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认识和理解农业现代化的要点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17 04:26:43
字号:

正确认识和理解农业现代化的要点,要结合中国农业发展的实际状况,对农业现代化内涵及特点的认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如何正确认识和理解农业现代化的要点

动态性

农业现代化是一个相对性比较强的概念,其内涵随着技术、经济和社会的进步而变化,即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涵,从这个意义上讲,农业现代化只有阶段性目标,而没有终极目标,即在不同时期应当选择不同的阶段目标和在不同的国民经济水平层面上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特征。根据发达国家现代农业的历史进程,一般可将农业现代化分五个阶段:即准备阶段、起步阶段、初步实现阶段、基本阶段及发达阶段。一个国家、地区要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必须分析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农业发展现状,只有这样才能做出符合实际而又便于操作的决策。

区域性

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农业的成功经验非常丰富,但它们有自身的历史背景、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生态资源条件的。我们借鉴发达国家现代农业经验时,需要对其实现的条件进行分析。因为,农业生产具有很强的区域性特点,不同国家的区域性特点不同,即使同一个国家不同区域,同一区域的不同地区,农业生产的条件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农业现代化内涵具有区域性特点。

世界性和时代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逐步推进,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的宏观背景下,我国农业将全面融入到国际市场竞争之中,面临着来自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挑战。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需要站在全球化的高度来分析农业现代化,将区域农业现代化放在国际大舞台之上,依据国际公认的标准来判断农业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是否实现了。

整体性

有的学者提出,农业现代化不仅包括农业生产条件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的现代化和农业生产组织管理的现代化,同时也包括资源配置方式的优化,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安排。因此,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就要在重视“硬件”建设的同时,也要重视“软件”建设,特别是农业现代化必须与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相协调,与农村制度改革、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以及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相配套。如果忽视“软件”建设“硬件”建设将无法顺利实施,,也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我国实现农业的现代化,本质上是从根本上改造传统农业,大大缩小与发达国家农业的差距,在一些方面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总体和平均水平上大体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虽然各个国家或者地区的条件和情况各不相同,不具有完全的可比性,但是,在最基本的特征方面,应当是共同的,这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公认。

概括地说,农业现代化是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管理方法管理农业、用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农民素质的过程;是建立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生产体系,把农业建成具有显著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的过程;也是大幅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民收入的过程。

一。农业概念

农业是指利用自然力和生物的生命机能生产有机质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

二。狭义的农业是指种植业。

三。中义的农业是包括种植业和养殖业,涉及农,林,牧,副,渔五大生产部门。

四。广义的农业概念

广义的农业是中义农业内容的拓展与延伸,即农业不仅包括农,林,牧,副,渔等动植物生产,而且还包括其产前,产后的相关工商业活动,主张农,工,商综合经营,产,供,销一条龙发展。

五。狭义农业是我国农业的基础,中义农业是我国农业的本体,广义农业是我国农业的未来。

六。立足于本体农业,扎根于基础农业,放眼于未来农业。

七。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1.农业的经济作用。

①.产品贡献。

②市场贡献。

③要素贡献。

④外汇贡献。

2.农业的生态作用。

3.农业的社会文化作用。

八。农业生产的本质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交织的生产过程。(自然再生产指生物的自然生长发育过程。经济再生产指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中,人们通过有目的的活动,利用与改造动植物的生理机能或动植物所处自然环境条件,所反复进行的社会再生产过程,亦是农产品的形成,流通,价格转换与增值过程。)

九。农业生产的特点

1.土地的特殊重要性。(土地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替代的,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土地不仅是劳动场所,更是提供动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水分和养料的主要来源。土地的数量,质量和位置都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制约因素。)

2.自然环境的强大影响。

3.强烈的周期性和季节性。(农业生产的周期长,生产时间往往与劳动时间不一致。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决定了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资料利用的季节性,资金支出的不均衡性和产品收获的间断性。)

十。中国农业自然资源

1.气候资源。(光,热,水和空气。)

特点:

①光热资源丰富,降水偏少,水成为大部分地区农业生产的制约因素。

②季节间分布不平衡,夏季是光,热,水资源最为集中的季节。

③热量,降水量年际变化大,气象灾害频繁。

④非地带性因素影响强烈,地方性气候明显。

⑤光,热,水资源的地区差异显著。地区间匹配不均衡。

2.土地资源。(我国耕地面积仅是世界人均耕地的1/3。)

3.水资源。(水资源是由大气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三部分组成。)

特点:

①总量多,人均单位耕地面积水量较少。

②地区分布不均匀,总趋势是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③泥沙淤积严重,增加了江河防洪的困难,降低了水利工程效益。

4.生物资源。( 生物资源指生物圈中的各种动植物与微生物。

(十一)农业资源中按农业类型分类可分为种植业资源,畜牧业资源,林业资源和渔业资源。(人工草场的面积大小是一个国家畜牧业集约化水平的标志。)

(十二)美国农业的特点

①是高度商业化的农业。

②是高度专业化的农业。

③是高效率产业。

④是重要的出口创汇农业。

⑤是结构合理,发展空间广阔的产业。

(十三)以色列农业的特点

①对农业自然资源的利用率高。

②农业科技和机械化水平高。

③农产品生产面向出口。

(十四)荷兰农业的特点

①农产品出口率居世界第一,是多项农产品出口的世界冠军。

②土地生产率名列世界第一。

③设施农业世界一流。(玻璃温室面积世界第一。)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nz/4_267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