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6月9日公布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市场普遍预计,5月份CPI同比涨幅有望继续小幅回落,连续两个月处于“1时代”。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4月份CPI同比上涨1.8%,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涨幅重回“1时代”。
据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信息系统”监测,5月18日—5月24日,鸡蛋、猪肉等畜产品价格集体下跌,供需不平衡的现象依旧明显。蔬菜迎来集中上市期,市场供应充足稳定,价格走低。
业内专家表示,5月份以来随着各地气温的持续回升,各地蔬菜供应充分,带动食用农产品价格持续回落。同期国内非食品价格整体平稳,但5月份国内成品油价迎来年内最大涨幅,初步判断5月份CPI同比涨幅可能在1.5%-1.7%左右,取中值为1.6%,涨幅相比上月继续有小幅回落。
对于未来的物价走势,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曹和平预计,4月份CPI同比涨幅回落至2%以下后,物价涨幅或还继续下降。他认为,二季度、三季度CPI或环比微弱下降,同比微弱上涨。来源:中国新闻网
蔬菜开始回落,4种常吃农产品价格却大涨,一斤涨5元,物价上涨?
10月16日, 国家统计局今日将公布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机构预计,受蔬菜等价格回落影响,9月份CPI同比涨幅可能会有所收窄,继续处于“1时代”。若上述预测兑现,CPI同比涨幅将连续8个月低于2%。
CPI同比涨幅走势图。
9月份CPI涨幅或回落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8月份CPI同比上涨1.8%,涨幅比7月扩大0.4个百分点。对于即将公布的9月份CPI,市场普遍预测,CPI涨幅可能会有所回落。
据商务部监测,9月11日至9月17日,30种蔬菜平均价格比前一周下降2%;9月18日至9月24日,30种蔬菜平均批发价格为每公斤3.84元,比前一周下降2.8%,猪肉价格为每公斤21.55元,比前一周下降0.6%。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进入9月份以来,由于高温消退,蔬菜等农产品的价格开始平稳回落,使得食用农产品价格涨幅有所收窄,翘尾因素也出现回落,初步判断9月份CPI同比涨幅可能在1.5%-1.7%左右,取中值为1.6%,涨幅相比上月有小幅下降。
来自Wind资讯的数据显示,23家机构对9月份CPI同比涨幅的平均预测值为1.6%,预测最大值为1.8%,最小值为1.4%。若上述预测兑现,CPI同比涨幅将连续8个月低于2%。
下一阶段物价走势如何?
连平表示,下半年如果不出现大的外部因素的冲击,食品价格并不会出现明显的上涨,而翘尾因素在6月份达到年内最高点之后将会逐步走低。因此预计下半年CPI同比涨幅可能会略低于上半年,全年通胀压力不大。
对于物价形势,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9月14日表示,食品供应目前比较充足,今年夏粮和早稻合计起来比去年有所增产,秋粮目前生长形势比较良好,总体来看农产品供应是比较充足的,食品的涨幅不会发生大的跃升。
刘爱华称,1-8月份,工业消费品累计上涨0.6%,属于比较低位的上涨。服务价格水平涨幅大一些,为2.9%;但是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下,服务提供的质量和水平都是在提升的,服务类价格应该也不会出现非常大的上涨。所以总体来看,全年完成控制物价通胀的目标是没有问题的。
CPI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onsumer?price?index)的简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一个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它是度量一组代表性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的价格水平随时间而变动的相对数,是用来反映居民家庭购买消费商品及服务的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
01、蔬菜开始回落
近期,蔬菜价格可谓是接连大涨,全国多地都已感受到了菜价大涨的气息,而菠菜一斤涨至15元,茼蒿11元,不少人感慨菜价比猪肉还贵。
不过相比前2天的高价,近期菜价开始回落。如笔者的家乡,菠菜已降至8元/斤,空心菜4.5元/斤,茴香9.8元/斤,蒜黄7.8元/斤,罗马生菜6元/斤,油麦菜5.5元/斤,黄瓜5元/斤,白菜苔5.5元/斤。
当然,这个价格相比往年依旧偏高,只是比几天前跌了1-3元/斤左右,其中菠菜跌幅最大。至于为何行情开始走跌,其实还因蔬菜不像其他农产品生产周期长,如今南方的蔬菜已接连上市,而北方大棚蔬菜也陆续入市,因此使得市场上的零售价也跟着下滑。
不过,短期内菜价还会保持较高的上涨趋势,毕竟北方产区减产较多,山东、河北减产了40-60%左右,一时半会供应还不能恢复以往。再加上气温偏低,即将入冬,而此时的蔬菜生产成本也在增加,菜价迎来季节性走高。
02、肉类食品价格集体上涨
然而,菜价开始有回落的趋势,市场上的肉食品价格却在接连走高,这是咋回事?
1、猪肉涨价
10月初时,不少商超为了吸引人前来消费,纷纷进行猪肉的促销,河南许昌就有一超市3.98元猪肉上了热搜。而其他地方尽管没这么低,但跌至6-7元的很多,不少人感慨猪肉比菜还便宜,进而也开始积极购买。有网友更是感慨,自从蔬菜涨价后,每天都吃红烧肉。
然而,随着猪肉的消费需求上涨,其价格也开始了上涨。如金华一网友称,一周前猪肉才10.8元,当时觉得便宜买了5斤。但谁知今天再去看,肉价已涨至14.58元,五花肉更是15.98元一斤。销售员对他说,年底或要涨至20元左右。
大连一网友表示,菜市场的猪肉一天就涨了5元,前一天买是10元一斤,但第二天再去就是15元一斤,而今天五花肉更是涨至17元一斤。
徐州睢宁一网友分享:目前猪肉涨幅比较快,这才没几天,前后腿肉就涨至15.8元一斤,五花肉涨至17.8元一斤,肘子19元一斤,猪大肠35元一斤,甚至连苹果都涨到了12元一斤。
2、鸡蛋涨价
10月份的鸡蛋行情也经历了从低谷到辉煌,笔者老家一养鸡户表示,10月初时,鸡蛋价格一路走跌,直接跌到3.9元/斤左右,本以为此次蛋价要跌破成本价了,但没想自从菜价走高,其产地行情一路“高光”,目前均价已涨至5.1元/斤。
笔者查了查,发现果真如此。从产地接货价来看,河南为5.08-5.13元/斤,山东为5.11-5.25元/斤,江苏为5.17-5.35元/斤,安徽为5.17-5.27元/斤,河北为5.05-5.33元/斤,北京为5.44-5.53元/斤,广州为5.3-5.4元/斤。
其批发价就如此之高,更别说市场零售价了,河南郑州一网友说,10月份的蛋价经历了3次涨价,先是4.68元/斤,紧接着涨至5.28元/斤,而如今又涨至5.88元/斤,这简直吃不起了。北京一网友吐槽,当地鸡蛋已涨至6.58元/斤。不过上海也不低,一周前为4.99元,如今直接涨了1元,也就是5.99元/斤。
蛋价走高,说白了就是购买的人多了,毕竟比起高涨的菜价、肉价,鸡蛋无疑成了最好的替代品,其销量也开始增多。
3、牛羊肉也跟涨
随着天气变冷,牛羊肉的销量也开始增加,因此其对应的价格也开始了一波上涨。如大连一网友表示,当地的羊肉为40元/斤,羊里脊为42元/斤,相比上周涨了2元一斤;牛骨肉为36元/斤,牛里脊肉为43元/斤,牛排肉为40元/斤,价格涨了1-3元/斤。
江苏仪征一网友称,当地菜市场牛羊肉相对便宜,羊肉才不过33元,牛肉40元一斤,比超市便宜3-5元左右。保定一网友表示,当地牛肉35元一斤,羊肉37元一斤。
苏州一网友称,当地黑山羊一斤60元,白羊肉为50元,实在是太贵了;带皮牛肉为43元,纯瘦肉为48元一斤,其价格涨了5元左右。
4、鱼价上涨
上半年,鱼价涨至所有人都吃不起的状态,但从7月份开始,新鱼陆续上市,鱼价也开始了下滑。到了9月份后,新鱼上量增多,鱼价恢复到往年水平,但因养殖成本高,部分鱼农陷入亏损。
然而,10月中旬开始,随着销量走高,市场上的鱼价再次上涨。如清江鱼、鳊鱼从8元涨至12元,草鱼、鲤鱼从7元涨至9元一斤,鲫鱼为12元一斤,花鲢为8元一斤。
伴随着市场上肉类食品价格的集体走高,不少人感慨,难道又要吃不起了?其实大家不必要担心,此次上涨受菜价牵连所致,随着菜价逐步回落,那市场必然会再次恢复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