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一、依照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安排部署县供销社全面工作。包括干部人事,财务管理、机关及老干部管理服务工作、工会等。
二、制定供销合作系统发展战略、中长期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及年度工作重点安排等项工作。
三、负责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县供销社企事业单位党员队伍和党组织建设工作.
四、分管机关办公室,负责机关日常工作,侧重信访工作、机关公文管理、保密和文档管理工作。
五、坚持为“三农”服务的宗旨,指导供销企业抓好重要农业生产资料,生活必需品的供应及农副产品的购销工作,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惠民、便民的作用。
六、加强对供销企业的宏观管理,保障社有资产保值增值
七、负责系机关、企事业科管理工作和安全统筹工作。八、认真组织完成上级交办的其它工作。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
第二十八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产品流通活动。支持农民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从事农产品收购、批发、贮藏、运输、零售和中介活动。鼓励供销合作社和其他从事农产品购销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提供市场信息,开拓农产品流通渠道,为农产品销售服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督促有关部门保障农产品运输畅通,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应当简化手续,方便鲜活农产品的运输,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不得扣押鲜活农产品的运输工具。
第四十四条 国家鼓励供销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其他组织和个人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的社会化服务事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各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对农业社会化服务事业给予支持。
对跨地区从事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农业、工商管理、交通运输、公安等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给予支持。
一、津贴和补贴的区别有哪些
1、津贴和补贴的区别如下:
(1)含义不同。津贴是补偿职工在特殊条件下的劳动消耗、生活费额外支出的工资补充形式。补贴是为了补偿物价变动而设置的补偿,主要有生活费补贴和价格补贴;
(2)形式不同。津贴的主要形式为地区津贴、野外作业津贴等。财政补贴大部分用于以粮、棉、油、猪为主的农产品价格补贴;
(3)性质不同。津贴是一种补充性的工资分配形式,津贴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补贴的发放属于一种福利性质,属于用人单位自主经营权的范畴内,目前并没有法律法规对此作出强制性规定。
2、法律依据:《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第八条
津贴和补贴是指为了补偿职工特殊或额外的劳动消耗和因其他特殊原因支付给职工的津贴,以及为了保证职工工资水平不受物价影响支付给职工的物价补贴。
(一)津贴。包括:补偿职工特殊或额外劳动消耗的津贴,保健性津贴,技术性津贴,年功性津贴及其他津贴。
(二)物价补贴。包括:为保证职工工资水平不受物价上涨或变动影响而支付的各种补贴。
二、大学生就业补贴申请条件是什么
1、通过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实施高等教育的全日制大学、独立设置的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高等职业学校和其他机构的应届专科、本科和研究生毕业生;
2、属于困难家庭;
3、是毕业当年年底仍未就业并进行失业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