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种植蔬菜的时候,为什么虫害特别少?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16 13:21:22
字号:

由于温室大棚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内部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小气候,由于温度高、湿度大,这样的温湿度条件是蔬菜反季节生产必要条件,也是各种病虫害发生、蔓延的重要条件,高温闷棚灭杀病虫害,不但高效、安全,而且操作简单、投入成本少,但在闷棚时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才能取得最佳闷棚效果。

大棚种植蔬菜的时候,为什么虫害特别少?

土壤消毒:土壤消毒,“绿亨9号”“速渡”各500-1000克,拌土均匀撒施后翻地。要清洁棚内地表,彻底消除病株残体、病果和杂草,集中销毁深埋,切断传播途径,防止再次传染病虫害。每亩使用氰氨化钙50公斤以上,均匀撒在土表进行翻耕,浇透水后覆盖地膜进行消毒20—30天。氰氨化钙具有腐蚀性,使用时要戴好橡胶手套,不要用手直接接触。

同科或者同类蔬菜不可连作:这类蔬菜一般会得相同的病虫害,所需要的养分也相似,为了阻断病原菌和自毒物质的积累,平衡土壤养分这类蔬菜不可连作,病原菌的习性。土传病害的病原菌主要在土壤里越冬(夏),依赖土壤腐殖质和残枝败叶残存物质生存,一般枯萎病病菌在土壤内可存活5~6年。

增施生物菌肥改善土壤环境:我们在增施有机肥的基础上,施用微生物菌肥,对改善土壤结构和提高养分的吸收具有良好的效果。利用微生物菌剂进行土壤处理,这个方法是目前最经济实用的方法,也是效果最好的,充分利用微生物菌剂的拮抗和寄生作用,挤占有害菌的生存空间,达到防治土传病害的目的,大量使用菌肥,起到改良土壤,以菌治菌,因地制宜的对待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蔬菜温室大棚内为什么比露地容易发生病虫害

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棚蔬菜作为反季节蔬菜的主要来源迅速发展起来,不过蔬菜病虫害问题也逐渐严重起来,这已逐渐影响了蔬菜种植户的经济利益。

种植大棚蔬菜的农民都知道大棚内湿度较高、光照较弱、昼夜温差大,非常利于病菌与害虫繁殖,同时受通风不畅、栽培品种单一、不注重轮作等因素的影响,再加上土壤盐渍化严重、有害气体浓度高等问题,大棚蔬菜的病虫害种类十分多样。

蔬菜大棚不仅经常会出现中毒、沤根、营养失衡等生理性病害,喜湿性病虫害、土传性病害以及小型害虫的病发率也较高。在大棚环境中,病原菌很容易侵入蔬菜体内并实现快速的繁殖与传播,特别是在冬、春季节蔬菜叶面结露后,病菌的侵染速度更是大大加快,极易蔓延成灾,而这也是大棚蔬菜病害传播速度快的主要原因。

在虫害方面,因大棚属于封闭环境,害虫基本不会受到风、雨等自然因素的影响,更不存在天敌的威胁,而温湿度适宜的环境又十分适合很多虫卵的孵化,这些都给害虫的迅速繁殖创造了有利条件。其次,较快的传播速度也使得大棚蔬菜病虫害具备了危害严重、为害时间长的特点。

大棚蔬菜的越冬期通常较短,有的甚至是没有越冬期,因此,蔬菜的育苗与栽培工作全年都处于连续的状态,这也就意味着病虫害寄主会连年存在。

其次,棚室内蔬菜病虫越冬期缩短或无越冬期,使得大棚蔬菜病虫害无论是初次侵染基数还是再侵染次数与害虫发生代数都较高。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大棚蔬菜的病虫害发生规律就显得十分复杂。

随着种植面积的自己扩大,大棚蔬菜的病虫害已经比较严重,而要想对大棚蔬菜病虫害进行有效防治,就必须要充分了解大棚蔬菜病虫害的特点,掌握各种病虫害防治手段并在实际种植中进行灵活应用。

1

蔬菜温室大棚内的高温、高湿环境有利于多种蔬菜作物发生霜霉病灰霉病、叶霉病、疫病、早疫病、晚疫病、白粉病等各种真菌性病害和青枯病、缘枯病、角斑病、叶枯病等多种细菌性病害的发生发展蔓延。绝大多数蔬菜病害,在露地环境条件下发生的少或发生的轻,而在温室大棚内就会逐年加重,成为主要病害。

2 有些在北方露地不能越冬或越冬成活率极低的害虫,如茶黄螨、烟粉虱、斑潜蝇、蓟马等在温室大棚内的环境条件下,冬季继续繁殖为害,并成为虫源基地,发展成为温室蔬菜的主要虫害。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nz/4_148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