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作文《介绍山东郓城的一种产品》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1 00:32:40
字号:

 鲁西斗鸡,古称唤鸡,俗称咬鸡,是我国特有的观赏型珍贵鸡种。其体态雄健,肌肉发达,动作敏捷,生性善斗,厮头时啃咬、爪蹬、翅打并用,具有宁死不屈的性格,据史料记载,菏泽斗鸡已有二千三百年的历史。

小学生作文《介绍山东郓城的一种产品》

鲁西斗鸡 鲁西一带盛行斗鸡。斗鸡比赛所用之鸡,是一种特有玩赏型珍贵鸡种,当地习称

咬鸡。这种雄性鸡生性好斗,斗起架来,勇猛顽强互不相让,且鸣声浑厚宏亮,酷似豫剧中的黑脸唱

腔,深受当地人喜爱。因而竞相饲养,历代不衰。

咬鸡体格结实,肌肉发达,具有鹰嘴、鹅颈、高腿、鸵鸟身的典型体型。咬鸡毛稀薄,头小冠平,

肉髯单垂;毛色以青黑紫红羽毛者居多,五白一黑(白嘴、白眼、白腿、白边翅、白尾根,黑羽毛)

者最佳。

咬鸡杂食,耐粗饲,爱吃腥,生长快,但性成熟较晚。成年公鸡一般每只3.5~5.5公斤,母鸡3~

4公斤,年产蛋30枚左右,蛋重55~65克,孵化率较低。

斗鸡是一项古老的娱乐活动。春秋战国及唐朝时期,斗鸡之风最盛。传说,公元前681年,齐桓

公召集诸侯讨伐宋国取成于北杏,曾筑台以斗鸡庆祝胜利。清道光九年版《成武县志》记载,该斗鸡

台在县城西北角一里许的文亭山后。鲁西民间有各种斗鸡传说和《斗鸡台怀古》乐曲流传。建国后,

斗鸡活动一度被视为有闲阶级的消遣活动而中止,其饲养数量陡然下降,几近绝迹。1978年以后开始

恢复。1981年,山东省畜牧局决定由鄄城县承担鲁西斗鸡鸡种的保护选育工作,建起了“鄄城县鲁西

斗鸡保种饲养场”。该场培养出的咬鸡,体态雄健,肌肉发达,生长速度快,一年可长到5公斤左右,

年产蛋80多个,已培养出黑、白、黄3个品系的斗鸡。至1988年,鄄城县咬鸡饲养量已达2000多只,还

向成武、菏泽等地输送部分良种。

鲁西斗鸡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糊粥,又称糊涂,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相传为汉刘邦吕后发明,吕氏后人代代相传至今。具体做法如下:把小米和大豆磨成细面,以一定比例兑水搅匀成糊,把铁锅干烧至通红,然后把少量面糊倒入锅内,形成锅巴后再倒入大量度面糊,煮开后即为粥,此粥特点为入口米香,豆香甚浓,略有糊味,故称糊粥.。食之,温胃养胃。尤其醉酒之人早晨喝一碗糊粥,胃顿觉舒服。稍加冷却,则起一冷皮,但下面依然烫热,所以有“心急喝不了热‘糊涂’”之说,糊粥凉透后,可用刀切成豆腐块状。相传郑板桥偶然从郓城路过,喝了糊粥之后,挥笔写下“难得糊涂”四个大字,后人以一代传一代,遂成至理名言。

美食类型:特色小吃

美食推荐:郓城圣达大酒店、郓州宾馆

(暂无,欢迎提供。)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news/1_860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