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丘大葱,因产于济南章丘而得名,是山东省著名特产之一。章丘大葱 “名”“特”“优”三字兼备,被誉为“葱中之王”。主要品种为“大梧桐”,其特点是:辣味稍淡,微露清甜,脆嫩可口,葱白很大,适易久藏。
章丘大葱历史悠久。章丘大葱的原始品种于公元前681年由中国西北传入齐鲁大地,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早在公元一五五二年,其葱就被明世宗御封为“葱中之王”。明代,在女郎山西麓一带(今乔家、马家、石家、高家村等地)栽培已很普遍。章丘大葱有高、长、脆、甜的突出特点。高:章丘大葱的植株高大魁伟,是当今国内外所有大葱品种的佼佼者,故有“葱王”之称。长:章丘大葱的葱白很长、很直,一般50~60厘米,最长80厘米左右,备受人们喜爱。脆:章丘大葱质地脆嫩,味美无比。甜:章丘大葱的葱白,甘芳可口,很少辛辣,最宜生食,熟食也佳。
章丘大葱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根据北京食品研究所化验分析:每100克大梧桐产品中,含有维生素A 0.05毫克,维生素C 20.2毫克,蛋白质2.4克,脂肪0.3克,总糖8.6克,碳水化合物9.8克,钙4.6毫克,磷39毫克,铁0.1毫克,多种氨基酸0.0298毫克。如果用与前中央卫生研究院营养系测定的《食物分析表》中众所周知的营养丰富的番茄相比,则章丘大葱的维生素B1比番茄多185.7%,B2多233.3%,维生素C多94.2%,蛋白质多328.5%,脂肪多7.1%,粗纤维多84.2%,磷多30%。
章丘大葱有特殊的香味和辛辣味:常食大葱,不但能增进食欲,并有一定医疗效果。葱白肥大、细嫩,于淡辣中略带清甜,耐久藏。生吃、凉拌最佳,炒食、调味、配锅亦好,堪称葱中珍品。为山东人最喜爱的常备蔬菜之一。大葱蘸酱就面饼,是地道的山东风味,尤为广大群众所喜食。大葱又是某些山东名菜的主要作料;烤鸭、红烧肘子、油炸大肠等,都以大葱调味;葱烧海参、葱烧蹄筋、葱烧肉、葱扒鱼唇等名菜,则以章丘大葱为主料;还有葱油泥、葱椒泥、葱油、葱椒绍酒等用葱制成的调味品。人们常说,“如言山东菜,菜菜不离葱”。
章丘大葱属耐寒性蔬菜,在-20℃上下都能生长,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但要获得优质高产,理想土壤是富含有机质的粘性土壤。忌连作,常与小麦或非鲜茎类蔬菜轮作。1999年7月,“章丘大葱”商标注册成功,成为中国蔬菜类第一件原产地证明商标。
工业二路。章丘最大农贸市场位于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工业二路东。名字叫李家埠农贸市场,该市场主要销售水果蔬菜、海鲜肉禽、粮油酱醋、豆制品、熟食、调味品及各种土特产等农产品和食品,其中蔬菜产品占比最大。有想买菜的可凭借48小时阴性核酸检测报告进入该市场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