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供销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务院批准成立的我国大型涉农流通产业集团,是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全力打造的系统企业“国家队”,长期主体信用等级为3A级,位居2011年中国500强企业第83位,中国服务业500强企业第31位。截至2013年底,中国供销集团总资产达到近1000亿元,经营规模近1400亿元。
中国农批——农产品流通领域龙头企业
中国供销农产品批发市场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农批),隶属于中国供销集团,是经国务院批准,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于2009年独资成立的,以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整合为重点,打造覆盖全国的农产品流通平台和网络体系的专业公司,是农产品流通领域的国家级龙头企业。公司以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整合、升级改造为重点,坚持网络化、集团化、多元化发展方向,实施实体配送和电子商务的“一体两翼”战略,目前已经在全国二十余个省市布局项目,覆盖全国的农产品流通平台和网络体系基本建成。
原创出品,禁止抄袭,违者必究。
4月10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为今后一个时期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提供了行动纲领,这也成为今年的一个重量级的政策部署。
所谓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指在全国范围内,建设一个市场的基础制度规则统一,市场的设施高标准联通,要素和资源市场,以及商品和服务市场高水平统一,同时,市场的监管要公平统一,不当市场竞争和市场干预行为进一步规范的大市场。
对此,已有很多相关解读,而我们主要想分析一下,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对农业领域会带来哪些影响,或者说机遇?
1、有利于区域特色产业的发展
中国地大物博,但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每个地区,甚至每个县、每个村都不太一样,比如政策、制度、产业等等,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各自为圈的模式。
这样的模式也好也不好,好的一方面在于各地方产业相对独立,形成了一个“小循环”、“小圈子”,但是长期来看,尤其在我们经济格局发生重大转变的当前,即从过去的以国际大循环为主转变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经济发展模式后,以往的“小圈子”就显出了它的制约性。
尤其随着中国物流业以及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这种“小圈子”经济越来越掣肘。
互联网加上物流,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突破了地域的限制,使a城的东西可以卖到b城、c城乃至任何一个城市,这就为统一大市场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其他产业是这样,农业自然也不会例外。
我国农业有两个弱项,一个是小农经济,市场竞争力偏弱;另一个是区域结构不平衡,即优势地区难发挥优势。
举个例子,在2016年的时候,农业部曾发布了一个《关于“镰刀弯”地区玉米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的文件,对“镰刀弯”地区的玉米种植面积进行调减。
“镰刀弯”地区是一个俗称,是指黑龙江、内蒙古第四、第五积温带的冷凉地区、北方农牧交错区、西北风沙干旱区和西南石漠化地区,因为这个地区在地图上的形状就像一把镰刀,所以因此得名。
之所以要调减这个区域的玉米种植,一方面是因为当时玉米库存高企,有去库存的考虑;但另一方面,这一区域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区和畜牧业发展优势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种植玉米不仅产量低、品质差,而且十分不稳定。
那么这一区域适合种什么呢?适合发展青贮玉米、大豆、优质饲草、杂粮杂豆、春小麦、经济林果等,并且各个地区根据区位优势适合发展的特色农作物也各不相同,这就牵涉到因地制宜的问题。
从总体来看,我国虽然拥有广阔的土地,但是真正能用于耕地的面积并不多,再加上我们人口庞大,人均耕地面积就更少。
所以要让土地发挥它的最大价值,就是让它去种适合它的农作物,并与区域地理、气候等融合,形成区域特色产业。
其实区域特色产业并不是新概念了,每年的文件中也都有提到,但是随着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推进,这一趋势将更加明显。
各地根据自己的地理条件及气候条件,种植适合的作物并形成规模、形成产业,不断放大,这将成为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2、农产品流通会得到大力发展
农产品流通并不是简单地指运输环节,而是一个大概念,包括农产品的收购、运输、储存、销售等一系列环节。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农产品的需求也快速上升,农产品流通业也就应运而生。
但我们的农产品流通还处于一个初级阶段,主要表现在时间长、消耗大、效率低等。
数据显示,我国果蔬、肉类、水产冷藏运输率分别为15%,30%和40%,而美、日、西欧等发达国家的冷链流通率则高达80%以上。
另一方面,中间环节也比较多,其中经营成本、人工成本也相对较高,各种中间费用层层叠加,从而推高了农产品的最终价格,结果就容易出现农民没赚到钱,而市民嫌价格贵“两头叫苦”的现象。
第三,组织化以及信息化水平不高,尤其流通信息不通畅,共享程度低,使供应链会出现中间脱节的现象。
但是随着国内大循环以及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立,对于农产品流通成为了刚需,并且是一定要快速提升的一个短板。
3、农业地位越来越重要
在我国发展的大方向层面,农业一直很重要,连续十几年中央一号文件都落在了农业上,农业领域的政策以及补贴也都不断增加。
但过去这些一直是在政策层面,但自从疫情在全球爆发以来,全球粮食价格高企,现在再加上俄乌冲突使得全球粮食供给格局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使得很多民众也都认识到了粮食、农业的重要性。
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中国这些年的发展日新月异,令世界震惊,但相对于科技等领域的快速发展,我们的农业还是短板。
根据木桶盛水的原理,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而农业正是我们的短板。
无论是国内大循环,还是共同富裕,抑或是中国经济的整体提升,农业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基础作用。
这个基础夯得越实,前面走得才越稳。
欢迎收藏“新农观”,一起了解新时代下三农的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