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苗床的方向可以根据温室的条件确定,通常长12-15m,宽1.2-1.5m,深40-50cm。河南北部的大棚一般在3月之前进行深耕,结合深耕并施用分解后的有机肥22t / hm2和复合肥300kg / hm2。平整苗床后,可喷洒2%的狄克逊溶液以喷雾苗床土壤消毒。
2、一般2月中旬进行红薯育苗。采用温室大棚育苗时,充分利用有限的苗床面积以获得最多的种苗,一般采用平排播种,种薯头尾相接。播种密度应根据种薯的出芽率和薯块大小而定,一般种薯间留空隙1 ——2cm,用种量为750——900kg/hm2。出苗比较少的品种要适当增加用种量,一般为300——375kg/hm2。排好后覆盖一层1——2cm的细土,以防灌溉苗床时冲走种薯。然后进行灌溉,等水渗下后,再覆盖一层4——5cm的细土,最后覆上地膜,以保持苗床土壤湿度。喷施乙草胺或阿特拉津除草剂1000倍液,杀灭田间杂草。
3、红薯育苗对温度要求较为严格,温室大棚内要悬挂空中温度计和苗床温度计以监测棚内温度,保持播种后的1——10d苗床温度32?35度,结合温度和出苗情况及时揭开地膜。待齐苗后,注意适当打开大棚的通风口,将苗床温度保持在25?28度。采苗前5——7d,逐渐打开大棚所有通风口炼苗,使苗床温度接近大气温度。但是遇大风降温天气,应注意关闭大棚通风口以保温护苗。
4、通常,种土豆在发芽前不应浇水。如果苗床是干燥的,则可以用少量水灌溉而不是浇水,以防止芽尖枯萎和干燥,这会影响幼苗的生长。随着马铃薯幼苗的生长,浇水量应适当增加,苗床土壤的相对湿度应保持在70%至80%。移栽前3-5天停止浇水。
5、种薯出苗后,检查幼苗以弥补幼苗的不足,并及时进行补充以确保幼苗完整。在薯幼苗整个生长期间,应注意及时清除病态幼苗和烂薯,以防止疾病传播。裸露的种薯应及时用土壤覆盖,以利于幼苗出苗;同时,应注意防除杂草,及时播种和摘心促进分枝。增加幼苗出苗。
6、当幼苗长到16-20cm时,应及时摘苗,否则薯幼苗会变得拥挤,导致下部幼苗生长不良,并影响下茬的出苗。采苗时,可以使用高切苗采摘方法,留茬1至2节,以利于再生。如果种薯苗太密,可以直接拉动种苗,但请注意不要将种薯取出。
7、采摘当天不要给幼苗浇水。第二天,浇水和追肥相结合。主要肥料是速效氮肥尿素。一般施肥量为150kg / hm2。可以喷洒或浇水,但应严格防止幼苗燃烧。摘苗后,将苗床温度升至32?35℃,以促进甘薯苗的生长。大约3天后,它将进入低温炼苗阶段。
1、保证自然通风:为了避免棚内蔬菜受到高温影响,要注意将大棚的上下放风口全部打开,让棚外的冷空气进入棚内,与棚内的热空气形成对流,以加速热空气的排出,从而降低棚内温度。
2、利用遮阳网降温:遮阳可以将多余阳光挡在室外,保护作物免遭强光灼伤,为作物创造适宜的生长条件。目前使用黑色遮阳网需要注意不可全天遮盖,以免棚内形成弱光环境,不利于蔬菜生长。黑色遮阳网应在10点至14点之间使用,设置遮阳网时,可将遮阳网撑起来,与棚膜留出空隙,形成一个通风带后的遮阳降温效果更佳,但要注意在将遮阳网放下时不要挡住放风口。在选购遮阳网时,选购遮光率为60%左右的,这种遮阳网既能遮光降温,又能让大棚内部照射到部分光纤,对于蔬菜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有很大的帮助。
3、适时喷雾:在夏季中午,棚内温度较高,叶片水分蒸发量大,根系吸收的水分不能满足蔬菜水分蒸发的需要,而使蔬菜叶片出现上卷现象。可以在棚内安装喷头喷雾的方式来降低棚温,这样还能起到增加棚内空气湿度、预防蔬菜花柱柱头干燥、促进授粉、预防蔬菜落花落果等作用。
4、设施防虫网:有些种植户只习惯在棚室前脸处或拱棚两侧设置防虫网,但往往忽略了顶部风口处,为害虫的侵入提供了便利条件,这种情况下非常利于传毒害虫传播病毒病,也会因蚜虫等大量发生,导致蔬菜减产,品质也大打折扣。
5、忌过度控水疏叶:夏季高温使棚内蒸发量大,导致作物许含水量增大,但是浇水过多却会影响作物生长,建议采取小水勤浇的方式,确保蔬菜正常生长,可根据棚内土壤干湿状况和天气情况来确定浇水时间和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