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气候异常。本来现在就是蔬菜青黄不接的时候,再加上天气异常,尤其是前一段时间,全国多地迎来长时间的阴雨天气,降雨比较多,而今年降温又比较早,天气寒冷,降雨又降温,气候异常导致不利于蔬菜的生产,造成产量的下降,尤其是遭遇洪涝灾害后,蔬菜减产就比较厉害,供应减少,供需紧张就会导致价格的上浮,也就是天公不作美异常的天气,是蔬菜价格上涨的罪魁祸首
2.生产成本上涨
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蔬菜的生产成本也在上涨,包括种子,肥料和人工成本都在提高,有的地方提高了30%,因为今年以来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不少农业生产资料也在涨价,尤其是化肥的价格涨的比较猛,数据显示,上半年尿素的价格每吨价格大约在2000块钱左右,而最近都已经涨到了超过3000元,而且人工成本也在上升之前,每人一天在100元以内,而现在超过了100元成本的上涨,自然也会体现到蔬菜价格里面
3.运输成本也在提高
一方面,很多地方遭遇洪涝之灾,蔬菜批发商要全国各地区批发蔬菜增加了运输的距离,另一方面油价也在不断上涨,国际原油价格已经创下了新年来新高
1、季节性因素。蔬菜价格在每年进入9、10月份开始上涨,主要是天气转凉,蔬菜生长性下降,但部分秋季产蔬菜不受影响。3、4月份开始回落,主要是因为南方蔬菜和部分北方温室大棚蔬菜逐渐上市,价格逐渐回落。
2、天气因素。频发的极端气候对蔬菜生产、仓储、运输都会造成较大的影响。3、种植成本。蔬菜种植成本的增加,种子、化肥、基础设施、人工等。
4、运输成本。蔬菜仓储及运输费用的增加,冷冻、仓储、油价等。
5、市场供需。对高品质菜的需求量增多, 在蔬菜包装等环节费用增加,价格上升。
总的来说,现在各地开学、开工等,蔬菜市场需求量大,等到蔬菜生产慢慢的恢复,部分蔬菜价格可能会下降下来。物价这个东西都是随着经济发展,和当下的突发状况产生波动,比如这些年来国家的发展推动了经济,经济上涨自然物价就上涨。再比如疫情,疫情的发生导致了一些供应商无法去生产物品,或者一些经销商因为疫情病毒的爆发,无法去进货,产生的一些断接。人们因为疫情也不能出门,交通,运输都陷入瘫痪,只能就近去购买生活用品,供应商的断链,导致了一个供不应求的现象了,物价都纷纷一瞬间的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