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翔县汇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怎么样?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17 04:41:40
字号:

凤翔县汇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2014-08-19在陕西省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注册地址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范家寨镇张家店村村委会。

凤翔县汇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怎么样?

凤翔县汇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610322305339427T,企业法人刘海峰,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凤翔县汇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果树、苗木、草坪、农作物、经济作物种植、储藏、销售;农资销售(含网上销售);农业机械耕作、维护、保养;农业新技术开发、推广及咨询服务;生态农业观光服务;农产品初加工;家禽家畜养殖、销售;货物与技术的进出口业务;劳务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在陕西省,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1176372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 100-1000万 和 1000-5000万 规模的企业中,共2554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良好。

凤翔县汇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对外投资0家公司,具有1处分支机构。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凤翔县汇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陕西省农业厅的主要职责

属于: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

凤翔区位于关中盆地和渭北黄土台塬西部。宝鸡市东北。相传秦穆公之女弄玉善于吹笛,引来善于吹_的华山隐士_史,知音相遇,终成眷属,后乘凤凰飞翔而去,唐时取此意更名凤翔。面积1179平方千米。凤翔县辖12个镇、5个乡:城关镇、虢王镇、彪角镇、横水镇、田家庄镇、糜杆桥镇、郭店镇、南指挥镇、陈村镇、长青镇、柳林镇、姚家沟镇、尹家务乡、唐村乡、董家河乡、范家寨乡、汉封乡,250个行政村,8个社区。人口51.5万人。

〖地理环境〗

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为山地丘陵,地形起伏。沟谷发育,水土流失强烈。南部为黄土台塬,西北高、东南低。除西北部的平缓丘陵和西南部的千河谷地外,塬面完整开阔,地势起伏不大。

气候:属半湿润、半干旱暖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1.5℃,极端最高气温40.2℃。极端最底气温—1 9.2℃。年均降水量610毫米,无霜期207天,灾害性天气有干旱、霜冻和冰雹。

河流:境内有雍水河、横水河等25条河流,均属渭河水系。

矿藏:主要有石灰石、煤、陶瓷粘土、石料等。其中石灰石总储量为3.3亿吨,是我国少有的石灰石优质矿。

交通:有凤麟(游)、凤宝(鸡)、凤冯(家山)、凤岐(山)等干、支线公路多条,形成了三纵六横为骨架,12条支线连接各乡镇的四通八达的公路网,宝中铁路穿境而过,宝鸡机场位于县城东5千米处。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通往各乡镇的交通网络。

〖县域经济〗

耕地5.04万公顷。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是陕西省小麦的主要产区之一,高粱、玉米、豆类次之。经济作物以棉花、辣椒、烤烟为主,-、油菜、甜菜次之。林地面积3667公顷,树种以栎类、杨树为主。经济林以核桃、柿子、苹果、梨树较多。中药材120余种,以黄苓最多。柴胡、枣仁、苍术、生地次之。养畜业以猪、牛、骡、马为主。虢王镇是我省秦川牛、关中驴良种基地之一。已形成了一个以酒业、化工、机械、纺织、造纸、建材为骨干的县办工业体系。草制工业品曾获轻工部“金龙腾凤”铜牌奖。卫东实业总公司周振起发明并应用于薯芋皂素生产的新工艺,荣获全国科枝大会奖。机械厂研制的“微合金化磨辊新材料”居全国先进水平。东湖综合开发区已具规模。

〖旅游名胜〗

凤翔古称雍州,地处关中西部,是周室发祥之地,赢秦创霸之区,始皇加冕之处。这里人文荟萃,文物古迹闻名遐迩,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雍城遗址”、秦始皇先祖陵园(内有十三年分陵园,面积21平方公里,有王公墓、陪葬坑、车马坑共51座)及已发掘的震惊神洲大地的“秦公一号大墓”和凤翔东湖。一九九一年被陕西省政府命名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积淀,孕育了源远流长的华夏文化,素有“青铜器之乡”、“民间工艺品之乡”的美誉。根植于民间的工艺品,丰富多彩,千姿百态。如刺绣、剪纸、木版年画、罩金漆器,彩绘泥塑、青铜器等,品种多样,做工精美,艺术品位极高,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堪称绝品,深受国内外专家,旅游观光和广大群众的喜爱和高度赞赏。其中泥塑马、泥塑羊被国家邮政总局选为二00二、二00三年生肖邮票主图,更使凤翔及它的民间工艺品(旅游纪念品)名扬海内外。

发展中的新凤翔

凤翔县位于陕西关中平原西端,宝鸡市东北,版图面积1179平方公里,现辖12镇5乡,人口51万。风翔古称雍州,因共地域内孕育了人类黄河文明的重要分支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先秦文化、苏轼文化、民间工艺文化三颗明珠熠熠生辉,秦公一号大墓、东湖园林、剪纸刺绣、彩绘泥塑、木版年画、草编制品闻名海内外,泥塑马、泥塑羊、复仿青铜工艺品连续登上国家邮票。

近年来,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推进四化(工业经济非公化、农业产业特色化、三产发展规模化、城镇建设人性化)、建设四县(工业经济强县、奶畜果蔬大县、商贸旅游富县、绿色生态名县)和跻身西部百强县、实现撤县建市的思路与目标,励精图治,艰苦创业,县域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呈现出欣欣向荣、兴旺和谐的良好局面。2004年全县GDP达到31.7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753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066元,经济综合实力仕居陕西省第十二仕。先后荣获全国体育先进县、科扶进步先进县。文化先进县、双拥模范县、城市综合治理模范县等荣誉称号。

工业经济快速增长。按照工业向园区集中的思路,一是规划建成了长青电力能源、长虹农产品加工、柳林酒业、县城医药化工、陈村电子、六营民俗等六大工业(产业)园区。二是大

开展园区环境综合整治,引进建设了投资16亿元的东岭10万吨锌冶炼、70万吨焦炭项目,全县有宝二电厂、西风酒厂、关中工具厂、东岭锌冶炼和焦化厂、东盛制药一厂等产值过亿元企业5户,有兴翔纸业、雍山水泥等千万元以上企业23户,形成了电力冶金、医药化工、机械电子、建材造纸、食品加工和纺织服装六大主导产业。2004年县域工业完成总产值71.8亿元,第二产业占GDP比重达到53.2%,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

——农业产业特色突出。立足农业资源优势,突出畜、果、菜,一是建成了雪儿乳业、三岔奶站、华龙肉鸡深加工、华美果汁、英特利果蔬加工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二是带动形成了10万亩优质粮、10万亩苹果、6万亩蔬菜、10万亩辣椒、10万头肉牛、1.5万头奶牛,年产优质粮食21万吨、雍城牌苹果10万吨、优质蔬菜6.5万吨、三秦红牌干椒1.5万吨、肉类2.1万吨、奶类3.5万吨等特色优势产业。全县常年有10万人在外务工,年创劳务收入6亿元。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按照撤县建市的标准,一是高标准规划,大手笔建设,高水平管理,县城规划面积达到14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8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达到9万人,县级市框架初步形成;城区主干道路全部得到硬化,一大批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建成投用,城市载体服务功能明显增强。二是城乡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全县“五纵七横”公路网络已经形成,油路总里程达435.5公里,166个村通上油路。陇海铁路毗邻县境二南,宝中铁路穿境而过,宝鸡飞机场位于县城东5公里处,初步形成了公路、铁路、航空立体交通网。县城和农村电网改造全部完成,全县固定电话用户达到8.4万户,移动用户达到5.1万户。

2020年7月,商务部公布2020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名单,凤翔区入选。

2020年1月2日,农业农村部认定凤翔区为全国第四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

2019年11月12日,水利部公布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凤翔区榜上有名。

2017年12月31日,凤翔区上榜2017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特色魅力示范县。

2017年2月21日,凤翔区上榜2016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2011年12月20日,凤翔区上榜第三届全国文明村镇名单。

2010年2月4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命名凤翔区为2009年国家园林县城。

(一)拟订全省种植业、畜牧业、农业机械化等农业各产业(以下简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政策、发展战略、中长期发展规划并指导实施;参与涉农的财税、价格、金融保险的政策制定,组织起草有关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草案并组织实施,推进农业依法行政。

(二)承担完善农村经营管理体制的责任。提出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政策建议,指导农村土地承包、耕地使用权流转和承包纠纷仲裁管理。指导、监督减轻农民负担和村民筹资筹劳管理工作,指导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指导、扶持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产品行业协会的建设与发展。

(三)指导全省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组织落实促进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引导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农产品品质的改善。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农业标准化、规模化生产。负责提出农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方向、财政性资金安排的意见,按省政府规定权限审批、核准全省规划内和年度计划规模内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编报部门预算并组织执行。提出扶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和项目建议,经批准后与相关部门共同制订实施方案并指导实施。拟订农业开发规划并监督实施。配合省财政厅组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四)促进农业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发展,组织拟订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规划与政策并组织实施。提出农业产业保护政策建议。组织拟订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政策、规划,指导农产品加工业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和服务体系建设。研究制订全省大宗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提出促进大宗农产品流通的政策和主要农产品的进出口建议。培育、保护和发展农产品品牌。

(五)承担提升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责任。依法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发布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信息,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提出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建议。组织落实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标准和技术规范。指导农业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和机构考核;依法实施符合安全标准的农产品认证和监督管理;组织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

(六)组织、协调全省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体系建设。依法开展农作物种子(种苗)、草种、种畜禽、农药、兽药、饲料、饲料添加剂的许可及监督管理。贯彻执行有关兽药质量、兽药残留限量和残留检测方法的国家标准。监督有关农业生产资料国家标准的实施。开展兽医医疗器械和有关肥料的监督管理。指导农业机械化发展和农机安全监理。

(七)负责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治。起草有关动植物防疫和检疫的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草案及实施办法,签署省际协议、协定。指导动植物防疫和检疫体系建设。组织、监督对省内动植物(除森林、野生动物外)的防疫检疫工作,发布疫情并组织扑灭。组织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普查。承担境外引进农作物种子(种苗)检疫审核工作;组织兽医医政、兽药药政药检工作。负责执业兽医的管理。

(八)承担农业防灾减灾的责任。监测、发布农业灾情,组织种子、化肥等救灾物资储备和调拨,提出生产救灾资金安排建议,组织实施紧急救灾和灾后生产恢复。

(九)管理农业和农村经济信息,监测分析农业和农村经济运行,开展相关农业统计的工作。发布农业和农村经济信息,负责农业信息体系建设,组织协调农业信息服务工作。

(十)拟订全省农业科研、农技推广的规划和有关政策,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全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按分工组织实施农业科研重大专项。组织实施农业领域的高新技术和应用技术研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负责农业科技成果管理,组织引进国外农业先进技术,指导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负责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负责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督管理。

(十一)会同有关部门拟订全省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指导农业教育和农业职业技能开发工作,参与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承担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会同有关主管部门依法实施农业农村人才专业技术资格和从业资格管理。

(十二)组织全省农业资源区划工作,指导农用地、草原、宜农滩涂、宜农湿地以及农业生物物种资源的保护和管理,负责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拟订耕地及基本农田质量保护与改良政策并指导实施,依法管理耕地质量。运用工程设施、农艺、农机、生物等措施发展节水农业。

(十三)制订并实施全省农业生态建设规划,指导农村可再生能源综合开发与利用,指导农业生物质产业发展和农业农村节能减排,承担指导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有关工作。划定农产品禁止生产区域,指导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等的发展。牵头管理外来物种。

(十四)承办省政府农业涉外事务,参与农业贸易谈判和农业贸易规则制订,组织开展农业贸易促进和有关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协助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农业援外项目,承担农业援助项目的监管工作。

(十五)承办省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nz/4_269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