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蔬菜价格下降,在多变的市场中,如何应对价格浮动问题?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1 19:08:36
字号:

从过去的法律来看,蔬菜价格的涨跌主要与季节性和喜庆因素有关。蔬菜价格通常在春节前有所上涨。毕竟,节日期间蔬菜的消费量将大大增加。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一定数量的供应增加是正常的,但是价格不会非常可笑地上涨。

多种蔬菜价格下降,在多变的市场中,如何应对价格浮动问题?

这次蔬菜价格的上涨根本无法用季节和节日因素来解释。由于蔬菜价格飞涨,涨幅可谓吓人。据《环球时报》报道,住在北京的秦女士告诉记者,几个月前,超市里的白菜每斤只花几毛钱,但现在已经涨到了每斤两三元,白菜花了12元。 。

根据秦女士提供的信息,近几个月来,仅一种大白菜的零售额增长就远远超过了200%。可以看出,增加的幅度是惊人的。

是什么原因导致本轮蔬菜价格飙升?

主要有两个因素,一个是流行病,另一个是寒潮。其中,流行因素影响最大。

到了年底,当大家都认为今年将过一个好年头时,河北再次爆发了流行病,这使得防疫工作立即变得十分严峻。

你认为这结束了吗?就在昨天,黑龙江又增加了40例确诊病例。对于我国的防疫工作来说,情况甚至更糟。

正是由于这种病毒过于狡猾,全国各地的每个人都呼吁每个人当场庆祝新年,并尽量减少人员流动,这将有助于控制这一流行病的蔓延。

在这种流行病已经流行并处于封锁状态的地区,网民们一直在曝光高价菜肴的消息。尽管大多数地区的蔬菜价格不像河北石家庄那样夸张,但它们的价格也将大幅上涨。

另外,今年又经历了另一波寒潮,这使得蔬菜的生产,储运运输面临巨大挑战,价格也在上涨。据国家统计局市统计局高级统计师董丽娟称,受冷潮影响,新鲜食品的生产,储藏和运输成本分别同比增长了8.5%和3.5%。

现在,我们需要找出在蔬菜交易过程中谁真正控制了蔬菜的价格。

一般来说,蔬菜种植者是定价权最差的一方。蔬菜储备商对蔬菜的具体价格拥有最终决定权。 囤积蔬菜的商人会在成熟期买很多蔬菜,然后他们没有立即上交以赚钱,而是囤积了这些蔬菜。由于他们熟悉蔬菜价格的涨跌,因此当蔬菜价格上涨到最高点时,他们将通过出售获得最大的利润。

股东出售后,蔬菜将流入全国各个省市的蔬菜批发市场。此时,蔬菜批发商将使他们的利润率保持在非常低的水平,以赚取差价,而只能寻求快速进出,并赚取辛苦的钱。因此,此链接没有太大的定价权。

近来全国发生大范围寒潮天气,蔬菜价格情况如何?临近春节,蔬菜供应有保障吗?相关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冬春季节全国蔬菜供应有保障,预计节后全国菜价转入季节性下行通道。

近期蔬菜价格涨幅明显

“最近一段时间,全国蔬菜价格涨幅比较明显。”1月11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副所长孔繁涛研究员对记者说。

2021年1月份(截至1月10日数据),农业农村部监测的28种蔬菜全国平均批发价每公斤5.44元,环比上涨10.8%,同比上涨5.2%。分品种看,环比价格25种上涨,3种下跌,其中涨幅超过30%的有青椒(36.9%)、冬瓜(35.6%)、洋白菜(31.3%)。

孔繁涛告诉记者,2020年12月末和2021年1月初,全国发生大范围寒潮天气,给后期冬春蔬菜生产带来不利影响。这种低温和雨雪弱光条件极不利于北方设施蔬菜和南方露地蔬菜生产。蔬菜生长速度减缓,甚至发生冷害,产量减少,集中上市期将有所延迟,进而可能出现茬口衔接不畅情况,导致产地收购价格较往年偏高,部分品种价格涨幅偏大。

不过,寒潮天气只是导致蔬菜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发生寒潮天气之前的2020年12月份,农业农村部监测的28种蔬菜全国平均批发价每公斤4.91元,环比上涨9.6%,同比上涨7.7%。

“近期蔬菜价格上涨另一个主要原因是供应进入冬季模式,价格随着冬季生产、采收、运输成本增加而转入季节性上行区间。”农业农村部蔬菜市场分析预警团队首席分析师张晶说。

以北京市场冬季蔬菜供应为例,市场上销售的蔬菜主要分三部分:一部分来自北方地区大棚种植,即通常所说的设施蔬菜;一部分来自南方,即通常所说的南菜北运;一部分是冬储蔬菜。南方产区芹菜和另外一些小品种蔬菜,由于降温,生长速度放缓、产量跟不上,价格上涨明显。

2020年菜价整体偏高

实际上,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夏季洪涝灾害的影响,整个2020年菜价都整体偏高。

以椒类为例,青椒、尖椒价格已经连续5个月上涨。据监测,2020年青椒批发均价每公斤5.05元,同比上涨17.5%;尖椒批发均价每公斤5.57元,同比涨19.1%。从月度看,青椒价格从9月份的每公斤4.2元涨至2021年1月份的每公斤8.4元,累计上涨1倍。同期尖椒价格由每公斤5.1元涨至每公斤11.4元,累计上涨1.2倍。

张晶告诉记者,青椒、尖椒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在于种植面积下降,市场供应减少。2019年下半年青椒、尖椒价格低迷,南方产区椒类种植意愿下降,导致2020年种植面积缩减。2020年南方多个产区前期受旱情、台风影响,青椒、尖椒上市期推迟,加之入冬气温偏低,降温较早,南方冬春椒主产区广东、海南等地受强寒潮影响推迟上市。

目前山东、江苏青椒生长已进入尾期,而海南产区青椒上市时间较往年推迟了半个月,市场货源减少,推动价格上涨。因此,春节前,全国青椒、尖椒价格预计都将保持高位运行态势。

在北京新发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入冬后,云南生产的豆角类蔬菜包括架豆、扁豆、白豆角、油豆、豆王,由于种植面积扩大,供应充足,价格均出现程度不同的下降。不仅环比下降,年同比的降幅十分明显,有的已经降幅过半。云南豆角价格降幅较大,拉动广东产豆角价格同比下降。不仅南菜北运的部分品种价格降幅明显,在北方设施蔬菜中,黄瓜、西红柿由于种植面积扩大,价格年同比降幅也十分明显。冬储蔬菜中的河北大白菜,受山东白菜上市量增大的影响,价格有所回落;土豆由于秋季丰收,存量充足,价格稳中有降;生姜由于新姜大量上市,价格比2020年10月份降幅明显。

全国蔬菜播种面积保持稳定

全国蔬菜价格总体高位运行,再过不久就是春节了,供应有保障吗?

“2020年以来菜价整体偏高,蔬菜生产积极性相对较高,冬春蔬菜供应有保障。”张晶告诉记者,2019年全国蔬菜播种面积2078.64万公顷,2020年规模基本保持稳定。据中国蔬菜协会监测,1800个蔬菜信息监测点11—12月份新增播种面积同比均小幅增加。

此外,受夏秋不利天气影响,冬季部分南方产区蔬菜上市期推迟,如福建、浙江受旱情影响,菜花、莴笋上市期推迟,广东、海南受台风影响,椒类、瓜类、豆角类上市期有所推迟,虽然当前这些品种供给呈稳中偏紧态势,但对春节期间蔬菜保供提供了有力支撑。

“北京新发地市场蔬菜供应基本上已经恢复到常年同期水平,甚至还出现短时间供应超过常年同期的现象。有的蔬菜供应量增幅较大,有商户不得不降价促销,出现短时间亏损。总体上看,供应是充足的。”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统计部经理刘通说。

张晶表示,临近春节,采购备货需求旺盛,加之物流及人工费用上涨相对明显,预计后期菜价在一段时期内将继续保持季节性高位运行。不过,只要不发生大规模寒潮或冻害,春节后全国菜价将转入季节性下行通道。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news/1_973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