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过程分为4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是非常重要的。

四大阶段:
一、选育桩阶段
黑檀生长缓慢,在岭南盆景中是生长最慢的树种,比黄杨的生长还慢。故在选桩时要特别注意选取有伴嫁托,最好是有幼枝的树桩。如果截口超过3厘米,将很难培育到相配的枝托。黑檀的最佳采挖时间是春分后芒种前。
黑檀萌芽力强,发根快,故干、托、根基本上可以一次截到位。树桩截好后用清水浸泡24小时再用河沙种植,置半荫处,保持干身湿度,20天后截口可见黑色液体分泌,几天后萌芽,60天可见新根,成活率极高。
二、蓄枝阶段的管理
黑檀成活后可移放当阳通风处,施淡肥水,促使根旺枝壮。秋分后可按造型需要进行定托,把不需要的枝全部剪除,让养分集中到造型枝上。黑檀根系壮旺后喜肥,可适当加大肥水的比例,7天一次水肥。
盆面长期施放腐熟的农家肥,让每次淋水时把养分慢慢溶解,有利树桩吸收。淋水要做到大干大湿,不干不淋,淋必淋透。小雪后停肥,完成一个生长周期的管理。
三、成型阶段的管理
中型桩一般经5年的蓄枝养护,新培枝一般已有三节,可在清明前后进行改植换土,上观赏盆进行细致的造型管理。清明后全桩重剪,摘叶,把树桩起出,修剪根系,选配合适的盆,用经过筛选的沙3坭7的混合土重新种植。
生长正常后,回复到以前的管理。黑檀生长速度缓慢,可用剪扎结合的方法加速作品成型。剪:清明前重剪最好。扎:烈日后的傍晚,当枝条软熟时,用金属丝圈绕枝条,按造型需要进行弯曲。
要注意枝条的节律变化,刚柔互换,长短跨度交替使用,才能使造型枝曲线优美。随时摘除顶芽,促发侧芽,直至树型丰满,作品成型。
四、成型后的养护
作品成型后进入观赏期。要保持作品不变形,可减少肥水的施用量,以保持作品正常生长为度。随时摘除杂乱芽。每年清明前进行脱衣换锦一次,30天后新芽吐红时即为最佳观赏时间。
黑檀耐荫,一次足水后置于室内,20天不用淋水,待坭土变白时再淋一次透水,可在室内放置5O天再回复室外的正常管理,在岭南盆景中是室内摆设最长的树种之一。黑檀病害较少,唯有少量卷叶虫为害,可用千分之二的80%的滴滴畏乳剂喷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