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富硒农产品具有很高的营养和保健价值,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和身体健康水平。通过推广富硒农业,可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满足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
2、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富硒农业可以带动当地农民就业和收入增加,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富硒农产品还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农村旅游,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实现农业和旅游的融合发展。
3、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富硒农业是一种生态农业模式,强调生态保护和资源利用效率。通过推广富硒农业,可以增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实现农业的生态优化和绿色发展。
河南省新蔡县:打造富硒特色产业新名片
富硒粮仓是一个富硒农产品种植养殖基地。
目前设有富硒垂钓区、富硒养殖区、富硒采摘区三个板块。
富硒农产品看起来跟普通农产品成色相差无几,但身价却高很多,主要是因为富硒果蔬、小麦、肉禽等不仅能补充人体硒元素,还具有抗癌、抗衰老、免除重金属毒害等重要作用。
中国十大富硒区域
1、湖北恩施
恩施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地处鄂湘渝三省(市)交汇处,神奇的北纬30°,“全球唯一探明独立硒矿床”的所在地。
境内硒矿蕴藏量居世界第一,世界天然生物硒资源最富集的地区,被誉为“世界第一天然富硒生物圈”,是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
2、陕西安康
安康位于陕西省东南部,是全国最大的富硒区之一,全市十个县区不同程度处于富硒的生态环境之中。安康的富硒地层厚度达40—50米,硒资源丰富。
近年来,安康把硒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增长优势,把研究开发富硒产品特别是富硒食品作为主导产业,打造天然富硒品牌,努力建设成“中国硒谷富硒产业集聚区”。
3、江西·宜春
宜春地处江西西北部,是我国著名的天然富硒地区,以富硒温泉著称。
特别是位于主城西南15公里处的温汤镇,有一口古井,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是全国独一无二的富硒温泉,可与世界闻名的法国埃克斯矿泉媲美。
另外,温汤镇境内的明月山,风景秀丽,集雄、奇、幽、险、秀于一身,以月为名,因月扬名,被誉为“嫦娥故乡”。
4、四川·万源
万源市位于四川东北部,因地处万顷池和诸水源头而得名。
位居四川省东北部、大巴山腹心地带、川陕渝结合部、7个县市交汇处,是中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和嘉陵江、汉江的分水岭。大巴山腹心地带,享有“万宝之源”的美誉。
2007年,成都理工大学专家、学者对万源全市土壤及部分农产品进行了系统科学采样,经分析检测,科学地论证出万源市属于四川唯一的天然富硒区。
对于万源而言,丰富的硒含量就是农产品一个最大的特色。
5、湖南·桃源
桃源县隶属于常德市,位于湖南西北部。桃源县曾被中国富硒联盟授予“中国十大富硒之乡”称号,湖南省仅桃源获此殊荣。
中科院调研报告显示:桃源县土壤中硒含量高于世界土壤硒含量中位值(0.40mg/kg)和中国土壤硒含量平均值(0.29mg/kg),桃源县境内硒含量>1mg/kg的土壤约占全县面积的3%。
6、贵州·开阳
开阳县地处黔中腹地,位于连接贵阳与遵义两大城市的次中心区域。
开阳县具有“中国散文诗之乡”、“中国富硒农产品之乡”、“中国绿色磷都”和“喀斯特生态世界公园”的美誉,是全国首个循环经济磷煤化工生态工业示范基地县和贵州省经济强县。
7、浙江·奉化
奉化隶属宁波市,位于浙江省东部沿海,是知名富硒地区。该区莼湖镇南岙村是浙江省有名的长寿村之一,该村的长寿文化、养生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
经科学研究发现,南岙村的土壤中硒含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倍多。南岙村村民普遍长寿的奥秘,除了该村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外,与其土壤内所蕴含丰富的硒元素密不可分。
8、广西·永福
永福县隶属桂林市,位于广西东北部。永福县山多、丘陵多,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永福县土壤含硒量是全国平均值的3.8倍,该县通过挖掘和引进,确定了发展罗汉果、富硒大米、富硒砂糖橘三大主导产品,着力把富硒优势转化为富民优势。
9、青海·平安
平安区位于青海省东部,属海东市管辖。
平安区的富硒土壤面积达到600多平方公里,硒含量平均在0.44mg/kg,高于全国土壤背景值,土壤地层较厚,硒含量深度适中,宜于开发利用,达到足硒或中等富硒的水平。
10、广西·巴马
巴马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西北部,被誉为“中国人瑞圣地”。根据中国科学院调查研究发现,巴马土壤含有丰富的硒资源,土壤和所产谷物中,硒含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倍以上。
河南省新蔡县:打造富硒特色产业新名片
“我们今年的富硒米还没种,就已经被湖北的企业订完啦……”前不久,河南省新蔡县闯创农业公司负责人宋少武在展厅里向前来考察的客商们介绍。近年来,新蔡县闯创农业的富硒米品牌“洪汝大米”,只要一收获,就很快被周边省市以可观的价格抢购一空。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新蔡县生态立县、农业稳县,在发展特色农产品种植的坚实基础上,通过加强政策引导支持和品牌培育,大力推进农业创新,以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为目标,分别在弥陀寺、关津、今是、栎城、宋岗等乡镇打造“富硒辣椒”“富硒大米”“富硒鹅肉”“富硒蔬菜”等富硒特色农产品种植养殖基地,逐步形成专业化、规模化的富硒种植,有力提升特色农产品产量、品质和营养价值,揩亮了新蔡县富硒农产品金字招牌。
“因为富硒产品自带“绿色”属性和优质的口感,深受全国各地消费者的青睐;所以,今年的收购企业只能先下手为强,早早跟我们的农产品签了‘期货订单’”。宋少武介绍。
农产品种植既要拼产量又要拼品质,为推动特色农产业创新发展,打造顺应市场需求的特色农产品,实现农产品种植效益最大化,新蔡县出台政策支撑,强化要素保障,引导闯创农业科技公司为代表的一大批农业企业以新、特、精为特色,着力打造新蔡县农产品“富硒”特色品牌。
“富硒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前景十分广阔。”为富硒瓜蒌种植提供技术的新蔡县闯创农业科技公司负责人宋少武介绍:“加快发展富硒农业,科学技术是关键。富硒肥料,要在瓜蒌开花前后施上三遍,运用超敏蛋白复合酶技术也能极大的提高富硒作物产量,实现零农残,虽然成本增加了,但收益增加的更多”。
新蔡县大力推进农业创新成果运用,通过技术指导、宣传发动、龙头带动、完善产业链等多种方式引导广大农户进行富硒种植。目前,新蔡县已引导30多家合作社种植富硒农产品。去年一年,新蔡县已发展富硒种植面积达1万多亩,富硒产品收益逾三百万元。
“去年,我种的富硒瓜蒌获得了大丰收,挣了100多万;今年,我还要扩大富硒种植规模。”在该县栎城乡梁樊庄村梁栋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里,村党支部书记梁汉东介绍:前不久,他在原有的3000多亩富硒瓜蒌基地旁又流转了1000多亩地。为了不误农时,他每天都泡在地里。富硒种植工序多、要求高,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仅务工这一项,就可以带动务工群众每户每年增收两万余元。
富硒农产品的种植,成为了新蔡县特色农产品种植的“升级版”,为新蔡县特色农产业发展注入了更具驱动力的“源头活水”;在新蔡打造了一张富硒特色种植的“新名片”,点亮了群众致富增收的美好“硒”望。
与此同时,新蔡县现已开始探索建设富硒产品深加工车间与交易市场,不断加强一二三产融合,进一步强链、延链、补链,为富硒特色农产业的长远发展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