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里图镇地处通辽市科尔沁区南郊,距市区17公里,全镇总面积177平方公里,镇区规划面积19.44平方公里,其中镇区建成面积3平方公里,辖39个行政村35家驻镇机关企事业单位,全镇总人口3.7万,其中镇区人口1.2万.
木里图镇资源丰富,硅沙储量近亿吨,地下水贮量为5.8亿立方米,地下水位5.5-5.6米之间.木里图镇交通便捷,区位优势得天独厚.304国道、大郑铁路穿镇而过,从木里图镇到东北经济区与环渤海经济区的各主要城市,公路里程基本都在一日之内,距沈阳285公里、长春302公里、大连630公里、天津700公里、北京860公里.建设中通辽-北京的高速公路全线贯通后,驱车抵京只需6小时,木里图镇电力资源充足,境内有变电所一座,并已实现二次增容变电,电网覆盖全镇,程控电话与全国联网,移动通讯可直拨国内外各地.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镇区"三横三纵"柏油路畅通无阻,给水路灯全部配套,白云广场、街心花园为群众休闲娱乐提供方便.
木里图镇是一个以工业为主导,以农业为基础,工农商贸综合发展的经济类型城镇.既是文明内蒙古的产粮大镇,又是科尔沁区乃至通辽市的经济强镇、利税重镇.2004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亿元,财政收入完成3037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703元.现有耕地12.8万亩,形成年产1.7亿斤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以"三牛一猪一羊一鹅"产业为主的农区畜牧业发展势头强劲,全镇大小牲畜存栏头数达到15万头只,雪航啤酒养猪场、木里图村万口生猪养殖小区成为自治区农牧业产业化项目精品.木里图镇乡镇企业迅速发展,以雪航啤酒厂、钢丝绳厂、梅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为主的新老企业比翼齐飞,大小企业协调发展.2004年入驻园区企业已达9家,园区签约资金达20亿元.一大批事关木里图长远发展后劲的重点项目建设扎实进行,梅花味精、草业加工、梅花包装、华孚碳化、建龙制酸、华洋线缆、合成氨等项目相继落户木里图工业区,相继开工投产达效.一个以食品加工、金属制品、草业、包装、采掘、化工为主导产业的工业化格局正在逐渐形成.到2008年,木里图工业园区国内生产总值将实现105亿,销售收入103亿,财政收入突破5亿元.届时,园区将安置1万名产业工人就业,镇区将有6万居民居住,木里图将成为"全国经济百强镇",区委、区政府描绘的再造一个科尔沁的宏伟蓝图将会全面付诸实现.
乘大客(往后旗与库伦方向的),到梅花味精厂,票价八元,二十分钟.
梅花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梅花集团”)总部位于河北省廊坊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创立于2009年2月27日,注册资本26亿元人民币,拥有固定资产逾50亿元人民币,员工8000余人,实力雄厚,发展稳健,是一家专注于生物科技领域的研发与生产的大型合资企业,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公司前身为河北梅花味精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4月。梅花集团以生产经营味精为主业,依托既有生产链,现已形成一个庞大的产品谱系。目前,产品已包括味精、鸡精、谷氨酸、淀粉、饲料蛋白、玉米胚芽、生物肥料、硫酸、液氨,以及谷氨酰胺、苏氨酸、牛磺酸、赖氨酸等十余种氨基酸产品,横跨基础化工、传统农业深加工、高端生物技术三大产业范畴,产品涵盖调味、生化、饲料、医药等多个应用领域,已整合形成研、产、销一条龙的庞大的产业集群。 2003年,公司即在行业内率先建成循环经济产业基地,对主要原料玉米“吃干榨尽”,即从生产味精的第一道工序开…
呼市化肥厂家属区到竹园小区怎么走
荞麦为一年生草本植物,最早起源于中国,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此外,在亚洲和欧洲的大部分地区也有分布。荞麦因其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许多功效作用,深受消费者的喜爱,种植效益高,因此,为实现荞麦种植的稳产高产,掌握其高产种植技术亦尤为重要。现将荞麦的产地和高产种植技术介绍如下:
一、荞麦的产地
1.中国产地:荞麦在中国分布甚广,南到海南省,北至黑龙江,西至青藏高原,东抵台湾省,主要产区在西北、东北、华北以及西南一带高寒山区,以北方为多,分布零散,播种面积因年度气候而异,变化较大。尤其以内蒙古的荞麦最为著名,内蒙古自治区库伦旗素有“中国荞麦之乡”的美誉。
2.世界产地:荞麦是乌克兰、白俄罗斯和波兰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法国、加拿大和美国也是重要生产国。据1975年统计,世界种植面积161.6万公顷,其中苏联种植150万公顷,波兰是3.5万公顷,日本是2.2万公顷,加拿大是1.9万公顷,美国是1.3万公顷,法国是1万公顷。平均产量约400千克/公顷。
二、荞麦的高产种植技术
1.选茬:荞麦对茬口选择不严格,无论在什么茬口上都可以生长,但忌连作。为了获得荞麦高产,在轮作作物中最好选择好茬口,比较好的茬口是豆类、马铃薯,这些都是养地作物。其次是玉米、小麦、菜地茬口,这些都是用地作物。
2.整地:荞麦对土壤的适应性比较强,只要气候适宜,任何土壤,包括不适合于其它禾谷类作物生长的瘠薄地、新垦地均可种植,但有机质丰富、结构良好、养分充足、保水力强、通气性好的土壤能生产出优质高产的荞麦。
3.播种:各地的地形、土质、种植制度差异很大,故播种方法也各不相同,主要有条播、点播和撒播,科学种植荞麦应倡导条播,撒播因撒籽不匀,出苗不整齐,通风透光不良,而产量不高,点播太费工,条播播种质量高,有利于全面协调发育,从而得以苦荞麦产量的提高。
(1)条播:条播以167~200厘米开厢,播幅13~17厘米。优点是深浅一致,落子均匀,出苗整齐,在春旱严重、墒情较差时深墒播种、适时播种、保证全苗,还便于中耕除草和追肥。
(2)点播:点播不易控制种子量外,每亩的穴数也不易掌握,还比较费工。以167~200厘米开厢,行距27~30厘米,窝距17~20厘米,每窝下种8~10粒种子,待出苗后留苗5~7株。
(3)撒播:在一些地区小麦收获后,先耕地随后撒种子,由于撒播无株行距之分,密度难以控制,田间群体结构不合理,密处成一堆,稀处不见苗。而且田间管理困难,一般产量较低。
4.苗期管理:荞麦播种后采取积极的保苗措施。播种时遇干旱要及时镇压、踏实土壤,减少空隙,使土壤耕作层上虚下实,以利于地下水上升和种子的发芽出苗。播后遇雨或土壤含水量高时,会造成地表结板,荞麦子叶大、顶土能力差,地面板结将影响出苗,可用钉耙破除板结,疏松地表。
5.合理密植:构成荞麦产量的因素主要是每亩株数、每株粒数和千粒重,三者都和密度有关。合理密植就是充分有效地利用光、水、气、热和养分,协调群体与个体之间的矛盾,在群体最大限度发展的前提下,保证个体健壮地生长发育,使单位面积上的株粒数和粒重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而获得高产。
6.合理施肥:荞麦是一种需肥较多的作物,要获得高产,必须供给充足的肥料,对于干旱瘠薄地和高寒山地,增施肥料,特别增施氮磷肥是荞麦丰产的基础。施肥应以基肥为主,种肥为辅,追肥为补,有机为主,无机肥为辅,施用量应根据地力基础、产量指标、肥料质量、种植气候特点科学掌握。7.中耕除草:中耕有疏松土壤、增加土壤通透性、蓄水保墒、提高地温、促进幼苗生长的作用,也有消除杂草危害的效果。中耕除草次数和时间根据地区、土壤、苗情及杂草多少而定。第一次中耕除草在幼苗高6~7厘米时结合间苗疏苗进行。第二次中耕在荞麦封垄前,结合追肥培土进行,中耕深度3~5厘米。
8.灌溉浇水:荞麦是典型的旱作,但其生育过程中抗旱能力较弱,以开花灌浆期需水为最多。我国春荞麦多种植在旱坡地,缺乏灌溉条件,荞麦生长依赖于自然降水。春荞麦区有灌溉条件的地区,荞麦开花灌浆期如遇干旱,应灌水满足荞麦的需水要求,以保证荞麦的高产。
9.花期管理:甜荞是异花授粉作物,又为两性花,结实率低,只有10~15%,是低产的主要因素,提高甜荞结实率的方法是创造授粉条件。甜荞是虫媒花作物,昆虫能提高甜荞授粉结实率。蜜蜂辅助授粉在荞麦盛花期进行,荞麦开花前2~3天,每亩荞麦田安放蜜蜂1~3箱。
公交线路:101路 → 82路,全程约13.6公里
1、从金河镇家属区步行约560米,到达化肥厂站
2、乘坐101路,经过4站, 到达小厂库伦村站
3、乘坐82路,经过3站, 到达呼市工商局站
4、步行约330米,到达竹园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