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在生产过程中,每生产100kg的小麦籽粒约需要4kg左右的纯氮,1.5kg左右的磷(五氧化二磷),3.5kg左右的钾(氧化钾)。在施加肥料时,需要根据麦田的产量以及播种的时间做出相应的改变。
一、小麦需要什么含量的肥料
1、施肥类型
种植小麦需要施用含有氮磷钾的肥料,小麦在生产过程中,每生产100kg的小麦籽粒约需要4kg左右的纯氮,1.5kg左右的磷,3.5kg左右的钾。具体的施肥取决于麦田的产量以及播种时间。
2、施肥量和方法
(1)如果是正常播种时间的麦田,高产麦田(500kg/亩以上)每亩地需施加4m?的有机肥、14-17kg的纯氮、8-10kg的磷(五氧化二磷)、8-10kg的钾(氧化钾);施肥方法为氮肥30%底施、60%拔节期追施、10%于小麦孕穗期追施,钾肥70%底施、30%拔节期追施,磷肥全部底施。中产麦田(400kg/亩左右)每亩地需施加3.5m?的有机肥、12-15kg的纯氮、7-8kg的磷(五氧化二磷)、5-8kg的钾(氧化钾);施肥方法为氮肥40%底施、60%拔节期追施,钾肥70%底施、30%拔节期追施,磷肥全部底施。
(2)晚播麦田,高产麦田(500kg/亩以上)每亩地需施加3m?左右的有机肥、14-15kg的纯氮、8-9kg的磷(五氧化二磷)、6-7kg的钾(氧化钾),中产麦田(400kg/亩左右)每亩地需施加3m?左右的有机肥、12-14kg的纯氮、6-7kg的磷(五氧化二磷)、5-6kg的钾(氧化钾),施肥方法为氮肥40%-50%底施、50%-60%拔节期追施,磷、钾肥全部底施。
二、种小麦需要什么样的土壤
1、土壤的松紧度:土壤松紧适中,孔隙适合,具有较强的保水保肥能力。
2、土壤的酸碱度:土壤的ph值控制在6-7左右较好,适合小麦的生长。
3、土壤的肥力: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丰富且全面,特别是土壤中的腐殖酸以及胡敏酸,能够加快养分的转化,改善土壤结构。
4、土壤的深度:土壤厚度在40cm以上,土壤的活土层在25-40cm左右较好。
小麦施尿素最好。
开春后,小麦进入快速生长期,需要补充大量的养分,才能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求,追肥是补充养分最主要措施。尿素由于速溶性好,易吸收,见效快,在小麦生产上被广泛使用。
小麦高产底肥使用要充足,一方面能提高土壤的肥力,增强幼苗长势,提高分蘖能力,另一方面为小麦各个生长阶段提供养分。所以,底肥的配方使用尤为重要,在给小麦施肥时,最好选择在晴天的中午进行,有利于提高植株的吸收率,并且在施肥后,要向小麦浇灌一次水分,使其旺盛生长。
常见的尿素种类
1、普通尿素
又称碳酰胺,是指直接用二氧化碳和液氨进行化学反应生成的尿素,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之一,不添加任何物质。一般粒径在0.85到2.85毫米之间,粒度要求大于90%。这种尿素含氮量≥46.3%,为生理中性肥料,易溶于水,易吸收,见效快。但养分容易流失,利用率较低。
2、大颗粒尿素
大颗粒尿素是采用双转鼓流化床工艺,是利用小颗粒尿素成品做晶种制成。经过二次凝结而形成颗粒较大的尿素,和普通尿素相比,其表面光滑、颗粒均匀、不易结块。一般粒径2.8到4.75毫米之间,硬度比下颗粒尿素高,含氮量≥46.3%,也是一种生理中性肥料。
3、多肽尿素
多肽尿素是以多肽聚氨基酸为主要载体,含氮量≥46到46.4%,多肽聚氨基酸具有刺激和促进作物生长发育的作用,是一种功能性特效肥料,具有肥效提高,促进作物根系吸收养分,减少土壤养分流失等特点。减少肥料用量5%到10%,一般增产10%到30%。
4、缓释尿素
缓释尿素是在普通尿素生产过程中添加一定比例的脲酶抑制剂,对尿素的性质基本没有影响,含氮量≥46.3%,减少氮素的损失,从而提高肥效利用,延长肥效。一般持效期在80到120天。
5、控释尿素
控释尿素是在尿素表面包裹一层半透水性或不透水性物质,使养分通过包膜的微孔、缝隙慢慢释放出来,提高肥料利用率。主要有硫包膜尿素和树脂包膜尿素,含氮量有所降低,硫包膜尿素一般含氮量为36到37%,树脂包膜尿素氮含量在38到42%。持效期大大延长,肥效一般都在80到120天,利用率大大提高,一般利用率可提高10%到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