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蒂芬?金的《肖申克的救赎》在美国可谓是家喻户晓,英国作家克莱夫?巴克这样说道:
“每个美国家庭都拥有两本书——一本是《圣经》,另一本就是斯蒂芬?金的《肖申克的救赎》。”
这部与《圣经》相匹敌的经典之作的特点在于,它用一所监狱、一个励志故事便诠释了生活中的困境与希望。
主人公杜佛尼?安迪是一家大银行信托部的副总裁,年纪轻轻就做到这个位置的安迪前途一片光明,但出轨的妻子让安迪陷入人生中最长的噩梦之中。
无辜的安迪被急于竞选公职的检察官判为有罪,随后进入泯灭人性的肖申克监狱。
1.面对困境,要保持内心平静
刚进入监狱的安迪保持着一副副总裁的外貌,雷德对他这样描述:
“他属于五短身材,长得白白净净,双手小而灵巧。他戴了一副金边眼睛,指甲永远剪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
安迪干净、瘦弱的样子很快就被监狱里的“姐妹”盯上。
监狱这个没有异性的小型社会,为了满足性的需求,许多犯人选择了“转变”性倾向,最终成为了这群“姐妹”。
面对“姐妹”的粗暴对待、人格侮辱,安迪没有束手就擒,而是奋力抵抗。
在其中一个“姐妹”准备强暴他时,安迪带着惯有笑容强硬地说:“如果你把任何东西塞进我的嘴里,你就会失去那个东西。”
或许是安迪强硬的态度吓到了“姐妹”,又或许是安迪买通的狱警打怕了“姐妹”,之后“姐妹”很少再找安迪的麻烦。
逐渐与安迪相熟的雷德在安迪的身上发现了一种气质,这是在其他犯人身上看不到的一种气质,这种气质甚至让雷德都受到了影响。
“我告诉你,安迪有一种大多数犯人所缺乏的特质,那是一种内心的平静,甚至是一种坚定不移的信念,认为漫长的噩梦终有一天会结束。”
没错,只有时刻保持“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强大内心,才能在困难来临时岿然不倒。
2.实现个人价值,闪耀光芒
无辜的安迪被送进监狱后并没有浪费时间,而是抓住每一个可以展现自己的机会。
一九五零年的监狱准备翻修车牌工厂的屋顶,这是一件让所有犯人兴奋的工作,安迪幸运地被选中。
在工作途中,狱警哈力大声抱怨着美国的税收制度,正在工作的安迪放下工具走了过去。
安迪的举动让犯人和狱警全都紧张起来,因为他们都知道安迪的行为很可能会让他丧命。
“你信得过你太太吗?”安迪轻声问道。
暴怒的哈力抓住安迪的衣领准备将他推下屋顶,对生命的威胁没有让安迪失去冷静,他镇静地说出可以帮助哈力合法避税的方法。
安迪“鲁莽’的行为让其他一起工作犯人得到三瓶啤酒的奖励,安迪自己也赢得了发光发热的机会。
安迪精通金融的能力被监狱的理解典狱长发现、利用,安迪也借此从普通犯人变成监狱图书馆管理员、历任典狱长的专用避税师。
在如今这个竞争激烈的世界,个人价值才是生存的根本,只有让他人看到自己的价值,才能得到发展壮大的宝贵机会。
3.预先规划,“预约成功”
安迪在越狱成功之前与雷德的一次对话中说道:
“陷入困境时,人的反应其实只有两种:第一种人总是怀抱最乐观的期望,另一种人做了最坏的打算,因为他知道只要为最坏的结果预先做了准备,那么抱着乐观的期望就没关系。”
是的,安迪做了第二种人,对最坏的结果做了准备。
在进入监狱前,安迪卖掉了所有股票,并将钱转到一个虚假的账户中,这个账户的主人在外面的世界按时缴税,做一个合格的公民,为安迪铺设安全的后路。
终于,在一九七五年,进入肖申克监狱的二十七年后安迪越狱成功,坚韧不拔的决心、不停歇的努力为安迪的越狱做出巨大的贡献。
安迪越狱后没有人知道他去了哪里,唯独知道安迪内心向往的雷德知道他去了哪里,也知道他在做些什么。
“我当然记得那个小镇的名字,齐华坦尼荷,这名字太美了,令人忘不了。”
5.关不住的鸟儿,迟早会离开
《肖申克的救赎》能够与《圣经》相提并论的魅力,只有真正对他有所感触的人才能体会到。那是只有自由人才能体会到的兴奋。
它将一个被生活困住的人对自由、希望的向往描写得淋漓尽致,正如安迪越狱成功之后写给雷德的那封信一样。
“记住,希望是个好东西,也许是世间最好的东西,好东西永远不会消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