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农民角度、收藏三农!农民兄弟们大家好,我是三农老道!2022年一转眼已经来到8月份,今天是八一建军节,在这里老道要向所有的人民子弟兵致敬!祝愿军人和退伍军人们建军节快乐!今天老道要为大家重点收藏一下生育津贴的相关消息!谈到鼓励生育,这些年国家可以说出台了很多扶持政策!特别是对于那些计划生育二胎、三胎的农民兄弟来说,大家一定要对鼓励生育政策有一个基本了解!在前两天,上海有一个宝妈晒了一张图引起广泛热议,生育津贴达到130478.20元!那么涉及到生育津贴方面,咱们农民生育二胎、三胎到底能申请哪些补贴?具体情况,咱们一起说一说!
三胎催生无果后,国家动真格了?上海一宝妈晒图引热议!
老道说:这些年随着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协调发展,很多的年轻人离开农村进入城市,他们不仅在城市创业增收,他们也在城市里改变了自己的生活观念。
特别是对于我们现在80、90后的农民来说。
在生育方面大家的考虑很多,比如子女教育问题、子女抚养问题和家庭经济收入问题,这些都是年轻人们在生育方面的重要考量。
而这些年,国家为了进一步减轻国人在生育方面的负担,已经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的鼓励生育优惠政策,比如现在财政部针对税收优惠方面,就明确指出子女抚养也将获得一定额度的税收减免。
当然,除了全国普惠式的优惠政策之外,有一些地区也纷纷出台了生育津贴制度。
比如之前老道曾经为大家提到的四川攀枝花,就明确指出对于生育二胎、三胎的家庭,将给予18000元左右的生育津贴,所以政策层面在鼓励方生育方面是有真金白银的投入。
而在前两天,网络上有一件事引起了热议,上海一个宝妈在网上晒了一张生育津贴下发打卡的到账截图。
(具体如下:本来源于网络)
在这个截图里边,拨付生育津贴的单位为上海市医疗保险事业管理中心。
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户支付的金额为130478.20元,属于生育津贴方面。
随着这个截图的发布,也让我们看到了地方在生育方面给予的扶持力度。
虽然我们农村与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存在差距,但是老道相信在鼓励生育系列政策得到确定,并且全面升级、稳步落地的过程中。
我们农民在生育二胎三胎方面的一些顾虑和考量也会得到改善。
比如涉及到教育方面,国家在这些年推进教育公平就已经做出了一系列的改革,例如:河北省石家庄市在幼升小方面,明确指出要求适龄儿童就近入学。
所以在这些教育公平政策的落地的同时,老道相信未来的子女教育也能够获得更平等的环境,城市和乡村之间的教育差距也将得到进一步缩小。
在这里,老道还是要呼吁广大的适婚、适育新农人一定要响应国家政策,积极生育二胎、三胎,在这里还是恳请大家一起行动,点击文末右下角在看为国家的鼓励生育政策,乡村振兴战略点个赞。
编者按: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对做好当前农业农村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 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第11个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也是首次连续6年发布关于“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而最吸引网友眼球的是关于“省直管县”的提出,如何有力推进这项改革迅速成为广大网友关心的问题,大家也纷纷发表看法和建议。我来说说中央一号文件连续第6次聚焦三农 强调稳粮增收 陈锡文解读一号文件:基于三点考虑 有三大内容五个重点视频:关注三农问题 解密中央“一号文件”五大看点 中央一号文件为何第6次锁定“三农”?网友文海:中央一号文件为何第6次锁定“三农”? 过去几年,中央已经连续发出5个加强“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那么加上这次发出的中央一号文件,已经是第6次了,而这次中央一号文件仍然把目光锁定在“三农”,人们非常感兴趣为什么中央如此重视“三农”。不管从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还是从中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抑或是从短期夯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基础的要求看问题,中央第6次把中央一号文件锁定“三农”都非常有必要,意义非常深远,值得一提的是这次中央一号文件三农政策的十字方针:“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令人振奋,文件规定之细,要求之高、力度之强是前所未有,通读文件,点滴说到亿万农民的心坎里,是亿万农民群众的殷切期盼。网友石家友:掌声送给2009年一号文件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日益加深,对农业农村发展的冲击不断显现;农产品卖难显现、价格下行,农民工就业困难、返乡增加,经济增长放缓、矛盾增多,对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带来严峻挑战。在这样的新形势下,春节刚过,中央出台了新的一号文件,简直就是送给亿万农民的一份新春贺礼。在我听来,电话中父亲的感慨,岳父的舒心,堂弟的激动……不就是广大农民送给2009年一号文件的掌声吗?这掌声,发自内心,是赞颂党的惠农好政策的歌声;这掌声,源于肺腑,是日子越过越美好的期待;这掌声,情不自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动人的和谐音符!网友关耳:“一号文件”6度锁定“三农”的战略性、紧迫性和根本性 中央把一号文件再次锁定在“三农”上,对于象湖南这样的农业大省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利好,这是中央根据“三农”工作现状拿出的“好方子”;对广大农民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福音,为农业持续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下了“定心丸”;对克难攻坚中的全国人民来说,无疑也是一个强大推动,为应对金融危机添注了“推进剂”。网友高福生:落实一号文件重在做好“四篇文章” 当务之急需做好“四篇文章”:一是要“稳粮”,通过增加种粮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等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二是要“增收”,广辟增收渠道,拓展增收空间,扩大农民就业,努力保持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势头;三是要“强基础”,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健全重农强农的体制机制,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增强县域经济活力,提高农业农村持续发展能力;四是要“重民生”,搞好农村公共服务,着力解决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IP:222.141.52.★农民,我国的大军团,理应得到生活上的保障,农民问题解决不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就不能正常进行,作为一名就读大学生应好好学习,毕业后投入农村建设的行列中。IP:59.175.130.★要重视三农,首先要解决看不起农村、歧视农民的问题。地方政府决策层重视的是城镇,钱还是用在城镇能显示政绩。城镇户口、农村户口的统一;农民工的社保问题、子女上学问题都不能解决,何谈农村的建设和发展?IP:221.192.148.★党的方针政策非常明智,虽然我是学生,对这些政策的理解深度还远远不够,但就我的知识水平而言,我认为面对经济危机,首先还是要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全面加强新农村建设,其中要特别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及合理分配,避免城市和农村之间,农村和农村之间出现过大差距,走出一条符合全体人民利益和意愿的新道路.支持党的政策!IP: 61.136.175.★中央一号文件显示农村前景美好,有奔头。IP:216.80.140.★促进农业发展,支持农民增收,惠及广大农民,利于经济回升,是利国利民的好政策。最近看到一“专家学者”提出不应设耕地的底线,还竟然用牙膏和粮食相比。牙膏可以有替代商品,粮食对民生和国家安全可是没有可以替代的。保护耕地,保护农民,这是国泰民安的千秋大计。支持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我来说说 推进“省直管县”的最大阻力在哪里?网友石子河:一号文件提出推进省管县体制改革意义重大 没有一个有效的政府,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都是不可能的。因此,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进省管县体制改革具有极大的意义。这种体制改革后的时代效应,是让县市级经济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城市经济体。而从近年来浙江、吉林、河南、广东等少数几个省份已试点强县扩权成功经验来论证——长期为人诟病的市管县体制有可能逐步改革。如果是这样,就将出现一场空前的政府权力再分配。对这一点,我以为非常值得期待。网友阎兆伟:中央为何鼓励省“一竿子插到县”? 随着改革的深入,农村的发展,“市地管县”这个中间环节已经不适应“三农”的发展,它甚至就像市场经济中的“中间商”,阻碍“三农”的发展。中央精神要通过省、市、县才能转达、落实到农村、农民那里;中央扶植农村,补贴农民,要通过许多中间环节才能到达农村,进入农民家庭……这层层“落实”,文件精神、优惠“三农”政策,能不能在层层落实之中“变味”“走调”?很多实例已经证明这不是胡乱猜测。何况“三农”问题讲究“节气”和时间,减少中间环节,就是缩短时间周期……网友孙晓波:推进“省直管县”的最大阻力在哪里?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最吸引我眼球的是关于“省直管县”的提出,目标更加清晰,要求更加明确,措施更加具体,从财政到行政,层次更加鲜明,这是中央从制度保障层面做出的又一个重大举措,这也是近6年来一号文件当中的重大突破,必将在推进“三农”工作方面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要有力推进这项改革,至少要破除三大阻力,对此,各级地方政府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审慎的处置,坚定的推进!IP:60.181.107.★坚决支持省管县体制!推进“乡财县管”改革。并适当提高县政府及乡镇行政级别,进行体制改革,党的各项农村政策才能落到实处。IP:219.103.72.★建议尽快实施省直管县,主要从人事上着手!IP:61.108.141.★地市级政府在信息、交通比较发达的今天已经没有多大作用,不论从哪方面讲都应该及早撤消!为中央决策叫好!IP:61.164.142.★省管县,好!建议考虑加强农村党支部建设,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现在的农村党支部的作用明显的弱化,大学生到农村当支部书记,有利于村支部的建设 网友乡下客:支持省管县,关键是要有一批为农民办实事人。网友游客:省管县,市管县,关键是上一级的管理能力和政治素质怎样。如果省的素质随之强化,那当然比现在效果明显提高。中央应极力注重强化省的为民意识和执政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