,拱杆用单根小号钢材,成本较低,且性能很好,值得选用。
(4)装配式钢管结构大棚 采用薄壁镀锌钢管加工而成。由专业工厂按设计标准进行批量生产,配套供应使用单位,国内有多家生产单位。这种大棚所有部件或采用插接、螺钉、卡销、弹性卡具等连接;用镀锌铁槽和钢丝弹簧压固薄膜,用手动或电动卷膜机卷膜通风降温。
这种大棚的特点是规格标准,结构合理,抗腐蚀,安装、拆卸、运输方便,坚固耐用。缺点是成本,较高,目前仍不能大面积推广,在生产上还未占主流。
1.温室的分类和特点 1.1 玻璃温室 玻璃温室是以透明玻璃为覆盖材料的温室,透光率一般为60%-70%。这类温室的骨架为镀锌钢管,门窗框架、屋脊为铝合金轻型钢材。玻璃温室在设施栽培中,是使用寿命最长的一种结构类型,但从引进温室使用情况来看,由于在我国气候适应性较差,成本较高,安装维护不方便,大部分经营亏损,经济效益差。在我国通常只有在晚秋和冬春季节用来栽培花卉、蔬菜育苗及农业科研上的作物种植和观赏示范,因此,玻璃温室在我国发展得很慢。玻璃温室包括单坡面玻璃温室、双坡面玻璃温室。 1.2 塑料棚温室 塑料大棚又称塑料棚温室,是我国南方地区主要的园艺设施类型。塑料大棚是以塑料薄膜为覆盖材料,以竹、木、水泥与钢筋混合柱(近年来又发展了镀锌钢管支架和金属线材焊接支架)为骨架材料的不加温单跨拱屋面温室。塑料大棚的主要作用是冬季保温、夏季遮阳,用于冬季茄果类、瓜类等喜温性蔬菜育苗和蔬菜的秋延后、春早熟栽培。由于塑料大棚光照强度较弱,空气相对湿度过高,目前为一种季节性栽培设施而被利用。 1.3 塑料日光温室 塑料日光温室是我国北方地区传统的温室,近年来发展迅速。与玻璃温室相比,其重量轻、骨架材料用量少、造价低、结构件遮光率小、使用寿命长、生产效益好、环境调控能力基本上可达到玻璃温室的同等水平,所以,在全世界范围内用户接受能力远远高出玻璃温室,几乎成了现代温室发展的主流。但是由于塑料薄膜透光性低于玻璃,这种温室存在春冬季采光不足,室内空气污染,夏季后墙挡风,温度过高的缺点,与现代化温室相比,环境调控能力和土地生产力水平都比较低。 1.4 活动屋面温室 活动屋面温室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栽培设施,在气候温和、无雪的地区使用较多。这种温室屋面采用高强度塑料薄膜或遮阳网,配自动控制拉幕系统,能根据室外条件的变化适时启动拉幕系统,以达到充分利用自然能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活动屋面温室包括单层活动屋面遮荫棚、单层活动屋面温室和两者兼顾的双层活动屋面温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