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三农廿五载绘就苗乡新画卷
保粮安?兴产业?强农业之基
作为农业政策性银行,因粮而生、伴粮成长,该支行坚守主责主业,积极与客户对接,及时掌握资金需求,开通绿色办贷通道,优化贷款流程,确保“钱等粮”政策有效落实,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当前,企业粮棉油贷款余额1076.85万元,支持收购县级储备粮4500吨、调控粮261.89吨。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着眼县域工业振兴发展要求,当地政府意向通过工业集中区承接产业转移重点项目。
为助力当地产业做大做强,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该行当年累计投放1.5亿元贷款,用于麻阳县工业园区标准化厂房建设。项目以“绿色开采、清洁生产、精深加工”为出发点,将农业绿色发展与新型材料技术相结合,在谋求发展的同时,逐步向绿色低碳转型。
园区主要面向麻阳当地以及沿海地区先进储能材料、数字化赋能设施、智慧农业5G融合、农业大棚新材料等行业企业开放,建成后将有效带动当地产业升级,同时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为当地农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强基设?护生态?展农村之美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农发行麻阳县支行大力支持县域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项目,建行以来累计投放政策性农业农村基础设施中长期贷款18.59亿元,累计支持项目6个,涵盖水利建设、易地扶贫搬迁、棚户区改造、贫困村提升工程等一系列支农项目。
进一步完善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使旧村貌换新颜,同时提高了农民生产生活质量和水平,全面提升了所辖村民的幸福指数。
农发行麻阳县支行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全力服务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累计投放1.55亿元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贷款。
项目拟对农村环境开展综合治理,含新建6个乡镇污水处理厂,配套建设63530m污水管网工程,新建19个乡镇(管理处)垃圾中转站和分类车间、4个垃圾热解气化站,完善辖区垃圾转运体系和配套设施建设。
项目实施改善了麻阳县环境卫生,使居民生活污水、垃圾得到有效处理,有效保护了饮水源保护地锦江河,干净整洁的新农村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大大提升了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办实事?稳致富?解农民之需
“融资”提供物质基础,“融情”温暖群众心窝,在全力做好帮扶工作“后半篇文章”上,农发行麻阳县支行始终坚持为群众办实事,急农民之急,解农民之需。
和平溪乡毛坪村的贫困户家中劳动力短缺,果子成熟无人采摘。支行党支部闻讯而动,立即组织9名党员前往,帮助抢摘装筐冰糖橙6000多斤。
驻点帮扶村柑橘滞销,支行积极组织联络,采购柑橘1万元,帮助销售2万元。疫情防控期间,支行积极贡献社会力量,组织人员值守社区,帮助村民抗原检测。
暴雨引发山洪,麻阳多处受灾,支部挂点第一书记舍弃端午假期,驻守在灾区前线 ,走访疏散受灾群众,为乡亲们吃下定心丸。
乡村振兴,生活富裕是根本。麻阳县龙升家园是支行易地扶贫搬迁贷款支持的集中安置点之一,自2019年1月投入使用以来,来自全县18个乡镇的966户3742位易地扶贫搬迁群众陆续搬进了这个新家园。社区里配套基础设施齐全,住户生活方便,十余家企业受邀入驻,扶贫车间带动实现“楼上生活、楼下生产”。
此外,县域污水处理厂、新型材料产业园的建设,提供了多个长期就业岗位,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有效保障,让搬迁群众真正“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疫情结束后,三农类型自媒体创作者会不会更多?
“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三农”工作在新征程上占据重要地位,只有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把其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才能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
要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
“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粮食安全是战略问题,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上就充分印证了这一点。今后一个时期粮食需求还会持续增加,供求紧平衡越来越紧,再加上国际形势复杂严峻,要始终绷紧粮食安全的弦。要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防死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同时,还要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推进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关键是让农民种粮有钱挣。
真抓实干做好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需要全党高度重视的一个关系大局的重大问题。全党务必充分认识新发展阶段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高质量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要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
各级部门要扛起责任,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方针,以更大力度推动乡村振兴。而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组建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干部队伍尤为关键,积极发挥引领作用,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加大奖补力度,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投身乡村振兴,建设美好家园。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落地见效。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必须加强顶层设计,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来推进。第一,加快发展乡村产业。第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第三,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第四,深化农村改革。第五,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第六,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见实效。第七,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
应该是不会吧。有的人来了,她又走了。
创作容易坚持难!再说了,自己做自媒体运营没那么容易的。疫情期间尝试的,成功了,会接着做。没成功,早都去打工去了,毕竟门槛越低的行业。做精通,做好越难的。就是应了那句话。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一进一出也就保持一个基本平衡的状态,而且前期进去的人,有很多做一段时间做不下去了。量变引发质变,做的人多了,一批高手将淘汰一批做的不好的。刚开始人们可能不挑剔,有看就觉得新奇,到后面,做的人多了,技术越来越好了,就有比较了。就像当初微商也曾到达一个高潮,后来因为产品质量以及售后服务,慢慢的就平静下来了,大家都转战自媒体平台了时代在发展。每个时候都有不同的产物,将来也会发生变化。每个事物到达一个巅峰临界点,都会开始下滑。都会有变化。当自媒体变得越来越专业,那么势必要淘汰一批不专业的。然后有进有出。会变得稳定平衡。个人观点,不喜勿喷。希望可以帮到你。觉得我的回答好的朋友,给点个赞哦。谢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