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四季分明,春暖多变、夏雨集中、秋高气爽、冬季寒冷,主要是以种植生黄红麻、水稻、梨、苹果、油茶等农作物为主。
一:生黄红麻
黄红麻是红麻的一个品种,我国各地有悠久的栽培历史,黄红麻具有杆高、杆大、麻皮厚、纤维韧、耐拉力强的特点,是麻纺工业的优质原料。同时又是造纸、医药工业的优质原料,还可以以黄红麻籽油为原料,生产亚油酸(酯)和生物柴油。红麻纤维银白色,有光泽,吸湿散水快。适于织麻袋、麻布、麻地毯和绳索。带皮麻秆可作造纸原料,剥皮后的麻骨用于烧制活性炭和制纤维板,叶可作牲畜饲料。
二:油菜
油菜是喜冷凉,抗寒力较强的作物。根系较发达,主根入土深,支、细根多,要求土层深厚、结构良好、有机质丰富,既保肥保水、又疏松通气的壤质土,在弱酸或中性土壤中,更有利于增加产量,提高菜籽含油率。油菜质地脆嫩,略有苦味,含有多种营养素,富含维生素C。其种子含油量达35~50%,可榨油,其菜籽油含有丰富的脂肪酸和多种维生素,营养价值高。不但是良好的食用植物油,而且在工业上也有广泛的用途。据专家测定,油菜中含多种营养素,所含的维生素C比大白菜高1倍多。能活血化瘀、解毒消肿、宽肠通便功效、强身健体。主治游风丹毒、习惯性便秘、老年人缺钙等病症。
三:砀山酥梨
砀山酥梨是我国果品中的名产。它以果实硕大、黄亮美色、皮薄多汁、肉多核小、甘甜酥脆等特点,驰名海内外。砀山酥梨生、熟食俱佳,老少皆宜。生食可清六腑之热,熟食可滋五脏之阴,更兼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数百年来受到各阶层人士的青睐。《本草纲目》第三十卷有详实的记载,临床也证明:砀山酥梨有止渴、生津、祛热消暑、化痰润肺、止咳平喘、滋阴降火、凉心解毒等功效,被历代中医称之为果中甘露子,药中圣醍醐。
四:苹果
苹果树是喜低温干燥的温带果树,要求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土壤对苹果的生长、产量、质量的好坏影响很大。主要因素是土层、土壤通气、土质。总之,苹果需要土壤深厚、排水良好、含丰富有机质、微酸性到微碱性。砀山县地处黄河故道两岸,属暖温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苹果生长环境得天独厚,这里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果实积累糖分,流经千年的黄河故道给这里的土地带来了丰富的养分,沙性土壤更适宜苹果生长,乃苹果的绝佳产地。主要品种有:红富士、新红星、嘎啦、乔纳金等,果品以个大香甜、皮薄爽脆、肉厚核小所著称,远销全国各地和东南亚等市场。除苹果外砀山还盛产酥梨、黄桃、油桃、西瓜、甜瓜等瓜果,有中国瓜果之乡的美誉。
安徽省的主要农作物有哪些?经济作物有哪些?
一.春季作物:(2~4月为春季,余类推。)
1.花生(4——10月)花生宜气候温暖,生长季节较长,雨量适中的沙质土地区;
2. 棉花;(4——9月)棉花的分布主要是五大商品棉基地。春种秋收。
3.冬前育苗,早春移栽:彩色甜辣椒、观赏型彩色小辣椒、圣女果番茄
4. 水稻:南方:4——7月 7——10、11月(双季)双季稻中,早稻是春种夏收(一般是5。1前插完秧苗,8。1前抢收早稻,抢插晚稻,故将7月下旬至8月上旬这段时间称为双抢),晚稻是夏种秋收(11月初收完)。
5. 大豆:主产区在东北平原。
二.夏季作物:(5~7月份)主要是早稻及早中稻;夏季油料主要品种为花生和芝麻;夏季蔬菜。
三、 秋季作物:
1. 小麦:冬小麦
冬小麦主要分布在华北及其以南的地区, 9、10月份播种,次年4、5月份收割(主要在长城以南);秋种夏收。
2. 油菜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种植和收获季节大致与冬小麦一致。(长江中下游地区有一农谚:“寒露油菜籽,霜降种小麦”,说的是当地一般在寒露时种油菜,霜降时种小麦。它们一般在端午前后收获,北方地区收获季节要晚些。故称夏收作物)
3.甜菜:(5——9月)
四.冬季作物:(11~1月)
1.大麦(优质大麦);
2.蚕豆(优质蚕豆、鲜销蚕豆);适播期10月中下旬至11月上旬;
3.豌豆(鲜销豌豆);一般在11月上中旬播种;
4.冬种马铃薯,辣椒,番茄,瓜类、豆类和叶菜类等蔬菜品种。
5.其它:油菜:有的品种在12月份种植,——次年5月收获;
6.花卉;青饲料,绿肥。
扩展资料:
一年四季的划分
四季是温带和副热带地区春、夏、秋、冬的总称。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就是地球上的一年,而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不同的位置时所接受到的太阳光热量是不一样的,这种光热变化上的差异就造成了地球上寒暑交替的季节变化。
我国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即常说的“四立”)为四季的开始,也有的以农历1月—3月为春,4月—6月为夏,7月—9月为秋,10月—12月为冬。近代使用公历后,一般常以公历3月—5月为春季,6月—8月为夏季,9月—11月为秋季,12月—2月为冬季。
我国在气候上也有以候温作为划分四季标准的,候平均气温大于22℃为夏,小于10℃为冬,在10℃~22℃之间为春秋。由于各地气候不同,因此四季的长短也不一样。这样划分的四季,能较好地代表当地的实际季节寒暖状况。采用这种划分方法,发现了许多有冬无夏,有夏无冬,四季皆春或四季不全的地方。
百度百科—安徽
安徽主要农作物有:粮食种植、油料种植、棉花种植、蔬菜种植。经济作物生猪养殖,鸡、羊、牛养殖,稻渔综合种养。
1、2018年,全年粮食种植面积7316.3千公顷,比上年减少5.5千公顷。
2、油料种植面积520.2千公顷,增加1.9千公顷。棉花种植面积86.3千公顷,减少1.8千公顷。
3、蔬菜种植面积652.2千公顷,增加24千公顷。稻渔综合种养面积160万亩,增长77.8%。
4、全年粮食产量4007.3万吨,比上年减产12.5万吨,下降0.3%。其中,夏粮1607.5万吨,减产37.2万吨,下降2.3%,秋粮2287.1万吨,增产38.5万吨,增长1.7%。
油料产量158万吨,增长2.2%。棉花产量8.9万吨,增长2.9%? 。
5、2018年末全省生猪存栏1356.3万头,比上年下降4.3%,全年生猪出栏2837.4万头,增长0.3%。肉类总产量421.7万吨,增长1.6%。
6、其中猪牛羊肉产量269.7万吨,增长0.9%,禽蛋产量158.3万吨,增长2.3%,牛奶产量30.8万吨,增长3.2%。
扩展资料
1、安徽是中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能源、原材料和加工制造业基地,汽车、机械、家电、化工、电子、农产品加工等行业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
2、2018年,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GDP)30006.8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0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638.01亿元,增长3.2%。
第二产业增加值13842.09亿元,增长8.5%。
第三产业增加值13526.72亿元,增长8.6%。
3、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9.6:47.5:42.9调整为8.8:46.1:45.1,其中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38.9%,服务业增加值占比与全国差距由上年的9个百分点缩小到7.1个百分点。
4、全员劳动生产率68484元/人,比上年增加6654元/人。人均GDP47712元(折合7210美元),比上年增加4311元。
百度百科-安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