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入夏以来,我国大部分地区呈现出了持续的高温状态。
多地温度先后突破了历史纪录,像河南、陕西、甘肃、宁夏、陕西、山东、江苏等6月份的气温均达到了历史同期最高,即便有些地区下了雨,温度却也不见降低。
据国家气候中心发布消息,截至8月15日,本轮高温天气已经持续了有60多天。
而根据监测评估,自今年6月13日至今,区域性高温事件的综合强度已达到了1961年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的最强。
8月立秋后,北方部分地区的早晚总算有了一丝丝的秋意,但西南以及长江中下游地区仍然是“烧烤模式”,并且近期中央气象台还多次发布了高温红色预警。
持续的高温干旱,使人开始担忧两件事:
一是当前正值农作物的生长关键期,像玉米、大豆、水稻等正是产量的关键形成期,那么持续的高温会不会对农作物长势及产量产生影响呢?
二是高温干旱的天气对蔬菜会有哪些影响,进而是否会引发粮价及菜价的大幅上涨?
首先粮食方面,根据应急管理部消息,截至8月16日,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长江流域6省约有78.3万人次因旱灾需要生活救助,而农作物的受灾面积达到了1764万亩,根据农业农村部此前的数据显示,今年秋粮的种植面积超过13亿亩。
目前南方的水稻进入了成长的关键期,对温度及水分比较敏感,而高温叠加干旱可能会影响后期的结实率,对部分秋粮产量形成威胁。
而大家更为收藏玉米。
南方部分地区因持续的高温干旱,玉米有减产的迹象,不过春玉米总体占比不大,玉米的主要产量还要看东北。
东北玉米产量约占到全国玉米产量的4成以上,与南方的高温干旱不同,东北面临的是湿涝。
6月份以来,东北暴雨不断,辽宁、吉林部分地区的低洼地带内涝比较严重,可能会使玉米减产及上市延迟。
再来看蔬菜方面,我国蔬菜种植主要是两大区域,一个是以河南、湖北、湖南为代表的中南地区,另一个则是以山东为代表的华东地区。
而从产量上来看,山东是我国的蔬菜大省,其蔬菜产量一直稳居全国第一,约占到全国蔬菜总产量的12%;其次是河南,蔬菜产量约占到全国蔬菜总产量的10%左右。
但可以看出,我国蔬菜种植大部分位于南方地区,因此高温干旱的天气对蔬菜生长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自小暑后,南方多地气温持续上升,武汉等地区受影响较大。
一方面是影响了叶菜的生长,由于气温过高,蔬菜生长速度变慢;另一方面则影响运输,高温作业下也增加了运输难度,因此菜价也出现了上涨。
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8月12日至8月18日这一周,全国286家产销地批发市场19种蔬菜的平均价格为3.96元/公斤,无论是环比还是同比略有上涨。
那么,随着高温的持续,会引发粮价及菜价的大幅上涨吗?
对于这个担忧,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表示,从整体来看,受灾区域的占比还是比较小的,对于秋粮整体丰收影响有限,蔬菜也影响有限。
一方面,水稻是我国第一大口粮,不仅产量高,而且库存也高,即便有部分地区出现减产,对整体市场影响较小。
而未来玉米的收藏重点则是新玉米延迟上市后,可能会对市场情绪有一些影响,进而产生一些波动。
另一方面,我国蔬菜有着明显的季节性需求,“南菜北运”的需求旺季是在每年的冬春季节,距离当前还有一段时间,并且蔬菜的生长周期比较短,后续随着气温下降,蔬菜生长速度恢复,这个节奏很快就会调整过来。
此外,8月以来,国家针对受灾地区多次部署,下发农业生产救灾资金,以及派出多个工作组及小分队赴秋粮重点省和受高温干旱影响重点地区,指导推进抗灾保丰收关键措施落实,以减轻极端天气对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
经过两年多的“保供稳价”,市场的供需平衡已基本恢复,而我国在“保供稳价”方面也有了更多的经验,因此粮价、菜价可能呈现阶段性的小幅波动,但是大涨的几率很小了。
蔬菜价格持续上涨的原因
蔬菜价格持续上涨的原因。 最近蔬菜价格涨得比较厉害,其中叶菜类和茄果类蔬菜涨幅较大。面对当前的蔬菜价格,很多居民在超市到处看,就是买不下手,蔬菜价格持续上涨的原因。
蔬菜价格持续上涨的原因1菜比肉贵?透视近期蔬菜涨价背后
“不少菜比肉还贵”,这是国庆节后很多消费者的感受。
记者近日走访蔬菜产地、批发市场、商超等多地发现,受汛情、季节性因素等多重影响,菠菜、黄瓜等蔬菜“身价”上涨,未来蔬菜价格或将继续走高。
“菜篮子”有点沉 商家减少备货
“一斤涨到了12元,这价搁以前能买3斤了!”在北京市朝阳区一家社区果蔬超市,附近居民徐女士本想买些菠菜清炒,但看到价签后就放弃了。
长黄瓜7.9元一斤、生菜9.8元一斤、油麦菜9.5元一斤……记者在这家果蔬超市看到,家常蔬菜价格大幅上涨,和9月相比,“身价”基本翻番。
“菠菜太贵了!批发价超过10元一斤,最近几天没敢上货。”超市销售人员曾女士说,部分蔬菜售价高没人买,损耗大,都已经减少备货。
根据农业农村部监测,10月8日至15日当周,黄瓜、菠菜、白萝卜、洋白菜等蔬菜价格均有上涨,其中黄瓜、菠菜环比涨幅较高,分别达到28.2%、21.3%,同比分别上涨87.7%、42.0%。
此外,从北京新发地市场近期的价格走势图来看,进入10月份以后,蔬菜价格呈现连续上涨态势,其中菠菜等绿叶菜涨势迅猛。
“采购价涨了,但销售价没法涨,不然就卖不出去。”在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前来采购菠菜的餐饮商张先生说,菜价成本主要靠内部消化,保持价格相对稳定才能留住顾客。
批发商收不上货 种植户收益多与往年持平
不只是消费者的'“菜篮子”拎得沉,对很多蔬菜批发商而言,从他们在地头收菜时,菜价就已经涨上来了。
在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有着7年蔬菜批发经验的许先生坦言,“跟平常2元多一斤的收购价相比,现在菠菜收购价涨到6元一斤,还从未见过。”
从9月19日当周开始,有着中国蔬菜价格晴雨表之称的寿光蔬菜价格指数的周指数已经连涨四周,其中叶菜类和茄果类蔬菜涨幅较大。
“菠菜产量有限,即使抬高收购价,也收不上来多少。”许先生说,往常2天就能收一车,现在至少要3到4天。
王春是寿光农产品物流园一级批发商。他说,优质菠菜收购价在5元到8.5元一斤,去年同期收购价格是2元一斤,即使翻了几倍,批发商也在抢购,“货源实在太少了,能抢到多少就收多少”。
记者了解到,受连续降雨影响,多数种植户蔬菜产量不如往年,但菜价较高,总体来看,收益与往年持平。
“往年,5亩地到现在能出4万到5万斤黄瓜,今年受阴雨天气影响,才出了2万斤黄瓜,但卖的价格高了一倍多,总体收益与去年持平。”寿光黄瓜种植户赵玉前说。
季节性、雨水等多重因素导致菜价上涨
业内人士分析,目前正处于“青黄不接”之时,夏季蔬菜上市基本结束,秋冬蔬菜少量上市,再加上今年降温快、雨水多,主要产区蔬菜生长缓慢,部分地区蔬菜被雨水淹后减产,市场供应量减少,造成菜价明显上涨。
寿光农产品物流园蔬菜价格分析员何晓杰说,随着天气日渐转凉,北方产区蔬菜稳步退市,西红柿、有机花菜等蔬菜供应紧张,促使价格上扬。
“受9月中下旬以来北方蔬菜产区连续降雨影响,蔬菜生产力尚未恢复,一些地方的蔬菜因为被雨水浸泡出现烂根、烂心损伤,产量明显下降。”何晓杰说。
北京新发地市场统计部负责人刘通分析,以北京市场的菠菜为例,受连续降雨影响,山东聊城露地生产的菠菜被浸泡,没法及时安排农户补种,只能靠后续大棚生产来保障供应,但是大棚生产的菠菜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上市。目前,只有辽宁等地少量大棚菠菜可以上市,供应大幅减少,导致菜价高涨。
此外,今年以来,种子、化肥、农药等价格上涨,拉高蔬菜种植成本;油价持续上行,9月份,汽油和柴油价格分别上涨23.4%、25.7%,带动运输费用增加等,也助推菜价上涨。
菜价易涨难跌或助推10月CPI上涨
从蔬菜供给基本面来看,据农业农村部统计,全国在田蔬菜面积1亿亩左右,同比持平略增,保持供需平衡有较好支撑。
“后续随着蔬菜生产恢复,一些推迟上市的蔬菜集中上市,部分品种价格也可能回落,但连续降雨已影响到部分地方秋冬茬蔬菜定植,可能出现茬口衔接不畅等情况,预计冬季蔬菜价格整体偏高。”中国农科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员张晶说。
何晓杰分析,目前蔬菜市场需求走强,如北方客户积极进场,以及国庆节后学校开学、单位开工,食堂需求增强。此外,山西等地受强降雨影响,蔬菜自供能力不足,采购商需求放大,走货畅快,短期内价格易涨难跌。
不少蔬菜批发商预测,随着天气转晴,蔬菜运输恢复正常,菜价将有所回落,但仍高于往年正常价格。
值得注意的是,10月以来蔬菜价格快速攀升,或将带动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食品数据回升。保持消费市场供需平稳、价格稳定,面临一定压力。
为加大对北京市场蔬菜供应,稳定蔬菜价格,北京新发地市场组织全国300万亩自有种植基地及商户加大蔬菜进京调配力度、开发新货源。
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唐珂说,下一步,将会同有关部门落实好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畅通物资下乡进村和农产品出村进城通道;加强市场信息监测预警,及时发布价格和供求信息;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抓好秋季蔬菜生产,切实保障“菜篮子”产品生产供给。
蔬菜价格持续上涨的原因2最近蔬菜价格涨得比较厉害,据农业农村部10月22日监测数据显示,重点监测的28种蔬菜平均价格5.68元/公斤,比前一天上涨2.7%,其中涨幅较大的洋白菜、青椒、豆角的涨幅分别为9.6%、6.1%、5.3%。央广网报道,西兰花8元/斤,菠菜15元/斤,菲菜花高达18元一斤,比肉价还贵。
在黑龙江绥棱本地,一个18线小县城,近日蔬菜价格也是涨得不像话,旱黄瓜7元/斤,水黄瓜6元/斤,豆角7元/斤,茄子4元/斤,大葱也涨到了2元/斤。昨天有网友爆料,某地菠菜价格高达24元一斤,7两多菠菜18块钱,真的有点不像话了。北京某超市蔬菜价格也涨幅较大,部分品种甚至翻倍,黄瓜7.9元/斤,油麦菜9.5元/斤……
面对当前的蔬菜价格,很多居民在超市到处看,就是买不下手,或者转了一圈之后,只能买一些土豆、白菜、豆芽等价格相对稳定的低价蔬菜。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蔬菜价格大幅上涨呢?这也许是很多人都想了解的,据业内人士分析,主要是四个因素:
一是季节性因素。目前正是深秋季节,蔬菜供应进入偏紧季季,目前蔬菜主要来源主要专门从事蔬菜生产的农户或企业,而北方地区乡村露地栽培蔬菜已经结束生产,供给上有所下降。
二是天气因素。最近一段时间,山东等一些蔬菜产区降水偏多,再加上北方地区大幅降温,雨雪较多,对蔬菜生产带来影响,给菜价带来波动。
三是运费上涨因素。一方面由于成品油价格连续大涨,多地95号汽油超过了8元/升大关,部分地区零号柴油已经突破7元/升,导致蔬菜运输费用增加。另一方面,受近期陕甘宁等地疫情影响,对蔬菜运输也有一些影响,导致局地菜价上涨。
四是生产成本上升的因素。2021年初以来,化肥价格大涨,柴油、农药等也持续上涨,导致蔬菜生产成本比往年有所上升,也推升了蔬菜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