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家冲村,位于妈姑镇西面1公里处,在326国道旁,平均海拔1980米,平均气温19度,无霜期230天左右,行政区域面积10公里,耕地面积539亩,居住着汉、彝、回3种民族,,有矿产资源煤,主要产业是农业。
地理环境:何家冲村地处妈姑镇1公里,西面326国道边,六何冲上面四面环山,是威宁、赫章的必经之路,村办公室有400平方米。
组织建设:本村建立党支部,村民委员会各一个,辖3个村民组(马路脚组、黄泥破组、冲子组),总人口1018人,总户数268人,有少数民族彝、回族。
经济收入:常年工业化,土地退化,主要经济来源是靠外出务工为主要。
主要产矿:有量大质优的烟煤、石灰石。
自然生态:耕地面积539亩,主要农产品有玉米、马铃薯、退耕还林地782亩,经济林(核桃)有1000亩。
--人口总数:1018人农业人口:1018人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10.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39.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彝,回发展口号:
--所辖村:冲子Zu,马路脚,黄泥坡生产总值:5.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业名特产品:玉米,马铃薯办公所在地:赫章县妈姑镇何家冲村
--自然条件:海拔1980米,东经104.33.210,北纬26.58.470资源:烟煤
何家冲村与水塘村、新厂村、鱼塘村、老厂村、莲花村、寨子村、天桥村、小水井村、团结村、火乐冲村、桃源村、和平村、平原村、马鞍山村相邻。
何家冲村附近有赫章阿西里西韭菜坪旅游景区、赫章国家级森林公园、可乐遗址(可乐古夜郎遗址)等旅游景点,有赫章核桃、赫章半夏、赫章黑马羊、毕节可乐猪、赫章天麻等特产。
总溪河樱桃花
农民讲师罗飞扬指导工人进行苎麻产品加工
金沙回沙酒生产车间
织金猫场川硐村村民对皂角精进行拣选分级
赫章县朱明乡农业特色经济产业园分拣辣椒
织金县砂锅街李顺槐在做砂锅
织金金龙铁皮石斛种植基地的产品
大方天麻仿野生种植基地的村民在分拣天麻种
金沙县岚头镇茶农采茶忙
提到毕节,目前“最火”的当数成贵高铁通车,这是“洋气”的。然而此行,我要带你了解的是毕节老字号的“土特产”。
冬日的傍晚,寒气袭来,在黔西鸭池河边找一户农家,开启我们的“旅行”。
穿过一条水泥小道,推开一栋黔西北老式居民房耳间的门,煤火燃得正旺,几位前来“摆寨”的老者围在回风炉旁喝“转转酒”,如果你刚好也能整二两,话匣子也就打开了。
喝“转转酒”的器皿一般是大土碗,酒要用土药酿制的小缸酒,俗称“苞谷烧”。主人倒上满满的一大碗酒后,先试喝一小口才把碗递给远道而来的客人。
一巡酒过,人与人的距离瞬间拉近,心暖暖的。酒过三巡,白酒落肚辣味十足,待酒劲也上来了,摆龙门阵的架势也就此拉开。“谈天说地、道古论今”,提到乡土的毕节,不管是吃的穿的用的,大家都可以信口地说出一堆来:“荞酥荞面荞疙瘩,豆干豆棒豆豉粑,火腿苹果罐罐茶,蜡染刺绣农民画……”那种想表达自己掌故太多的欲望,似乎人人都有“舌战群儒”的潜质。
酒是引发谈资最好的催化剂,酒足自然就兴高。热情好客的毕节人历来都认为“无酒不成席”,就算不开席,来了客人也是要喝些酒的。因为这个庞大的“市场”,毕节自然而然地培育出了一堆酒品牌。那种歌颂酒的文化,单凭在倒天河畔与酒伴生的,说出来也会让李白、苏东坡这样的酒仙迷恋和驻足,随便扯出一副对联便是:
酒涌倒天水,幽香袭人,令天下醉翁心醉;
月映龙潭泉,清波弄玉,教世间陶令神陶。
“金沙回沙”、“毕节大曲”算是传统品牌,苗家水花酒、彝家咂酒的特色酒文化经常被诗人写在诗歌里。当下,威宁天星米酒、赫章阿穴白酒、百里杜鹃洞藏酒、黔西刺梨酒等酒品牌也有很好的发展势头。
除了具备产酒的天然优势,毕节高山云雾,自然条件得天独厚,产茶历史也十分悠久,茶文化丰富多彩,同样好茶集聚。“中国贡茶之乡”“中国高山生态有机茶之乡”“中国古茶树之乡”等“国字号”名牌下,“清池贡茶”“海马贡茶”“太极古茶”“乌撒烤茶”“纳雍高山茶”等茶品牌百花齐放。种茶、采茶、制茶、斗茶,茶种在山上,山插在云中,茶与山的美妙结合,山与人的和谐共生,实在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意境。
几个喝得“二麻二麻”的老者,谈起茶头头是道,平时泡茶却不苛刻。杯子里放入茶叶,取刚烧开的水冲泡,茶叶渐渐舒展,清新的茶香四处弥漫,每个人都把茶杯捧在手里。“酒倒满,大口喝,共饮共享;茶八分,需细品,个中滋味”,说的也是茶文化。
告别了鸭池河畔,我们继续前行。清晨,站在大方巍巍的九龙山上,远处的公鸡山和母鸡山耸入云端,其他秀美山川在薄雾中若隐若现。九龙山是当年奢香夫人的狩猎之地,向外延伸,连接着百里杜鹃与油杉河。山上盛产天麻和生漆(当地也叫“土漆”)。大方由此便拥有“中国天麻之乡”的美誉,天麻制品极佳。大方漆器名气很大,是与贵州茅台酒、贵州玉屏箫笛齐名的“贵州三宝”。
大方漆器已有600余年历史,其漆制品采用牛、羊等皮革和棉、麻、绸、木等做胎,用当地的优质土漆作原料,明洪武年间就形成了一整套以皮胎漆器为主的漆器制作工艺。
胎常用木,漆只能取于木。割漆、调漆、用漆,每一环节都需要产生技艺精湛的工匠。一个漆器工艺复杂,需经过无数匠人分工协作方能完成。比如,在漆器上绘画就是一个技术含量很高的艺术,而大方又刚好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加上大方农民画这朵民间现代绘画艺术奇葩,二者可谓珠联璧合,大放异彩,深受国内外消费者及收藏人士的青睐。
毕节的山水,养育了倔强、坚韧、包容的毕节人,也培育了许多技艺高超的手艺人,他们对工作兢兢业业,怀揣着“天干饿不死手艺人”的自豪感,将生活变得冷静而富有美感和温度。手艺人不骄不躁、不慌不忙,他们对艺术全情投入,上下求索,创造出了许多优秀的毕节工艺品。
被誉为“指尖芭蕾”的苗族刺绣,有“穿在身上的历史”美誉的苗族彝族服饰,让石头“72变”的织金石雕,历经沧桑传承至今的织金砂锅,犹如“一场戏剧在画中上演”的黔西剪纸,“”构想的七星关菌画……在乌蒙大地装点出一幅幅活色生香的绝美图画!
毕节民间手工艺品,就地取材,品种繁多,如竹编、草编,刺绣、蜡染,石雕、木雕,剪纸、服饰及民间玩具等一应俱全,值得细细的品味和观赏。
行程还没过半,不知不觉我们已经穿越了小半个毕节,来到了乌蒙山深处。
一向低调的毕节,得益于大自然 厚爱,被馈赠了万里挑一的好山好水。淳朴的毕节人民也深感上天的眷顾,竭力保全生态,保护环境,努力贯彻“新发展理念”,辛勤劳作,艰苦创业,孕育了一批绿色、有机、生态的“山珍”农特产品。
七星关椪柑、烧鸡、熏腊肉,大方皱椒、杜仲、豆制品,黔西黄粑、糍粑、刺梨汁,织金发粑、竹荪、皂角精,纳雍樱桃、茶叶、滚山鸡,威宁火腿、苹果、马铃薯,赫章核桃、半夏、可乐猪,金沙贡茶、水产、槽辣椒,百里杜鹃蕨菜、天麻、金银花,金海湖梨子、蜂蜜、菜籽油……
毕节,有着品质优良的特产,威宁洋芋、织金竹荪、赫章可乐猪、纳雍玛瑙红、黔西黄粑等远近闻名。对于初到毕节的游客,一下子想记住那么多农特产品品牌是不可能的。近年来,经毕节市委、市政府进行战略升级后,“乌蒙山宝·毕节珍好”强势亮相,贵州省第一个市级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扬帆起航。
“乌蒙山宝.毕节珍好”区域公共品牌,覆盖了毕节各县区的区域农特产品,包括了粮油、蔬菜、辣椒、茶叶、畜禽水产、经果、中药材等类型农特产品。除了来毕节旅游时选购,平时也可以通过电商平台下单。
当下,毕节各类农特产品名声在外,众多产品远销省外甚至国外,“毕货出山”呈现出风生水起的势头。
若是你在最近来,那绵延于赤水河畔的柑橘林,会让你感受到什么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意境,感受到什么是“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的欣然;
若是你明年春天再来,你会发现总溪河的玛瑙红樱桃花悄悄盛开,在不少地方还是乍暖还寒时,总溪河的玛瑙红樱桃花就已抢占春枝……
玛瑙红从这里发育,使纳雍的土地生金成为现实。云、贵、川、渝等10个省、市的食客们也经不住诱惑,兴致勃勃而来,载着樱桃苗满意而归。如今,纳雍“玛瑙红樱桃”可以说已经红透了小半个中国。
“高铁作媒”,通达的高铁交通网缩短了城市间的时空距离,冲着毕节农特产品而来的游客也越来越多,“乌蒙山宝·毕节珍好”的品牌魅力愈发熠熠生辉。
而物华天宝的毕节,仅凭这短暂的旅行又怎么能逐一说明呢?
哪一天,当你忍不住这些“毕节老土”的诱惑,顺着我巡游的路线来毕节“采购”时,你将会费力地拉着装满毕节土特产的行李箱,怀着“带得走的是土特产,带不走的是乡土味”的遗憾走进站台,然后不无留恋地回头对我说:“我,还要来毕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