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摘要怎么写?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0 23:26:11
字号: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之魂,加强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乡村文化自信的缺乏是制约乡村振兴的重要因素,加强乡村文化建设对于促进乡村文化自信、乡村全方位振兴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乡村振兴摘要怎么写?

要解决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缺失、承载资源退化、主流价值观念弱化等现实难题,需要在主体维度吸引乡村文化建设多元主体的参与,在载体维度坚持守正创新,在价值维度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养文明乡风。

乡村文化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动力源泉。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它列为决胜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坚定贯彻实施的战略之一。

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乡村文化振兴贯穿于乡村振兴过程中的各个方面,为更好解决“三农”问题,推动中国农民农业农村“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内生动力,加强乡村文化建设,是全面促进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

良好的乡村文化、文明的乡风不仅能够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消解农民的精神贫困,而且能够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培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明风尚、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因此,将文化建设纳入新时代乡村建设蓝图之中,把握乡村振兴视域下加强乡村文化建设的价值意蕴,客观分析我国目前乡村文化建设存在的现实困境,积极探求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的实践路径,这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

做好“三农”工作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专题研究“三农”工作时发表的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必须着眼国家战略需要,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措施要硬,执行力要强,确保稳产保供,确保农业农村稳定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深刻阐述了“三农”工作在国家战略全局中的重要作用,对“三农”工作作出科学部署、提出明确要求,对于我们扎实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开创乡村振兴工作新局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来抓,从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到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从农民人均收入较2010年翻一番多,到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快,“三农”工作取得的一系列历史性成就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了强有力支撑,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今年,我国全年粮食产量再创新高,实现“十八连丰”,中国人端稳中国饭碗更有底气。但也要看到,当前外部风险挑战和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多,初级产品供给保障能力仍需进一步巩固,特别是在粮食安全问题上绝不可掉以轻心。我们既要保证粮食安全,饭碗主要装中国粮,严格落实主体责任,18亿亩耕地必须实至名归,守好“三农”这个战略后院,更要立足“三农”高质量发展,科学合理布局,实打实地调整结构,补齐种业发展等短板,把饭碗端得稳、更端得好。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振兴的前提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我们要把底子打得更牢一些,持续用力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继续完善和落实监测帮扶机制,加强产业和就业帮扶,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同时,要持续推动同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增强贫困地区内生发展能力,坚持先富带后富,完善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社会力量参与帮扶等机制,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逐步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为政之要,重在实干;实干之要,贵在落实。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守好底线、扛起责任,精准施策、真抓实干,稳定“三农”基本盘,不断书写好新时代“三农”工作新篇章。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news/1_852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