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投喂就好了~
饲养管理:鹌鹑饲料可分植物性和动物性两大类。植物性饲料包括:玉米、小麦、碎米、米糠、麦鼓、花生饼、大豆饼清莱等。动物性饲料有鱼粉、无机盐等。
饲料的配合应注意以下几点:
根据鹌鹑不同的生长期配合饲料。据北京市种鹤场经验。1~35日龄其饲料配方为:豆饼 25%、鱼粉 15%、鼓皮 4. 5%、骨粉l.5%成熟鹌鹑饲料配方为:玉米55.5%、豆饼 22%、鱼粉 14%、骨粉2%、槐树粉6.5%。
饲料多样性。动物植物饲料适当搭配,要保持饲料的相对稳定,不要变化太大,因鹌鹑对饲料变化敏感性强。自喂养方法应干湿结合,每次配合饲料不能使用过长,以免变质,影响鹌鹑生长发育或中毒死亡。
鹌鹑饲养过程饲料的都有哪些需要
小鹌鹑开食可用玉米、碎米、麦粉等混合料,能加拌熟蛋黄更好。二、三天后逐渐转喂全价混合饲料。
喂饲的原则是先饮水,后开食。混合饲料有玉米面、米糠、豆饼粉、麸皮、鱼粉、骨粉、叶粉、食盐、青菜、昆虫等。饲料更多样化,营养要全面,可以选择品质好、适口性强、营养比较齐全、价格便宜、货源比较充足的饲料来组成混合饲料。
喂养方法:
1、雏鸟出壳后,等毛干后放到育雏箱内进行饲养,第1-3天育雏箱的温度为35℃,以后逐日下调温度,第7天降至32℃,第14天为30℃,第21天为25℃,第28天以后在22-20℃左右的常温下饲养即可。
2、可分为单饲式和群饲式。单饲式即一个笼内饲养一只雄鸟或雌鸟,制笼材料可用铁丝网及竹木等,笼底网孔大小以鹌鹑的粪便能通过,而脚趾不会踩入为宜,间距大致为1厘米。鹌鹑笼采食面网孔较宽,使它们能伸出头颈采食。笼外面挂食槽和水槽。群饲式即采用大笼小群饲养,以10只左右为宜。
3、鹌鹑食料以半湿料为主,每天喂食5次,每天每只给精料30克左右。鹌鹑喜温暖、怕寒冷。夏季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冬季舍内应加温,室温应保持在10℃以上。
扩展资料?
鹌鹑饲料主要有以下几种:
1、能量饲料
鹌鹑常用的能量饲料有谷实类饲料、糠麸类、糟渣类和块根块茎类。
(1)谷实类
在能量饲料中占主要地位,用量最大,主要有玉米、小麦、大麦、碎大米、小米、高粱等。
(2)糠麸类
主要有麸皮、米糠等,粗纤维含量较高,在日粮中用量以不超过10%为宜。
(3)块根、块茎和瓜类饲料
主要有马铃薯、甘薯、芋头、甜菜、胡萝卜、南瓜等,其碳水化合物含量丰富,适口性好,易消化,但蛋白质、钙的含量低,且含水量高,不易多喂。
(4)糟渣类有豆腐渣和各类粉渣,含水较多,易酸败变质,应现做现喂,且不能喂得太多。
2、蛋白质饲料
(1)动物性蛋白质饲料
主要有鱼粉、肉骨粉、蚕蛹粉、血粉、鸡蛋、小鱼、小虾、蚯蚓、蜗牛等、有鱼粉是从常用的动物性蛋类饲料,但应注意检查其质量。肉骨粉由于骨肉比例不同,营养成分也有很大的差异,配料时应特别注意。
(2)植物性蛋白质饲料
主要有大豆饼(粕)、花生饼、芝麻饼、菜籽饼、棉籽饼等。其中大豆切(粕)为最好。
3、矿物质饲料
常用的单纯补钙的矿物质饲料有石粉、贝壳粉、蛋壳粉等,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含钙33%-37%。贝壳粉和蛋壳粉利用率较高,石粉易选用含氟和镁较少的。
4、维生素饲料
鹌鹑常用的维生素饲料有青绿多汁饲料、干草粉及人工合成的维生素制剂。
养殖技术
(一)饲养管理:鹌鹑饲料可分植物性和动物性两大类。植物性饲料包括:玉米、小麦、碎米、米糠、麦鼓、花生饼、大豆饼清莱等。动物性饲料有鱼粉、无机盐等。
饲料的配合应注意以下几点:
根据鹌鹑不同的生长期配合饲料。据北京市种鹤场经验。1~35日龄其饲料配方为:豆饼 25%、鱼粉 15%、鼓皮 4. 5%、骨粉l.5%成熟鹌鹑饲料配方为:玉米55.5%、豆饼 22%、鱼粉 14%、骨粉2%、槐树粉6.5%。
饲料多样性。动物植物饲料适当搭配,要保持饲料的相对稳定,不要变化太大,因鹌鹑对饲料变化敏感性强。自喂养方法应干湿结合,每次配合饲料不能使用过长,以免变质,影响鹌鹑生长发育或中毒死亡。
家庭养鹌鹑或专业养鹑,都要有一定的鹌鹑舍,它的形式和结构各异,既要经济实用,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又要符合鹌鹑的生长发育繁殖需要。鹑舍可按饲养量分为小型、中型、大型三种。小型告能养。500--800只,适于家庭饲养,正面宽3.6米、长1.8米,前面高2.4米、后面高2.1米。舍内隔为大小两间,大间宽2.7米,长1.8米,作饲养室,剩下小间作存放工具及饲料用。舍顶可用锌铁皮。石棉瓦或瓦片盖成,开有两个排气孔,舍四周设有窗户,可将四个六层饲养笼放入鹑舍内饲养。中型舍可养1,000~3,000只,适于农村专业户,正面宽5.4米、长3.6米,用6.6平方米饲料房,13.2平方米作饲养室,室内设有工作室、育肥室、育雏室、种鹑室、孵化室,均有窗户和排气孔。大型养鹑场一般饲养5,000只以上。其结构与中型舍相似,但面积较大。
(二)繁殖。要选择优质抗病力强的鹌鹑留种,母鹌鹑应挑选腹腔容积大、产蛋力强,公鹑应选体型较大、爪必须完全伸开、有利交配繁殖的留种。雄雌比例应为1:2或3,种蛋应选颜色鲜艳、斑点明显、大小中等,这样的蛋孵化率高。家养鹌鹑已失去孵蛋的习性,因此孵化鹌鹑时采取两种形式。
①自然孵化。利用母鸡孵鹌鹑蛋,但每次只能孵7~8个蛋。
②采用母鸡孵蛋,要挑选体型适中的母鸡,使其孵化20~30个蛋,幼鹑出壳后要立即取走,这样可连续孵3~4窝。
③人工孵化。种类多,有缸孵法、桶孵法、平箱或立箱孵化法等。桶孵法是将桶四周用纸糊几层,将炒热的稻谷装入麻袋内,作为热源,绍蛋也用麻袋装好,一层韵蛋一层稻谷,放入桶内,孵卵管理人员必须严格掌握孵化规律,才能获得高孵化率。平箱孵化法,一般适合中小养鹑场,构造简单,容易制造和操作,箱高157厘米,长96厘米,宽 80厘米,用 5 X 5厘米木方做四周的支架,四周及门用两层纤维板,中间夹有玻璃纤维,起保温作用。平箱分上、下两层,上层为孵蛋室,下层为热源室,两层之间用0.3厘米厚铁板隔开,热源室留一火门,用木炭、煤油或500W电炉供热。在孵化室内放有温度计和放蛋筐及翻蛋架,孵化室应保持 20~24℃,相对温度 60~65%,以利提高孵化率。孵蛋第三天后,每天翻蛋两次,每次凉蛋几分钟,孵到11天后,进行验蛋,蛋是红色或黑色,光线不能透过,则是正常发育蛋。孵到15天后,将蛋放入雏蛋盘,一般经过17天孵化,受精蛋就发育成雏鹑,雏鹑出壳1~2小时绒毛已于,取出放入育雏室饲养。
最近,国内外多采用自制电孵器,其外壳和平箱孵化器,结构进行了改进,热源采用电源,用电炉丝加热,用电子继电器连接电接点温度计,自动控制温度,自制电孵器操作方便,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