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又便宜又适合养老的地方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1 01:49:45
字号:

我们都知道,一二线城市的房价是非常高的,就像北上广深一样,一套房子起码好几百万,是打工者所无法承受的。但其实中国还有很多房价很低的城市,在那些城市买房基本上没有什么压力。下面为大家介绍房价最低的宜居小县城,最适合穷人养老的城市,中国房价最低十大城市,一起来看看吧。

房价又便宜又适合养老的地方

一、房价最低的宜居小县城

首先我们来说说鹤岗,鹤岗是黑龙江的一座地级市,这座城市是一座非常适合大家旅游的城市,旅游资源丰富,而且都没有被过度的开发,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原生态的景色,所以说来这座城市旅游你是绝对不会后悔的。

房价最低的宜居小县城

但是这座旅游城市的房价却相当的低,平均也就只有两千多一平,这个价格相对于一些城市来说是一个比较低的价格了。为什么鹤岗的房价这么低呢?其实这主要是因为鹤岗人口的流失,导致了鹤岗的房价在往下降,也正因为如此,所以也是吸引了不少人们去鹤岗买房,所以我们也不能确定未来鹤岗的房价会不会再上涨。但是鹤岗绝对是一座宜居的城市。

还有一座城市的房价比鹤岗还要低,它就是甘肃的酒泉市的玉门关,有一首诗叫“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这首诗让我们对玉门关有了一个初印象,其实在当初玉门关发展的比较好的时候,它的房价可是并不低的,但是随着资源的耗尽,这座城市的发展也慢慢的变差,导致玉门关成为了一座“鬼城”。房价竟然低到了100元一平,这也是让不少人都感到相当的惊讶了。

二、最适合穷人养老的城市

1、安吉县

安吉县隶属于浙江省湖州市,是浙江北部一个极具发展特色的生态县。安吉是联合国人居奖唯一获得县、中国首个生态县、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地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全国首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中国金牌旅游城市唯一获得县。

2、丽江

丽江是云南的一个城市,属高原型西南季风气候,气温偏低,昼夜温差大。丽江的大部分地区冬暖夏凉。云南的桃花源位于“彩云之南”──云南西北方的丽江,几年前许多人还误将其当作一条小江,现在可谓盛名在外,联合国就将其确定为世界历史文化名城。

3、延安

如今的延安人口还不过20万,说它是小地方实不为过。1935年以后,历史就选择了延安,一个抽旱烟、吃辣子的大个子湖南人在这里点燃了星星之火,不久以后就照亮了中国,延安的宝塔山成了当时年轻人朝圣的地方。

4、平遥

平遥是拍古装戏的天然布景,在上一个世纪里,平遥商业繁荣,门类齐全,几乎包容了商业的所有行当的票号、钱庄、当铺、中药店、绸缎庄、杂货铺以至扇子、灯笼、戏装铺等等漫布于平遥的大街小巷。平遥也因信誉卓著而享有“小北京”的美誉。

5、乌镇

乌镇是浙江的一个旅游景点,地处浙江省桐乡市北端,完整的保存着原有晚清和民国时期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局,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称。乌镇环境优美,空气新鲜,就连人也显得很温柔,说话轻声细语,给人一种特别温馨的感觉。

最适合穷人养老的城市

三、中国房价最低十大城市

1、鹤岗

鹤岗这座百万人口的城市,人均GDP在2019年不升反降,一直以来鹤岗的GDP都已第二产业为主,而煤矿和相关产业的急剧下降也导致了GDP的大幅下滑,即使在低房价下也人口外流仍十分严重,老龄化问题也很尖锐。

2、大兴安岭地区

大兴安岭地区,划地跨黑龙江和内蒙古两个省区,是黑龙江省唯一的地区,也是中国最北端的地级行政区。这里户籍人口40几人,整体经济状况一直都比较落后。

3、石嘴山

石嘴山市是宁夏最北的城市,与内蒙古乌海相邻,也是中国煤炭的重要产区,有着“塞上煤城”之称;石嘴山市因黄河两岸“山石突出如嘴”而得名,风光优美,但是城房价却出奇的低。

4、双鸭山

双鸭山位于黑龙江北部,与俄罗斯接壤,周边300公里范围内有同江、抚远等6个国家一类对俄口岸,地处黑龙江省对俄远东开放的核心区位,是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城市,还有着青山国家森林公园、雁窝岛以及千鸟湖等国家4A景区。

5、吐鲁番

吐鲁番是新疆继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市后所建的第三个地级市,随着吐鲁番等特色蔬菜水果的大量生产,也有了“瓜果之乡”的美称,旅游业蓬勃发展,同时作为一带一路的必经节点,吐鲁番未来的房价应该会呈上升趋势。

6、七台河

七台河位于黑龙江省东部,佳木斯南侧,这里是肃慎族发祥地之一,也同中国房价最低十大城市中的鹤岗、双鸭山一样,是典型的能源枯竭型城市,因其产业结构单一,人口外流严重,招商环境差,所以人口外流现象也很严重,房价暴跌。

7、金昌

金昌位于甘肃省,地处河西走廊中段,为古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城市和河西走廊主要城市之一。这里自古以来的自然条件就比较苛刻,是西部自然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同时也是国家的重点缺水城市。

8、张掖

张掖以“张国臂掖,以通西域”而得名,位于中国甘肃省西北部,古称“甘州”。张掖市是古丝绸之路重镇,是新亚欧大陆桥的要道,张掖作为农业城市,其发展前景还不错,旅游资源丰富,生活安逸,是个适合居住的好地方。

9、朔州

朔州位于山西北部,是我国著名的煤都,也是全国避暑胜地和京津地区避暑休闲的“后花园”,全市拥有各类规模的旅游景区景点80处。朔州周边都是大中城市,朔州本身的人均GDP也不低,但就是房价很低。

10、鸡西

鸡西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与俄罗斯交界,作为煤都,这里的人均GDP并不高,另外鸡西还有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如果能把旅游业发展起来,那么也会带动鸡西的房价上涨。

中国房价最低十大城市

以上就是关于房价最低的宜居小县城,最适合穷人养老的城市,中国房价最低十大城市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齐装网CCTV展播品牌,8年装修服务平台,齐装比熟人更靠谱。

佳果在野散文

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是一个较复杂的问题。从理论上看,解题能力涉及到逻辑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的问题。从内容上看,解题能力包括对应用题、文字题、计算题等各类问题处理的能力。从小学生解题的行为实际看,小学生解题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一是难以养成思维习惯,常常盲目解题;二是任务观点严重,解题不求灵活简洁;三是马虎草率,错误百出。心理学认为:智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从素质教育的观点来看,发展思维、提高智力,是提高素质的重要内容。要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首先要提高学生的智力,发展他们的思维。

下面从发展学生的思维角度和学生的解题实际出发,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一、一例多说,养成解题的思维习惯

语言和思维密切相关,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也是思维的工具。语言可以促进思维的发展,反过来,良好的逻辑思维,又会引导出准确、流畅而又周密的语言。在教学实践中,不少老师只强调“怎样解题”,而忽视了“如何说题(说题意、说思路、说解法、说检验等)”。看似这是重视解题,实则这是忽略解题能力的培养。由于缺少对解题的思维习惯、思维品质的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只囿于题海战术、死记硬背的机械记忆中,这与当前的素质教育格格不入。

另外,从学生解题的实际表现看,学生解题的错误,一般是由于缺乏细致、周密的逻辑思考和分析。特别是当作业量稍多时,这种表现更为突出。从教师教学实际看,教师为了强化对学生解题思路的训练,往往要求学生在作业本上写出分析思路图,或画出线段图。但这项工作,对于小学生来说,一方面难度比较大,另一方面因费时多,学生持久性不够,往往收效并不大。笔者认为加强课堂教学中的“说题训练”,即采用“顺逆说”、“转换说”和“辩论说”等几种训练形式,养成学生解题的思维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1.顺逆说。

每解答一道应用题时,不必急于去求答案,而要让学生分别进行顺思考和逆思考,把解题思路及计划说出来。比如解答“三年级种树25棵,四年级种树是三年级的2倍,四年级比三年级多种几棵?”先让学生用综合法从条件到问题依次说出思路,再让学生用分析法从问题到条件说出思路。学生顺逆分别说清思路后,再列出算式“25×2-25”。如果,学生在说的过程中,语言还不够流畅,思路还不够清晰,还要再让学生看算式“25×2-25”,再进行第二次“顺逆说”:先让学生说第一步“25×2”表示什么?再让学生说第二步“25×2-25”表示什么?最后先说第二步、再说第一步。在解答文字题时,也可进行顺逆说的训练。如“3个1/5比2个1/4多多少?列出算式”1/5×3-1/4×2“后,让学生根据算式,说出”1/5×3-1/4×2“的意义,再把说出的意义与原题对照,看看是否一致?如不一致,则要重新分析,认真检查,直到说出的意义与原题一致为止。

2.转换说。

对于题中某一个条件或问题,要引导学生善于运用转换的思想,说成与其内容等价的另一种表达形式,使学生加深理解,从而丰富解题方法,提高解题能力。如已知“A与B的比是3∶5”,可引导学生联想说出:(1)B与A的比是5∶3;(2)A是B的3/5;(3)B是A的5/3;(4)A比B少2/5;(5)B比A多2/5;(6)A是3份,B是5份,一共是8份,等等。这样,学生解题思路就会开阔,方法就会灵活多样,从而化难为易。

3.辩论说。

鼓励学生有理有据的自由争辩,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勇于发表不同见解的思维品质,寻找到独特的解题方法。有一次,一位老师教学解答圆面积一题时,老师问学生:“计算圆面积要知道什么条件才能进行计算?”多数学生回答“必须知道半径,才能求出圆面积。”但有一个学生举手表示不同意,认为“知道周长或直径,同样可以计算圆面积。”对这个学生的回答,老师一方面作了肯定,另一方面要他和持不同意见的同学进行辩论。这样,双方经过几轮辩论后,使这位学生认识到“已知周长或直径,最终还是要先求出半径”的道理。另外,也使大部分同学明白了“不光只有知道半径,才能计算圆面积”的道理。

二、多向探索,培养解题的灵活性

求异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它要求学生凭借自己的知识水平能力,对某一问题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去思考,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而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容易产生消极的思维定势,造成一些机械思维模式,干扰解题的准确性和灵活性。有的学生常常将题中的两个数据随意连接,而忽视其逻辑意义。如“小方和小圆各有同样多的水果糖,小方吃了5粒,小圆吃了6粒,剩下的谁多?”由于受数值大小这一表象的干扰,学生的思维定势集中在“6>5”上,容易误判断为“小圆剩下的多”。为了排除学生类似的消极思维定势的干扰,在解题中,要努力创造条件,引导学生从各个角度去分析思考问题,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使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通常运用的方法有“一题多问”、“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

1.一题多问。

同一道题,同样的条件,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以提出不同的问题。如解答“五一班有学生45人。女生占4/9,女生有多少人?”这本来是一道很简单的题目。教学中,老师往往会因学生很容易解答,而一晃而过,忽视发散思维的训练。对于这样的题型,老师要执意求新,变换提出新的问题。如再提出如下问题:(1)男生有多少人?(2)全班有多少人?(3)男生比女生多多少人?(4)男生是女生的几倍?(5)女生是男生的几分之几?等等。这样,可以起到“以一当十”的教学效果。像同一道题,老师还可以从分析上多提问,从解法上多提问,从检验上多提问,进行多问启思训练,培养学习思维的灵活性。

2.一题多解。

在解题时,要经常注意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面,探求解题途径,以求最佳解法。

例如“某村计划修一条长150米的路,前3天完成了计划的20%,照这样计算,完成这条路还需多少天?”首先老师要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在学生没有学习工程问题时,解法一般集中在以下三种上:①(150-150×20%)÷(150×20%÷3)=12(天);②150÷(150×20%÷3)-3=12(天);③150×(1-20%)÷(150×20%÷3)=12(天)。

针对这些解法,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比较三种方法的异同点,总结出“三种方法中都运用了全程150米”这一条件的共性。针对这一共性,老师可打破思维定势,启迪学生的新思维:“假如把150米当作一条路(用1来表示),还可以怎样解答?”这一点拨,学生很容易发现如下解法:④3×[(1-20%)÷20%]=12(天);⑤1÷(20%÷3)-3=12(天);⑥3÷20%-3=12(天)。

综上六种解法,显然后三种解法(尤其是解法⑥),列式简洁,想象丰富,充分可以显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一题多变。

小学生解题时,往往受解题动机的影响,因局部感知而干扰整体的认识。例如:“某商厦共有6层,每两层间的板梯长5米,从1楼到6楼共要走多少米?”往往由于“每两层5米”和“6层”与学生的解题动机发生共鸣,忽视了“6层只有5段间距”这一特点,而容易得出“5×6”的错解。要消除类似的干扰,就必须进行一些一题多变的训练。

针对解题模式的干扰进行变题训练。如学生学习了工程问题后,求合做工作时间,容易形成这样一种解题模式“1÷(1/A+1/B)”。我们可将条件中的时间改变成分数形式。如“一项工作,甲独做1/2小时完成,乙独做1/4小时完成,如两人合做要多少小时完成?”如老师不提醒,学生绝大多数会把“1/2小时”和“1/4小时”当作工效,仍然列出算式“1÷(1/2+1/4)”来解答(实践统计,第1次这样的错误率在75%以上)。又如学生学过等分除法应用题后,往往见“分成几份”就“用除法计算”。在学生掌握等份除法计算方法后,也要注意变题训练。如设计类似题“6粒水果糖分成3份,最少的1份是多少粒?”可淡化消极的“6÷3”思维定势的干扰。因为“6÷3”计算错了,其实最少的1份是1粒(题中并没有要求平均分)。

通常,教学中的变条件、变问题、条件和问题的互换等,都是一题多变的好形式,但是,变题训练要掌握一个原则,就是要在学生较牢固的掌握法则、公式的基础上,进行变题形练。否则,将淡化思维定势的积极作用,不利于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

三、联系对比,提高解题的准确率

为了减少学生的解题错误,提高解题的准确率,除加强估算和检验外,通常较有效的办法是要善于联系对比,让学生在比较中认识、在比较中区别、在比较中理解、在比较中提高。常用的联系比较方法有:

1.联系生活实际对比。

对于一些农业生产上的株距、行距,工业上的产值、工效,商业上的成本、利润等,学生缺乏生活经验,难以产生共鸣;对于一些较大数字的四则运算,学生解答毅力不强,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加之,有些教师讲到应用题,便说应用题怎样重要,如何难学,上课要认真呀……说到计算题,又说怎样容易出错,计算时要怎样细心,否则……看似老师提醒学生重视,实则给学生增加了心理压力,背上了思想包袱。其实,只要把数学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进行对比,解题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对于难理解的题,要增添一些与之数量关系相同,能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先解熟悉的题,再解生疏的题。如要解答:“某专业户要种一块300平方米的果树,行距2米、棵距1米,种完这块地要多少棵树苗?”可首先补充另一题:“在一块300平方米的操场上站队做操,每两排纵队之间相距2米,前后两人之间相距1米,按这样站队,站满这个操场一共要多少人?”因两题思路相通,解法相同,先解贴近学生生活的补充题,再解原题,迁移自然,默化易成。

2.联系正误对比。

有比较才有鉴别,学生解题的错误,往往错在认识不清、感知模糊、理解肤浅上,用给出正确答案(或算式)和错误答案(或算式)的对比如正误分析对比、正误解法对比等,都有利于加强学生辩证思维训练,有利于提高解题能力。通常的选择题就是很好的训练形式。

3.联系题型对比。

在小学数学题型中,归纳起来,不外乎是概念题、计算题、文字题、应用题和图式题等几大类。像计算式题、文字题、应用题、图式题大都是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只是用四种不同的描述形式表达而已。比如“6个苹果吃了2个,还有几个?”除用这种“应用题”的形式描述外,还可以用最简单的算式“6-2=?”来描述,也可以用一句话“6减2的差是多少?”或一幅线段图(或实物图)来描述。根据这种知识内在的联系特点,在教学中,要善于把各种描述的形式,联系起来,进行训练,达到由此及彼,由里及外,融汇贯通和举一反三的效果。

培养解题能力的途径和方法很多,但无论哪种途径和方法,最根本的、相通的是离不开思维的训练。

出校门,横穿国道,便是狮子岭森林公园。

 说是公园,其实与荒山野岭差别不大。或许是设计粗糙,或许是工程草率,反正较之以前,这里除了多出条盘山大道,几个休憩驿亭,以及路旁一些供行人歇足的石头长椅,似乎也没别的什么了。

 我一般不去,不喜欢。一来过国道恐怖,车流太大;二来道旁坟多,晦气。就是在白天,荒冢,深林,行人不多,漫步其间已觉阴森,而如果是在夜间,那简直让人胆寒。可毕竟这是回家的捷径,于是偶尔也走走。

 这一走,竟有了发现,有了惊喜。

 原来这路边不止有坟,也有泡,这泡不长刺藤上,竟然长在桑树上。这桑树大多抱团生长,要么没有,要么就是一伙,都那么细细长长,在风里勾肩搭背,喁喁私语,让人疑心这树是不是也怕孤独。若从上往下或是从旁看,倒也平常,一色儿的绿,与周围灌木并无两样,但若弯下腰来,偏头仰视,那景象便很是迷人。只见绿的叶,红的果,疏朗处蓝的天,配合得无可挑剔,仿佛绿色长空,红星点点,光灿夺目。那绿,绿得张扬,绿得晶亮;那红,红得妖艳,红得炫目;那空,空得幽蓝,空得透明。这泡能吃不能呢?道旁如此招摇,居然无人问津,似乎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吃不得。不过这泡颜值实在是高,鲜红透亮,形如细颗粒玛瑙聚合而成,点缀在片片心形叶下,让人一见心动,没法移步。我自然摘来吃了,不信这么迷人的小果会有毒。事实也是,这泡甜中微酸,介于刺泡和桑葚之间。不过,这小果挂在枝头倒是有模有样,娇俏可爱,一摘下来,便有些黏黏糊糊,若是积在一处,怕是要乱成一团。于是边摘边吃,不亦乐乎。有散步者见状,一笑而过。也有人好心提醒:妹子,这东西吃不得!我有些好笑,也暗自庆幸。只是不懂,这道上往来的学生不少,这么诱人的小果他们竟然毫不心动?明明是色味俱佳的小果,为何大家众口一词,都说吃不得?

 和同事说起,同事笑了:就算吃得,现在谁还吃那东西?

 没人在意,倒显得我有些怪异。可我不想糊涂,于是上网查了,得知这小果学名树莓,不但味美,还有药用价值,于是安心享用,独霸美食。

 我也纳闷,自己对吃一向模糊,水果也是,何以眼下对这野生小果有了兴趣。

 若非要溯源,也简单,我之痴迷,皆因旧习,皆因潜意识的蓦然苏醒。

 我从山中来。在我的家乡,青山绵亘,大河逶迤,那里的灵山秀水滋养了太多类似这样的野生小果,它们是我儿时最美的记忆。

 小时候,我吃过的野果可太多了。单说泡,我便吃过不下十种。比方说,有柄的,没柄的;实心的,中空的;大颗的,小颗的;有须的,没须的;色黄的,色红的;甜甜的,酸酸的;单颗的,成串的;有刺的,没刺的;透亮的,暗沉的,不一而足。这些泡啊,看起来相似,可各各不同。不过,我们哪管得了那么多,喊不出,说不清,索性都称泡,只是根据外形的不同略为区分。比如说,蛇泡,刺泡,空心泡,牛眼睛泡,如此而已。这些泡树,或说泡藤,往往簇生,且多生长在路旁崖壁,沟渠高窾,属于那种能摘而难摘一类。好泡都难摘,自然要动点脑子,想点法子。防摔,防刺,防虫,防蜂,防蛇,有时还得防人。这泡虽长于野外,可一身公主病,娇滴滴的,稍不留神,便要黏糊,所以我们通常都是现摘现吃,并不积存。印象最深的是一种串串泡,因别处少有,便很是珍惜。读初中时,学校组织抬粪去几公里外的农中,虽说这活一路上坡,又累又臭,可大家竟然都开心,因为去农中的路上长有大量的串串泡。大概是一路之上,崇山峻岭,杳无人烟,人迹罕至,这些串串泡生于路旁,蓬蓬簇簇,放肆而招摇,这简直是上天给我们的最好馈赠,我们怎肯错失了这美食美味?不过这泡虽多,泡藤却浑身是刺,要摘到它并不容易,于是我们就地取材,做了树钩。这下好办了,狂钩海摘,不亦快哉,完了一叶铺开,坐地就吃,是为泡宴。其实这泡看起来娇小,味道却奇酸,偏偏酸中沁甜,吃起来很是过瘾,好吃者自是抵不住诱惑,一顿赛吃,午饭可免。

 说起串串泡不能不提野葡萄。

 出我家门不远,沿河下行两三里,这一路山多石,水湍急,石壁高崖,巨石嶙峋,河边小路,灌木夹道。这一带风光最好,河水自上流至此刚好转弯,水路狭窄。上可览两岸河州,青山对出;下可观江水东流,境界新开;水中白帆逐浪,轻舟竞渡;夹岸高山对峙,危崖矗立。谁能想到,这一带河岸,巨石沙土之间竟蓬生着一簇簇的野葡萄藤。那时扯猪草,足迹遍及家乡每一寸土地,山里地头,河岸溪边,都不放过,而野葡萄藤,叶大藤嫩,算是理想的猪草,发现野葡萄算是额外惊喜。其实那时我并不知道什么葡萄不葡萄,只是觉得那串生的小青果太可爱了,圆溜溜,亮晶晶,摘下一尝,倒也没觉得特别好吃,酸酸涩涩的,便囫囵吞下,根本没想到是因为还没成熟。大概扯这野藤做猪草的不少,反正我是没见过它熟透的样子,所以记忆中只有青葡萄没有紫色的。现在那里还有没有呢?筑堤拦坝之后,水位大举上升,沿河也新修了马路,估计是再无踪迹了吧。

 山里才是野果繁生地。家乡的山多竹,楠竹居多,毛竹也不少,光是竹子家族,可以找出一大堆来,几乎是应有尽有。不过,我这人一向糊涂,有眼不识家乡竹很正常。山里多竹,可不尽都是竹。杉树、松树、樟树、楸树、茶树,还有难以数计的叫不出名儿的各种杂树,混杂其间,说是混合林更靠谱些。也正是因为这点关系,山里野果形形色色,成为我幼年时候的天赐美食。

 杨梅是个美丽的传说。小时候,看邻居大人们或哥哥姐姐们吃那红得发紫的杨梅,会羡慕得直咽口水。大概是物以稀为贵,知道者往往讳莫如深,别人问及,大都会故弄玄虚,指东道西,等你按路线找去,结果往往一无所获。我这人素来眼盲,如果不是树上挂有杨梅,估计就算杨梅树下过,都还不觉得。再说,分山到户后,你就算找到了,万一摘了人家的杨梅,估计被发现了也会被当贼人的。于是,心中藏有一个愿望,若是哪天能够堂而皇之痛痛快快地摘吃杨梅,应该会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前年,随一帮同学前往一同学哥哥家的杨梅林,却不巧碰上大雨,眼看到村了,却只在村口买了一篮摘好了的杨梅回来,亲自摘杨梅的.愿望至今没能实现,遗憾呐。

 野柿子类似鸡肋。我家山上有棵野柿子树,树不甚大,结果不多,但总算没有错过。只可惜这果子模样儿俊俏,金黄黄圆溜溜,可味道却不好,除了涩,没别的,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就算放谷柜里捂上多日,我也依然不爱,就像我一直不爱西红柿一样。后来看商场里卖的柿饼,竟疑心根本不是一样东西。石嘴山有一种叫凉仔饭的小果,树不高,最多与肩平,果实成熟后呈乌青色,绿豆大小挨挨挤挤,摘时一把撸了,直接开吃,粉粉甜甜,酸酸涩涩,吃后容易饱腹。若是砍柴累了,碰上这宝贝,那是天赐佳果,可遇而不可求,必吃它个痛快不可。不过肚子管饱,要带却是不易,就算塞裤兜带回,这山里穿梭,走路累赘,难保不摔跤。再说了,肩上扛着重物,哪还有心思带那劳什子?

 我地油茶不多,那时学校勤工俭学,我们被带到离家十里开外的地方去捡茶籽。现在想来,那时的老师们真是大胆,将一群不知天高地厚,也没出过远门的小娃娃放归山林,真是冒险,要是放到现在,估计没哪个学校敢如此任性妄为。那时我的装备是一个白色帆布挎包,这在那军用书包盛行的时候,可算是很独特了。包有点大,若是捡满了,沉甸甸的,以我那小个头,小身板,要走那么远,估计会累得够呛。我捡茶籽肯定不行,因为我几乎从未完成规定的任务,不是要交钱补数,便得从家里弄些凑足,但这种经历却无疑是我读书期间最美好的记忆。这捡茶籽不比旅行,越是跟在人后越是收获甚少,所以胆大的人总要另辟蹊径去寻找未开发的处女地。我这人从小便路痴,毫无方向感,若是离了群,也就等于陷入迷途困境。所以,每次出去,我都是谨慎又谨慎,至少要跟定一人,从不敢落单,但意外还是难免。

 怕迷路倒是次要的,最难受的是饥渴。因为路途遥远,我们大都轻装简行,连干粮都不带。可等到了目的地,要不了多久,肚子便开始闹饥荒,难受得要死。每每这时,便只能遇什么吃什么,可我这人胃口不佳,遇到地里有红薯算是走运,要是只能拔萝卜,那便有点惨,我是绝对吃不下那涩中带苦的萝卜的。更多时候,是不见人烟,纯粹的荒山野岭。饿了,怎么办?看老天是否垂怜。运气好了,会碰上毛栗,碰上梨楂,或者秤砣籽、猫居籽,而若能发现毛冬瓜、牛夫子,那就要叩拜皇恩浩荡了。毛栗好吃,却不易得,那家伙就是植物界的刺猬,浑身长刺,摘已是不易,要弄出肉来,简直难上加难。拿石头砸吧,却是玉石俱焚壳肉尽毁,得不偿失。梨楂看似可爱,却汁少渣多,也不知是何缘故,这雪豆大小的棕色小果简直涩不可言,空有梨子的模样却远不如梨子甘甜,所以也是解不了饥饿救不了渴。牛夫子倒是个好东西,它形如猪腰子,色黄,体胖,挂于枯藤之上,拿在手里实在,剥开来,里面果肉似香蕉,软软糯糯,香香甜甜,入口便吞。熟透后的牛夫子会从边上爆开,果肉尽露,这时候的牛夫子最好吃,味道远胜任何一种香蕉。不过,这东西好吃却难得,遇上了算三生有幸,积德了。毛冬瓜却常有,这被大家称之为猕猴桃的小果形如冬瓜,大小却相差十万八千里,色栗棕,表面有白色绒毛。这小子很考验人,若想摘下来就吃,它绝对硬邦邦让你涩到吐,但若把它们放谷堆里捂捂,倒是要不了几天便软下来,甜滋滋滑溜溜了。

 说到捡茶籽,不能不提一下茶苞和茶冠,茶苞我未亲见,据说这东西形如茶籽,其色却白,味道好不好呢,也只能去想象了。茶苞太稀罕,难睹芳容,茶冠却常见,这白嫩嫩厚嘟嘟脆生生的变异叶子,味道实在好极,不是野果却不输野果。这茶苞茶冠呢,捡茶籽时候是没有的,得等清明雨后,雨水充盈季节方可一亲芳泽。

 岁月悠悠,时光匆匆,那些有关野果的记忆本已淹没在时光之流里,如今因了这红艳艳的小山果竟又鲜活如初见,方知岁月可以老去,记忆却永不沉沦。

 有意思的是,上网一查,原来自己当年吃过的那些小山果,大都价值非凡,其药用价值、营养价值、美学价值,甚至超过市场上那些光鲜亮丽的所谓名贵水果。

 正可谓佳果在野,物以稀为贵。我们其实只需稍加留意,便不难发现,那些个标注了“野”字的商标一旦登堂入市,我们原本不屑一顾的野生小果价格甚至比同类人工栽培的水果还要高出很多。

 在食品安全屡受质疑的今天,在越来越重视养生的社会大潮中,我相信,那些生于荒山野岭甚至穷山恶水的野生小果会越来越让人们刮目相看的。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news/1_871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