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农业委员会的职责调整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17 05:50:57
字号:

(一)取消已由国家和本市依法公布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

重庆市农业委员会的职责调整

(二)将兽药经营许可、动物诊疗许可、水产苗种生产许可、农药广告审查的行政审批权全部下放给区县(自治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将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的行政审批权部分下放给区县(自治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三)增加农业部下放的农业转基因生物生产加工许可的职责。

(四)增加农业部下放的饲料生产企业设立条件审查和动物源性饲料安全卫生审查的职责。

(五)加强农产品标准、检测及质量控制的职责;加强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的质量安全监管的职责,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二、主要职责

(一)贯彻执行农业和农村工作法律、法规、规章和方针政策;拟订全市农业和农村发展战略、中长期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

(二)承担引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资源配置和产品品质改善的责任;提出有关农产品及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大宗农产品流通、农村信贷、税收及农业财政补贴的政策建议;拟订全市新农村建设规划、计划和农业产业政策;起草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农业产业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三)承担完善农村经营管理体制的责任;指导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和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指导、监督减轻农民负担和耕地使用权流转工作。

(四)制定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有关政策;负责大宗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促进农业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制定全市“菜篮子工程”的规划、政策、改革方案并组织实施;组织协调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体系建设;参与实施主要农产品进出口计划工作;负责预测并发布农业各产业产品及农业生产资料供求情况等农村经济信息。

(五)牵头组织全市生态农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工作;负责转基因管理和农业生物安全管理;负责全市农村可再生能源的综合利用;参与基本农田保护区的规划、划定及管理工作;依法或根据授权负责农用地、渔业水域、草原、草山草坡、宜农滩涂、宜农湿地管理和农牧渔业生物物种资源的保护和管理;负责保护水生野生动植物和渔业水域生态环境;负责渔政渔港监督管理。

(六)制定全市农业科研、教育、技术推广及其队伍建设的发展规划和有关政策,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组织重大农业科技项目攻关和重大农业科技成果的鉴定、评审、推广;归口管理中等农业教育、农业成人教育、农民职业教育和农牧渔业科研工作;组织农业植物新品种的保护工作;指导农业教育和农业职业技能开发工作;负责农业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评审工作。

(七)承担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的质量安全监管,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责任;拟订农产品质量安全发展战略、规划、计划和农业产业的技术标准并组织实施;组织实施农业产业产品和绿色食品的开发、认证、质量监督和管理工作;组织重庆市名牌农产品认证工作,实施农业名牌战略。

(八)负责全市动植物内检(不含森林植物内检)和动物防疫工作,发布疫情并组织扑灭;负责兽医医政、兽药(渔药)药政药检工作。

(九)负责种植业、畜牧业、渔业、饲料工业等的行业管理和国有良(原)种场的管理;承担农业防灾减灾和指导灾后生产恢复的责任。

(十)负责提出农业机械化发展方向及重大技术措施建议;引导农业机械产品结构调整,提高农业机械化普及和应用水平;拟订农机作业规范和技术标准;负责组织实施农业机械的安全监理、产品质量检验、鉴定和论证管理。

(十一)承办农业涉外事务,组织有关国际经济、科技交流与合作,指导农业援外工作,推进全市农业对外开放。

(十二)负责所属企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按照权限管理所属单位干部人事、机构编制工作;指导有关社会团体为农业经济发展服务。

(十三)负责统筹管理全市农业综合开发工作。

(十四)承办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三、内设机构 略。

四、人员编制 略。

五、其他事项

(一)管理重庆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二)食品安全监管的职责分工。市农委负责农产品生产环节的监管;市质监局负责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管;市工商局负责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管;市食品药品监管局负责食品卫生许可,监管餐饮服务环节的食品安全;市卫生局承担食品安全综合协调、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的责任,负责食品安全标准制定等。

(三)茧丝绸行业管理职责由市外经贸委承担;市农委支持配合市外经贸委发展蚕丝绸产业。

(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管理职责由市中小企业局(市乡镇企业局)承担。 六、附则

本规定由重庆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负责解释,其调整由重庆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按规定程序办理。

西南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学院现有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土木工程、自动化、电子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全日制本科专业8个,其中农业机械化工程为重庆市重点学科;拥有农业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包括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农业水土工程、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4个硕士点;拥有农业工程学科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包括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农业水土工程、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还具有工程硕士和农业推广硕士两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自设硕士点2个:机械系统工程、土木环境工程。

学院的重点科学研究领域涉及:机械产品现代设计与制造、数字化设计制造、制造业信息化、网络化制造、智能检测、自动控制技术与设备(机器人技术、DSP技术)、汽车振动与噪声控制、内燃机数值模拟技术、图像处理、近红外光谱分析、农业机械化发展战略及规划、农业机械性能设计与试验研究、现代农业装备、农业信息化与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农产品干燥工艺与设备、现代建筑材料、建筑施工技术、民用建筑生态化设计、农村建筑环境、设施农业及农村能源。

学院结合西南地区生产和经济建设实际,积极开展相关项目的研究工作, 主持完成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攻关课题在内的多项科研项目,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一次,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一次、三等奖二次,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二次,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一次,取得了3项发明专利和20项实用新型专利,还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700余篇,其中多篇被EI等国际著名检索机构收录,主编、参编各类正式出版的教材30余部。多项科研成果在西南地区推广应用于生产实际,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学院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第一要务,努力改进教学环境和条件,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术氛围,已为国家培养硕士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4000多名,为四川、重庆、云南、贵州等省市培训技术干部6000余人次。多年来,学院培养的毕业生得到社会广泛的认可和欢迎,就业率一直名列本校前茅,就业质量好。

学院十分重视学生的教学实践环节,现代实验室的软、硬件建设不断上规模、上档次。学院现有实验室总面积达8380平方米,拥有完整先进的教学实验设备。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nz/4_279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