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松忠
王松忠,青年作家,江西吉安人,中共党员,曾为高校教师。获中国第二届火种诗歌节优秀奖,首届河北文艺采凤奖银奖。江西省青年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采风学会会员,中国青年文艺学会会员,吉安市作家协会会员,文学创作协会会员,吉安市首届青年作家培训班学员,中国诗歌网“诗歌赣军”专栏诗人,21世纪新锐作家网散文版主编,桃花渡会员,中国志愿者,作品曾发表在《美国华兴报》《环球游报》《江西日报》《中山日报》《西南商报》《九江日报》《长江周刊》《吉安晚报》《中国诗歌报》《中学生导报》《青年文摘》《中国知网》《中国作家网》《雪魂诗刊》等报刊杂志网络,作品《狗尾巴草》《石榴红了》《听雨》等文学作品被改编成有声读物,著有文集《生如夏花》《你不来我不老》《何日君再来》。
中文名:王松忠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江西吉安
职业:教师
毕业院校:江西农业大学
主要成就:首届河北文学艺术彩凤奖散文二等奖
首届采风作品全国大赛诗歌一等奖
第三届河北文学艺术“彩凤奖”诗歌奖二等奖
当代文学精品选二等奖
“三行诗—咏春”征文大赛二等奖
2014年第七届“认证杯”数学中国数学建模网络挑战赛优秀奖
第二届中华学子青春国学荟二星国学达人
首届“全国青年自由写作大赛”优秀奖
首届“南边文艺”杯全国文艺作品征集大赛文学新苗奖
“感动江农”2015大学生年度人物
江西省高校学生社团文化园区“优秀工作者”
2014年江西省大学生英语竞赛优秀奖
“我心目中的父亲”图文征集大赛二等奖
第四届辅导员技能大赛“博文写作”二等奖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楚凤鸣兮端午诗赛二等奖
入围二0一五年度中华文学奖
入围2015全球华语大学生短诗大赛
2015年度作家奖
代表作品:梦回魏晋
人物介绍
王松忠,江西吉安人,曾见习过南昌市大学生村官,高校辅导员。曾获中国第二届火种诗歌节优秀奖,首届河北文艺采凤奖银奖。江西省青年作家协会会员,吉安市作家协会会员。著有个人文集《生如夏花》。
人物经历
2012年-2016年本科就读于江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获经济学学士学位。在校期间获得专业奖学金、特长奖学金以及院十佳特长大学生。江西农业大学2013年大学生骨干培训班学员。江西农业大学三农学社星星点灯支教队老师。
获奖记录
社会奖项情况:
2014年第七届“认证杯”数学中国数学建模网络挑战赛优秀奖
2014年当代文学精品选二等奖
2014年江西省大学生英语竞赛优秀奖
2015年“我心目中的父亲”图文征集大赛二等奖
2015年首届“南边文艺”杯全国文艺作品征集大赛文学新苗奖
2015年首届河北文学艺术彩凤奖二等奖
2015年“三行诗—咏春”征文大赛二等奖
2016年首届“全国青年自由写作大赛”优秀奖
2016年首届采风作品全国大赛诗歌一等奖
2017年第二届中华学子青春国学荟二星国学达人
2017年第二届教工摄影作品展优秀奖
2017年第四届辅导员技能大赛“博文写作”二等奖
2019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第十四届“楚凤鸣兮”端午诗赛二等奖
2019年第三届河北文学艺术“彩凤奖”诗歌奖二等奖
在校期间获奖情况:
2012-2013第一学期三等奖学金
2012-2013第二学期一等奖学金
2012-2013学年度国家励志奖学金
2013-2014第一学期二等奖学金
2013-2014第二学期三等奖学金
2013-2014学年度十佳特长大学生
2013-2014学年“文体艺术与身心发展”特长奖学金
2013-2014“中国梦·我的创业梦”第六届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三等奖
2013-2014全省高校学生社团文化精品活动展演期间打造大学生社团文化园区“优秀工作者”
2014-20152014年第一届学术月系列活动之“厚德杯”模拟炒股大赛三等奖
2014-2015第一学期三等奖学金
2015-2016“感动江农”2015大学生年度人物
作品
梦回魏晋
钟磬音起,还未来得及辨别,一曲《广陵散》穿越亘古的岁月从遥远的竹林悠悠袭来。我停下朝圣的步伐,倚在石阶的一隅,背对古庙,闭上眼睛,唤醒耳朵,悠扬的琴音把我拉回那个古老而神往的年代。
盘坐在落满竹叶的地上,烫上一壶菊酒,或泡上一壶竹茶,一阵微风透着竹林间隙巡巡拂来,七贤倚坐竹下,白衣白袍,前面一尾竹琴。几个美丽的少女,抛甩这长长的彩袖,随着竹风,踏着弦拍,在你眼前舞着舞着
梦回魏晋,时光往前拨回一千七百多年。独上高楼,你率性抬头一望,倏地望见延绵的竹林上空飘着形态各异的云波,如酒肆里随风招展的酒望,那是晋王朝天空中随性游荡的名流雅士吗?悠悠岁月,道不尽爱恨情仇;芸芸众生,谁又能乘风归去?与其在俗世官场曲意逢迎,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倒不如退隐山林,畅饮山巅,自得其乐。
那是个黑暗而又荒诞的年代:群雄割据,各自为政;铁马铮铮、战乱不断。统治者生杀予夺,寻常人的生死犹如蝼蚁旦夕之间,更何况讽刺谩骂朝纲,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名流雅士。然而即使在这种恶劣情况下,魏晋名士的风雅情趣依旧不失分豪,抚琴高歌,谈笑风生的翩翩举止依旧跃然纸上。
魏晋时代,一边谈天,一边把手伸到衣服里头捉虱子被认为是一件风雅的事情。《与山巨源绝交书》中有“危坐一时,痹不得摇,性复多虱,把搔不已”的记载,我想这对于有洁癖情节的现代人而言,恐怕是难以想象的,甚至想想都会让人起鸡皮疙瘩。无独有偶,中世纪的苦行僧也曾推崇虱子,说虱子是“上帝的珍珠”,这个说法文雅光彩,魏晋名士听了一定会赞同的。有些名士见来了客人也浑然不理,依然趺坐只顾自己光了膀子在身上捡拾“上帝的珍珠”,活像动物园里的猴子捉虱子,旁若无人,但唯独少了把虱子捉来张嘴便吃的这个环节。客人见主人这般认真,也不生气,要是对这么高雅的事情生气,也只能说明自己庸俗了。至于为什么说捉虱子算是风雅事情,覃思良久,不敢苟同,姑且附庸吧。
在这一群高雅的魏晋名士里面,却不得不说这样一个文化群体——竹林七贤。但凡知悉历史的人,对竹林七贤并不陌生,甚至能够对他们的文章率性而咏,倒背如流。阮籍、嵇康、刘伶、山涛、向秀,王戎和阮咸是竹林七贤的代表人物。他们七个人是魏晋玄学的代表人物,在政治上倾向无为,在生活上不拘礼法,清静无为,经常在竹林里喝酒,纵歌。关于那个年代的世俗早已被岁月打磨殆尽,唯独留下了他们批判黑暗世俗的宝贵文字和他们率性自由,放荡不羁的传说,关于那段岁月的回忆流淌至今,汩汩,汩汩,不曾断绝。
瞧,嵇康,竹林间卷袖打铁的汉子,沥沥的汗水正沿着他古铜色的皮肤滑落,在通红的臂槽和坚硬的锁骨处汇流成一条脉络分明的小溪,钻入层层叠叠的腐叶里,流进了土地,历史仿佛在瞬间开出了青翠欲滴的竹林。他用青筋突兀的手掌抡起沉重的铁锤,红红的铁烙和硕大的铁锤交织碰撞,火星四溅,“铮,铮,铮”的打铁声富有节奏的律动,响彻整个竹林,飘向了遥远的时空。这是最寻常不过的生活了,然而这样天经地义自由自在的宁静日子没有持续多久就被打破了,嵇康由于政治上的不合作,受到西晋当权者的陷害,身陷囹圄,引颈相向,慷慨壮烈。犹记得《世说新语》里记载:“嵇中散临刑东市,神气不变,索琴弹之,奏《广陵散》曲终,曰: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太学生三千人上书,请以为师,不许。如今这些带着岁月伤痕的古文细细读来,依旧能够感受他临刑前的这份心境,是恨是愤怒?还是解脱?只有等待稀释岁月后的解读。
瞧,刘伶,把酒而歌的汉子,他相依为伴的酒樽盛着酒圣杜康酿造的琼浆玉液,他率性的把长袖一挥,捋起胡须,举起酒樽往嘴边一倒,华丽的诗章便从他咕咚咕咚的喉结里汩汩而出。酒肉穿肠过,秀口一吐便是半个西晋的悠悠岁月。当一个人身负才华,却怀才不遇,无处施展,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借酒消愁便成了使然。我曾经多少次都在想,生不逢时,怀才不遇,是一种不幸,但是依旧能够不违心智,爱我所爱,即使平平淡淡也便是人生一种幸事。可是我们没有生不逢时,恰恰相反,我们所在的时代对我们而言是多么的幸运,没有战争的硝烟,没有黑暗政治的迫害。我们可以自由地呼吸,自由地生活,住着比茅屋好上千倍万倍的小洋房,享受灯红酒绿的休闲娱乐,可是我们却依锱铢必较,患得患失,不快乐,不洒脱。生逢盛世,我却依旧会想起刘伶,想起他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人荷锸随之,告诫身边人说:死便埋我。当道由白云尽的时候,他便像个小孩子嚎啕大哭,然后迷途知返。这是一种怎样的洒脱情怀啊,它犹如一阵清风,吹拂那些世故而长满锈渍的心灵。
瞧,阮籍,登广武诚,观楚汉古战场,感叹“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的汉子。他三岁丧父,家境清苦,勤学而成才。他本有济世之志,身负“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精神,渴望步入仕途,建功立业,然而当这样一个荒诞黑暗的世界摆在他面前都时候,他迷茫了,是进是退?内心的声音毅然决然地给了他答案:于是乎,他闭门读书,或者登山临水,或酣醉不醒,或者缄口不言;于是乎,他便和嵇康、刘伶等携手进了竹林,放歌,纵酒,写赋,也因此成就了他“悲愤哀怨,隐晦曲折”的诗风。犹记得“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让我看到了七尺男儿的柔弱处的真性情。王勃《滕王阁序》里说“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如今细细读来,阮籍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不满依旧是那么的悲壮。好在有那么一群朋友陪在自己左右,忘掉不悦,喝酒聊天,吟诗作赋,优哉游哉,便也不负此生。
......
竹林,本来是一种平常的再不能平常的景观了,走进乡间,走进乡野,随意举目便能瞧见,一点也不觉得稀奇,然而当士子走进这样普通的竹林,竟产生了文化史上的奇观,产生了政治史上的奇迹,产生了心灵史上的奇谈。历史经常在开一个玩笑,在毁灭什么的同时,也在塑造什么。
孔夫子曾说过: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对孔子而言,道不在当权者,而在人心,人心通畅,万般皆乐。竹林七贤找到了自己的道路,或隐或仕,却不违心智,穿枝拂叶于心灵的广场,追寻生命的意义与使命。
佛家说,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一语中的,多么中肯:笑颜面对,甘苦自知,不作埋怨,忠于生命,方得自我。
回过头来瞧瞧我们自己,我们又何曾找回过自我,忠实自己的内心呢?有人说这是一个缺乏信仰的时代,行尸走肉,忙忙碌碌,毫无信仰,。话虽犀利,但却不乏道理。当被记者追问幸福与否的时候,有的人一脸茫然,竞无言以对,更有甚者调侃姓“苦”,各种答案让人啼笑皆非。
想一下,真是可悲可笑,可恨可叹,我们住着比茅屋好上千万倍的钢筋水泥房,不用再担心“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凄惨,吃着比粗茶淡饭好上万倍的美味佳肴,开着比驴马快上不知多少舒适多少倍的交通工具,更不用当垆买酒,临炉锻铁辛酸地来维持生计。但却依旧会有那么多人不幸福,不知足,不快乐,甚至迷失自我:打打杀杀,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有时候,我们是不是应该回味历史,追忆魏晋,学学古人呢?
面寺而立,夕阳拾级而上,漫过我的双脚。山下凉风袭来,吹拂耳鬓,暮鼓悄然响起。向着庙堂,我双手合十,久久不肯离去。
钟磬音起,梦回魏晋,拾得一份坦然。
生命之戏——《红楼梦》
二零一零年,新版《红楼梦》在长达半年的拍摄之后终于在全国各大卫视放映。然而新版《红楼梦》非但没有赢来良好的口碑,却不断引来社会各界的舆论。甚至有人对新版《红楼梦》做了这样的评价:场景像《西游记》,乐像《聊斋》,镜头像《哈利波特》,旁白像《动物世界》也有红学家纷纷指责,恶评如潮,批评背后,引人深思。
有人说:“新版《红楼梦》是一部用钱堆出来的戏,一部酷爱炒作的戏,一部缺乏理想主义的戏。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年代,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的生活应该被赋予丰富多彩、韵味无穷的情趣。可是总有一些只知道牟利的文化商业者背离文化主题,迎合低俗的趣味,恶搞我们的民族文化。二零一二年春晚小品《荆轲刺秦》就是对文化恶搞现象最有力的控诉。对我们民族文化的恶搞,是对我们浩瀚博大的民族文化的亵渎。我无意说新版《红楼梦》的弊,在这个“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年代,我们无法改变现状,可是纵使人微言轻但我还是要呼喊,还是要呐喊,我只是觉得:生命之戏,应该严肃。
二零零九年,八七版《红楼梦》中林黛玉的饰演者陈晓旭去世。当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有点悲痛和惋惜,像初次看《红楼梦》时为黛玉的死而产生的那种伤感,时时泛滥,挥之不去。我并非庸人自扰,我是为陈小旭而感动,为那个时代的理想主义而感动。
一九八七年,《红楼梦》在全国试播,一时间反响热烈,受到了许多《红楼梦》爱好者和红学家的好评,尤其对《红楼梦》中林黛玉的饰演者以极高的评价,称其为“黛玉的化身”。在大多数的人眼中,陈晓旭把曹雪芹笔下多愁善感,缠绵悱恻的女主人公林黛玉活生生的演绎出来,给观看者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有很多人都愿意将她和林黛玉合二为一。然而时隔二十多年,八七版《红楼梦》依然是很多人茶余饭后谈论的对象,而饰演林黛玉的陈晓旭也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可是又有谁知道,在一夜成名的时刻,年仅二十二岁的陈晓旭却没有顺势成为大红大紫的天皇巨星,反倒如贾宝玉一般,看尽繁华,翩然而去,淡出荧屏,在九十年代皈依佛门,研习佛法,后又在长春剃度出家,进了尼姑庵,取名妙真,像妙玉一样当起了尼姑,却于二零零七年在深圳病逝,香消玉殒。香魂一缕随风散,愁绪三更入梦遥,她的离去给世人留下一片扼腕惋惜。有人说:“她把戏当生命,用生命演戏。”
一九八四年,年仅十八岁的陈晓旭经过层层考核与挑选最终脱颖而出,成为林黛玉的饰演者。从一九八四年到一九八七年陈小旭和其他《红楼梦》饰演者一直在为《红楼梦》的角色拍摄工作而努力,尤其是陈晓旭饰演的林黛玉。悉知《红楼梦》的人都知道,曹雪芹对自己笔下的林黛玉有过这样的描述:两弯似蹙_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这段描述把林黛玉柔弱多病,多愁善感的形态描绘的淋漓尽致,然而,要将林黛玉这么一个多愁善感的角色的扮演好又是多么有难度啊,但是陈晓旭凭借着自己的理想主义做到了:当别的女孩子都去休息的时候,她却依旧捧着厚厚的《红楼梦》原著,顶着燠热,背着台词,揣摩着人物心理,经常一坐就是一天,直到夤夜。她悄悄演绎着平凡,默默释放倔强,无言的证明生命的顽强。
陈晓旭在一九八七年的回忆录长文《梦里三年》中说:我拥有无数个美丽的梦个是从这里开始的,三年的磨练使我们成熟而自信,但愿沧桑的人世不要磨灭了我们从前的一份纯真。我多么留恋四月的圆明园!留恋那盛开的桃花!那一条蜿蜒的小路!那些为选择一个理想角色并为此付出实践而苦恼的女孩子。然陈晓旭自己也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真的“入戏”了,爱上自己的角色以致无法自拔。陈晓旭曾回忆说:“林黛玉已成为我演绎途中一座不可逾越的山峰,在此之后,是我生命中的苍茫时间,虽然我是众人眼中的明星,但是没有导演敢请我演其他角色,我想《红楼梦》呢让我看到一个了非常精彩的大千世界,然后呢,它又向我把这个门关上了,我不能在演艺事业上有更多的发展,陈晓旭的名字被林黛玉取代了。由此可见她在黛玉身上下过多少工夫,倾注过多少情感!
陈晓旭一生完成两部戏,即《红楼梦》与《家春秋》,但她的名气却大过很多演了一辈子戏的演员。她在戏中所倾注的理想主义与当今这个当代拍戏功利主义的社会相比显得多么的格格不入啊:大到每一个重要动作,小到每一个不起眼的细节,都倾注了她多少汗水与苦痛。
尼采说:“爱一切用血写的文字。”我们说,爱一切用生命演的戏。趱行于现代化的都市,沐浴着灯红酒绿,我们是否会想起那个用生命用真情演戏的女子?那个充斥着理想主义的时代?恐怕是寥寥无几吧。在这个享乐主义盛行和娱乐炒作盛行的时代,许多人渐渐醉心于粗糙畸形的文化作品,热衷于各种无厘头的嘻哈恶搞,渐渐偏离了自己文化标准,于是乎我们失去了单纯,变得刁钻圆滑,麻木不仁。
逝者如斯,经典不可复制,用生命演戏已成陈迹。九零后的我很怀念陈晓旭,怀念那个充斥理想主义的年代,陈晓旭虽已离我们远去,但是我依然相信一切美好的东西永远存在,它们只是像冰一样凝结,而终有一天会像花一样重开。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生命之戏,应当严肃,呜呼,逝者如斯,“红楼”时代不在,用生命演戏已成陈迹,唯独留下的是戏子的告白:
请不要相信我的美丽
也不要相信我的爱情
在涂满了油彩的面容之下
我有的是一颗戏子的心
所以
请千万不要
不要把我的悲哀当真
也别随我的表演心碎
亲爱的朋友
今生今世
我只是个戏子
永远在别人的故事里
留着自己的眼泪
关于征文活动的 策划书 你准备好了吗,以下是我精心收集整理的征文策划书,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征文策划书 1
一、 活动背景
为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发扬爱国精神,特开展爱国主义主题 教育 活动。我院在20__ 年9月下旬举行“红色记忆”主题征文活动。
二、 活动目的希望通过此活动有效在我校多 渠道 开展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加强同学们的爱国主义思想,从而更加懂得珍惜拥有,好好学习,报效祖国。
三、 活动主题
“红色记忆”为主题,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践行社会主核心价值观,激发团员青年团结向上的精神风貌为主旨。
四、 活动主办
晋中职业技术学院团委主办,院学生会宣传部承办。
五、 活动地点
晋中职业技术学院 蕴华广场
六、 参与对象
各系部在校学生。
七、 活动时间
20__ 年9月23日之前交回参赛作品电子版(过期不侯)
20__ 年9月26日至20__ 年9月30日(展出时间)
八:参赛作品要求
1. 各系部选送参赛作品8篇(电子版),其中20__ 级新生作品不少于5篇。
2. 题目自拟,体裁不限。如:诗歌, 散文 等, 记叙文 不少于800字。
3. 本次参赛作品一律按电子版进行评比,筛选。
4. 凡参加本次证文活动的作品,一律要求原创,不得抄袭、复制他人作品。
5. 电子版统一交于学生会宣传部部长,赵煜,电话:
七:作品格式要求:
标题:3号字,宋体加粗,居中
姓名班级:小3号字,宋体加粗, 居中
正文:小4号字,宋体
主题征文活动方案2
一、活动名称
我的大学,我的青春
二、活动宗旨
积极响应大学生校园 文化 生活的号召,展现当代大学生的风采,丰富大学文化生活,培养文学青年;为强化我系学生的专业特长,选拔优秀作品和优秀人才;同时为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方面,弘扬积极向上、努力奋斗的精神,提高自身涵养;并在我校青年学生中大力弘扬文明精神和文明新风,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创建和谐校园,故举办此次征文比赛。
三、主办单位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音乐系团学联合会秘书部
四、活动目的
增强我系学风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展现新生风采,存留 军训 记忆,记录校园生活新起点,丰富课余文化知识。
五、活动对象
音乐系16级全体学生
六、活动时间
20__ 年10月17日—10月24日
七、活动流程
(一)征文内容
文稿主题可在下列三项内容中选择一项来表现,体裁不限,题目自拟,可配图说明,1000字以内。
1、讲述军训 故事 ,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及心得感悟。
2、联系实际描述自己对大学生活的规划。
3、畅谈自己在进入大学后,学习、生活、思想上的转变。
(二)征文要求
1、 文章 体裁不限;必须为自我原创作品,不得抄袭、套改。
2、参赛方式:文稿完成后以Word形式发到邮箱 (邮件主题写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并附打印稿,由班级负责人收齐后交回团学联办公室。(电子版标题用小二号字,文章内容用四号宋体字,A4纸打印)
3、交稿数量:不限(请各班同学踊跃参加。
4、截稿时间:20__ 年10月20日18∶00之前。
八、奖项设置
1、凡参与此项活动的同学均有活动参与学分。
2、根据学生干部及老师讲文稿进行评比,评出一、二、三等奖,并向获奖同学颁发荣誉证书及奖品。
九、经费预算
获得荣誉证书的同学奖励 笔记本 一本,共需六本,每本5元,共30元。
征文策划书3
活动背景
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的生产劳动效率的提高和经济效益的加大,使农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富裕了,同时使广大学子的生活、学习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善。近几年来,村村通工程的实现,加快了农村文化、生活和物质水平的提高。
活动目的
为了让来自田野的广大学子回想并感受到家乡的巨大变化,让更多的大学生意识到农村未来发展的希望,更好的服务于“三农”,奉献于“三农”,特启动此次大型征文活动。
活动时间: __ 年3月中旬至4月中旬
活动地点: 中州大学校广场
活动名称: 农村学子的眼光——家乡的变化
各部职责:
为了使活动更顺利的举行,特详细说明各部门分工:
策划部:
负责书写策划书。为了让本次活动取得更好,更有影响力的效果,要书写明了,清晰,策划分工仔细的方案,按时交到秘书部。
宣传部:
负责制作、张贴海报。要宣传到校内和校外附近的每一处。3月15日之前务必完成宣传工作,并负责借一些工具,如相机、音响等。
秘书部:
仔细审核活动中的每一个细节,做好活动中的记录。负责拍摄照片。活动结束后认真整理活动过程,做出 总结 ,并存档。
外联部:
做好活动前的外联工作,为活动的顺利开展做好准备。接待询问的每一位同学,记录他们所提出的问题和要求。
组织部:
负责活动中的一切用具,搞好活动秩序,对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要及早防范处理,制定好应急预案,活动后整理所有工具。
学习交流部:
保持活动的优势,从活动中总结 经验 ,用比较专业的知识看待本次活动,给活动提供理论指导。
活动经费:
mp3: 1×100元=100元
u盘:3×60元=180元
小音响: 5×30元=150元
笔记本: 10×2元=20元
纪念品若干: 30元
荣誉证书若干: 30元
其它 : 30元
总计: 540元
备注:
参加活动的每一位会员都要穿戴整齐,举止文明,按要求佩戴会员证,礼貌待人,认证完成协会交与的各项工作。如有急事须向部长请假,报会长或组织部长批准后方可离去
征文策划书4
一,活动名称
绿色环保征文比赛
二,活动时间
__ 年10月23日——__ 年10月31日
三,活动地点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四,活动对象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全院学生
五、活动目的:
增加大学生的环保知识,提高环保意识。
六、活动内容:
前期做好宣传工作,给同学一定的时间进行写作,然后我们收集文章,请老师进行评比!
七、 资金预算:
1)活动宣传费用
海报纸张 3元/张_张6元
颜料、彩笔10元/份_份10元
2) 活动奖品费用
150元(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鼓励奖若干名)
总计166元
文,是水;文,是阳光;文,滋润着我们的生命;文,吐露着我们的点滴心声。 为响应大学生校园文化生活的号召,丰富大学文化生活,培养文学青年,为我社我院选拔优秀作品和优秀人才,同时为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方面,弘扬积极向上、努力奋斗的精神,提高自身涵养,同时为我院举行的社团文化节增添一笔,扩大社团的影响力,故举办此次征文比赛。此次征文比赛将以“青春”为主题。
具体规程如下:
举办单位:___文学社
投稿日期:10月24日-11月15号晚上12点整
参赛对象:____ 全体学生
参赛资格:全院广大文学 爱好 者
稿件要求:原创,文体不限,数不限。征文内容论文要观点鲜明,立意新颖,思想积极上进,体现出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和思想状况,拒绝抄袭。
参赛方式:上交至二楼学管处
活动流程:
1.10月24日-11月15日为投稿时间。
2.11月16日—19日审稿,确定优秀名单。参赛作品我们将采取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邀请相关人员认真审稿,杜绝黑幕。
一等奖一名
二等奖2名
三等奖3名
优秀奖4名
3.选定一个晚上为颁奖晚会,为获奖人员颁奖,以资鼓励。
资金预算:
一等奖证书一张 奖金100元
二等奖证书二张 每人奖金50元
三等奖证书三张 每人奖金30元
优秀奖证书四张 每人纪念品价值10-20元
征文策划书5
一.活动主题:笔尖下的感动——大学生书信征文大赛
二.活动时间:__ 年5月28日——6月7日.
三.活动目的:随着人类社会的高速发展,我们进入了微时代,快节奏的生活在提高效率的同时却在无形中剥夺了人们表达自己情感的时间,为适应这种“微”趋势,推出书信大赛,帮助同学表达出内心真实的情感,希望同学能通过本次活动,发现学院及身边的美,表达出自己的情感,不做“低头一族”,积极向上的面对自己的大学生活。
四.活动单位
1、主办单位
铜陵学院会计学院团总支 学生会
2、承办单位
铜陵学院会计学院团总支学生会 网络信息部&团总支宣传部
五.活动参与对象:全院师生
六.活动流程策划:
(1) 前期宣传:
1. 由各班班长在班级内进行宣传
2. 制作海报,进行活动宣传
3. 通过网络微博,空间进行宣传,向全院征稿
(2) 作品收集:
(1) 三行 情书 内容(原创分):参赛者需提交照片( 电子版)一份(照片内容需参赛者自己拍摄),照片上以3句话的形式总结出参赛者拍摄照片想要表达的情感(可以包括亲情,友情,爱情等)。三行情书内容作为此作品的原创分。
(2) 书信内容(附加分):参赛者可以书写一封书信详细写明自己对所表达对象的情感,字数不得少于200字,题材不限,可以附上自己相关的三行情书照片。书信投送方式有两种,分为校内和校外,校内无邮戳,由学生会人员亲自跑楼投送,若想要将书信寄送给外地,由学生会人员负责统一邮递寄送,参赛者只需写明内容、地址等相关事项。(购买好信封,由学生会工作人员筛选符合寄送条件的书信,内容绝对保密)
(3) 新浪微博参与方式:登陆新浪微博,关注铜陵学院会计学院学生会,以私信方式发送参赛情书,附上姓名、班级及联系号码
(4) QQ参与方式:登陆QQ,添加好友 ,以私信方式发送参赛情书,附上姓名、班级及联系号码
(5) 电子邮件参与方式:制作好的作品可直接发送到指定邮箱:
(3)书信联系完作者后,将有学生会工作人员向作者本人收取。
实物作品5月31日由各班班长收集好,由学生会相关负责人向班长收取
(4)作品评选:
1.5月28日~5月31日收稿,挑选出优秀作品在网络上面向大众进行初步评选, 6月1日~6月2日微博投票;6月3日~6月5日微信投票。
2.6月6日~6月7日由会计学院学生会主席团及各个部长组成的评选团根据参选者的作品进行最终投票选举。
七.奖项设立:
1. 一等奖3名,颁发影集及证书
2. 二等奖3名, 颁发相框及证书
3. 三等奖4名,精美小礼品及证书
4. 优秀奖若干名,颁发证书
七.活动后期安排:
(1) 咨询作者相关信息,有意者可对作品进行寄送
(2) 联系相关作者,发放奖状及奖品
八.活动主办:铜陵学院会计学院团总支 学生会
九.如有疑惑,请联系咨询会计学院网络信息部王晨宇或团总支宣传部闻飞飞。
会计学院团总支 学生会
__ 年5月28日
附录:评分细则
征文策划书6
一、活动背景、活动目的:
大学是个充满激扬青春的地方,这里有着我们激情闪现的情感故事,有着我们理性思考后的远大理想。丰富的校园文化,展现了当代大学生飞扬的个性、青春的风采。每个同学眼中都会有不一样的大学。
二:活动主题:“我的大学”为主题的微故事征文大赛
三:策划主办单位:安阳工学院校学生会宣传部
四:活动对象:安阳工学院全体学生
五:活动时间:
征稿时间__ 年12月1日至12月20日。
评选时间12月20日至30日。
六、活动概况
1、投稿方式
(1)作品以打印,电子稿的形式上交,并以班为单位交由系学生会,由学生会人员统一整理并做好登记再交到校学生会
(2)电子稿及打印格式:在首页左上方标明安阳工学院微故事征文大赛,全文为宋体,标题二号字体,正文四号字体
(3)所有稿件自行保留,不予退还
(4)也可通过关注新浪微博“安阳工学院我的大学微故事大赛”进行投稿。
2、评选标准:
(1)内容积极健康向上,同时又能够很好的体现出大学生活的美好,丰富,紧扣“我的大学”的主题,感情丰富为佳;
(2)故事字数在限定字数内,言简意赅;
(3)审稿工作由各院系学生会代表,校学生会代表及各位资深老师共同完成,确保大赛作品评选的公平公正;
3、活动结束
1.邀请评委以便后期优秀作品的评选。
2.总共设置三个奖项,颁发证书,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及优秀奖若干,并将获奖稿件发布在学生会官方微博,或校报。
七、征稿要求:
(1)征文内容围绕“我的大学”展开,畅所欲言
(2)内容积极向上,情感自然丰富,富有创新意识,能从细微处挖掘出大学生活的意义,作品必须为原创作品,谢绝抄袭,套作
(3)题目自拟,字数在140字以内
(注:详细请私信安阳工学院学生会官方微博。)
__ 年11月27日
校学生会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