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才胜:做地铁信号最强大脑
杨才胜从业40年,以“做地铁信号最强大脑”为职业追求,凭着高度责任感和过硬技术本领,处理430多起急难险重的信号故障,确保地铁运营安全;破解板卡自主维修遇到的技术壁垒,节约3250余万元维修费用;创新用虚拟仿真技术搭建大数据研判模型,进一步提高信号故障处置的预判性和准确性;带出一支懂技术、有闯劲、敢担当的地铁信号技能人才队伍。带领国家级“杨才胜技能大师工作室”团队研发出 41 项技术和革新成果,被广泛应用到北京地铁安全运营中,为打造国际最先进水平的“六型地铁”做出了突出贡献。
王琳娜:旅客回家路上的“守护天使”
“把旅客放在心上,旅客的事再小也是大事。”这句师傅第一天告诉王琳娜的话成为了她的工作准则。苦心人,天不负。工作几个月后,她就能独当一面,收获了南来北往旅客的赞誉。作为全国旅客发送量最大的铁路客运站之一,北京西站有很多重点旅客需要帮助。“036”候车室的客运员平均每天接送轮椅、担架200多趟,遇春运等客流高峰时期更是能达到300多趟,每个班下来步数都突破两三万。夏天湿透衣衫,冬天满头大汗。但不管怎么忙,她始终把旅客当亲人、当朋友,用实际行动诠释“有困难找‘036’”的服务承诺。
蔡凤辉:用奋斗诠释劳动最光荣
2012年至今,蔡凤辉同志带领天安门保洁班先后承担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重大环卫保障任务,用辛勤劳动扮靓了大国“颜面”,以无悔付出赢得了人们尊重。“在天安门广场工作,非同一般。”这是蔡凤辉的信念,更是她的初心。八年来,她充分发挥团队精神,凭着一股子干劲、闯劲、钻劲,带领大家在平凡工作中做出了不平凡业绩。她积极创新改革作业工艺,将电动捡拾三轮车引进广场保洁工作,员工作业效率提升80%;通过发明“口香糖刷”,在不伤害大理石材地面情况下,清除了天安门广场上多年顽疾“口香糖污渍”,使整个广场地面焕然一新。
陈历俊:踏踏实实,做好每一包奶
陈历俊同志从事乳品安全与健康科技工作20余年,主持国家863计划等30项,突破乳品安全监测技术,确保国产乳品标杆“三元”经受三聚氰胺等历次事件考验;产业化突破婴儿配方乳粉母乳模拟及评价核心技术;突破了重制干酪、早餐奶、常温酸奶等加工核心技术,开辟乳品新品类市场,显著提升了中国乳业国际声誉与竞争力,保障首都乳品供应。授权发明专利32项,获国家科技二等奖2项,省部科技奖19项,制修订国标70项,发表论文160篇,出版论著12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