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农业“更智慧”
农业生产管理水平如何,直接决定了农业生产能否提质增效。
农业生产不仅涉及“土肥水种密保管工”八个环节,而且受自然气候环境的影响较大,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到农业生产。因此,客观上需要建立一个能够提供统筹解决农业生产问题的机制。
传统的农业生产管理方式,不仅是经验式管理,而且是事后管理。这种管理方式缺少精准度,因而会增加管理成本。例如,经常在农作物生长期间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而不是根据具体作物需水量的多少来进行浇灌,往往造成浇灌水量过多。
同时,这种管理方式具有补救性质管理特征。例如,只有在农作物出现某种肥料短缺特征,或者农作物出现某种病虫害特征后,才知道施肥和进行病虫害防治。这时候,不仅施肥和防治病虫害的成本比较高,而且由于部分农作物不能得到及时的施肥或病虫害防治,农产品产量和质量都会受到影响。
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智慧农业正是一种统筹农业生产的全新方案。
所谓智慧农业,就是将物联网技术运用到传统农业中去,运用传感器和软件通过移动平台或者电脑平台对农业生产进行控制,使传统农业更具有“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