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苏州中小微企业面签中心是经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认证合法的经营性企业,是真的。苏州中小微企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以服务“三农”、小微企业为己任,坚持政策性定位,持续发力于支农支小政策性业务的覆盖面及普惠性。
普惠金融是什么?
中国农业银行(以下简称农行)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2月末,农行普惠性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超过1.4万亿元,同比多增3300亿元,同比增速32%。今年前两个月新增普惠贷款3281亿元,利率进一步降至4.03%;对202万户普惠客户的信贷支持,同比增加34万户。
农业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该行大力推进数字化转型战略,发挥优势,统筹线上线下服务,为普惠金融提供全渠道、全流程、全覆盖的金融服务;惠特尼客户,并取得了许多突破。
针对客户的贷款产品越来越多。农行持续深化数字化转型,在授信、增信、产业链三条数字化产品线建设上发力,不断丰富融资场景,满足小微企业、农户和个体工商户的融资需求。
客户的融资成本越来越低。农业银行全面让利小微企业,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不断下降;通过发放信用贷款降低企业融资费用;主动承担第三方机构收取的抵押评估费、保险费、抵押登记费等费用;免除所有与小微企业贷款相关的服务费用。
客户处理时间越来越短。中国农业银行推出了“普惠金融”服务。惠特尼E站”,在掌银、网银、微信小程序等平台,专门服务小微企业。轻轻一点,就能获得各种一站式、全天候的金融服务。企业可以网上预约,指定网点和服务人员开户,大大缩短了业务办理时间。利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整合内外部数据,为小微企业提供精准定位和立体化服务,在线发放贷款,免去了过去繁琐的环节。小微企业贷款可以“秒借秒还,随贷随还”。
客服体验越来越温暖。中国农业银行深化普惠金融“三农”双轮驱动服务体系,建设1000家总行级和1000家分行级普惠专营机构,降低服务重心,打造温馨便民的服务环境、丰富多样的服务内容和深入人心的服务文化。延伸2.2万个物理网点的服务触角,广泛建立惠农通服务点,全面提升网点在普惠金融方面的服务能力。
该负责人表示,中国农业银行作为普惠金融领域的主力军,围绕“打造“三农领域最好的数字生态银行/全普惠”战略,不断向基层和网点倾斜资源,深化“能贷、愿贷、敢贷”机制,不断提升金融服务的普遍性和直接性,以改善人民生活、便利企业融资。
相关问答:普惠金融这一概念由联合国在2005年提出,是指以可以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服务对象是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贫困人群和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
五大行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鼓励大中型商业银行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国有大型银行要率先做到,实行差别化考核评价办法和支持政策,有效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2017年5月3日,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要求大型商业银行2017年内要完成普惠金融事业部设立。
“金融机构不能光看重大企业、忽视小企业,更不能‘晴天送伞、下雨撤伞’!”李克强在2017年5月3日的常务会上指出,“要通过发展普惠金融,提高金融服务覆盖率和可得性,为实体经济提供有效支持。”总理说:“大型商业银行一定要树立正确的理念,成为普惠金融的骨干力量。你们责无旁贷!”
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均表示,下一步,将加快步伐推进普惠金融事业部建设。工商银行将普惠金融事业部延伸至所有一级(直属)分行,计划年底在二级分行或重点支行建成230家小微金融业务专营机构。交通银行以敞口2000万元(含)以下的授信业务为突破口,建立“专营团队+传统网点”机制,逐步推进事业部制派驻等模式。
中国银行依托中银集团的资源,先期以中银富登村镇银行为基础,成立普惠金融事业部。
李克强反复表示,发展普惠金融不仅需要金融机构努力和相关配套政策支持,也需要更加完善的监管政策:一方面,要根据贷款流量监管它们是否真正面向实体经济特别是“三农”、中小微企业等,另一方面也要关注相应的风险点,及时提示。
截至2017年6月末,工、农、中、建、交五大国有商业银行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具体方案已全部出台,总行普惠金融事业部均已正式挂牌。
五大国有商业银行除了挂牌成立相关部门,也已开始探索完善管理体制。建设银行在2017年一级分行KPI考核体系中新设了普惠金融指标,初步将普惠金融涉及的小微企业、涉农、个人创业等主要群体的融资服务纳入考核范围。
农业银行则将服务“三农”的成熟事业部体制复制到普惠金融领域,形成“三农金融事业部+普惠金融事业部”的服务体系。
扩展资料:
普惠金融定向降准于2018年1月25日全面实施
2018年1月17日12时30分,中国人民银行(央行)在其官方微博“央行微播”发布消息称,2017年9月30日,人民银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对普惠金融实施定向降准的通知》(银发[2017]222号)。目前,有关金融统计工作正在抓紧进行,预计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可于2018年1月25日全面实施。
2017年9月30日,央行宣布从2018年起对普惠金融实施定向降准政策:为支持金融机构发展普惠金融业务,聚焦单户授信500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经营性贷款,以及农户生产经营、创业担保、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助学等贷款。
统一对上述贷款增量或余额占全部贷款增量或余额达到一定比例的商业银行实施定向降准政策。
定向降准考核机制,2014年由央行引入,目前已经实施超过三年。通过对满足审慎经营要求且“三农”或小微企业贷款达到标准的商业银行实施优惠准备金率,并按年根据商业银行“三农”或小微企业贷款投放情况动态调整其准备金率的方式,建立正向激励机制,引导商业银行改善优化信贷结构,增强对“三农”和小微企业的支持。
与原来的定向降准政策相比,即将在1月25日落地的普惠金融定向降准政策,是根据国务院部署对原有定向降准政策的拓展和优化,以更好地引导金融机构发展普惠金融业务。
值得关注的是,在2017年9月30日央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对普惠金融实施定向降准的通知》后,市场曾预测此次定向降准或将释放8000亿流动性,但后来市场又普遍认为,实际规模可能在3000-3800亿,远低于此前的预测。而3000亿的资金规模,甚至低于近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投放规模。
对于市场最为关注的本次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对货币政策和流动性的影响,一些市场研究者在政策出台时认为“接近全面降准”“相当于普降0.5个百分点”,随后央行直管的《金融时报》撰文称,此次定向降准只是政策微调,不是变相全面降准。
央行有关负责人早前亦表示,对普惠金融实施定向降准政策并不改变稳健货币政策的总体取向。同时,定向降准政策释放的流动性也是符合总量调控要求的,银行体系流动性保持基本稳定。
根据央行规定,此番普惠金融实施定向降准政策保留了原有的两档考核标准:凡前一年上述贷款余额或增量占比达到 1.5%的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可在人民银行公布的基准档基础上下调0.5个百分点;前一年上述贷款余额或增量占比达到10%的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可按累进原则在第一档基础上再下调1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档考核标准基本适应绝大多数商业银行普惠金融领域贷款的实际投放情况,有助于鼓励其将信贷资源持续向普惠金融领域倾斜。
对于第二档考核标准,央行直言,“这一档标准相对较高,只有在普惠金融领域贷款投放较为突出的商业银行才能达到,但这有利于建立正向激励机制,也属定向降准政策题中应有之义。”
按照央行规定,国有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都有资格参与普惠金融领域贷款实施定向降准政策的考核。同时,想要享受定向降准,银行还要符合宏观审慎经营标准:上年三个季度(含)以上宏观审慎评估(MPA)评级均在B级(含)以上。
百度百科-普惠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