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们经常用"白菜价"来形容一个东西的便宜程度,可是现在就连最便宜的大白菜都不便宜了,很多地方的大白菜都涨到了3元左右一斤,甚至有的地方价格可能更高。
大白菜
像其他的一些蔬菜,比如大葱,蒜苔,茄子,黄瓜等等都是涨幅惊人,感觉都比往常年度上涨了不是一星半点;副食品方面的猪肉,牛肉,羊肉等价格也是高得吓人,猪肉很多地方都三四十元一斤,牛羊肉四五十元一斤。有人开玩笑讲,现在逛市场,遇到卖肉的地方都绕道走,感觉自己的收入"不配"吃肉;日用品方面,像牙膏,洗衣液等常用的日化用品也有不同程度的涨价,以前三四块钱的牙膏不见了,十几块钱的洗衣液也很少见了,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这些生活必需品涨价呢?
牛肉
我觉得蔬菜,猪牛羊肉,日用品的涨价原因可能并不完全相同。
蔬菜涨价的原因,我觉得主要是受季节性需求影响、极端天气和疫情对蔬菜产量的影响、部分囤积炒作的影响。首先,目前已经进入到了冬季,冬季本来就是蔬菜产量减少而需求增加的季节,这一矛盾必然导致短期蔬菜价格上涨,其实,以前每到冬季蔬菜价格也会有一定的上涨,只是今年的感觉特别明显,刚觉好像涨的比以往年度都高;其次,部分地区遭遇了极端天气,导致了产量降低,同时由于疫情导致运输不畅,造成了很多蔬菜市场价格快速上涨;最后,这里不能排除类似以前大蒜那种故意囤积炒作的价格的行为,从而导致部分容易储存的蔬菜价格上涨。
蔬菜
猪牛羊肉涨价的原因,猪牛羊肉涨价的原因和蔬菜不太一样,首先一个最大的不同点就是,肉制品的生产时间较长。猪牛羊等牲畜的饲养需要较长的时间,尤其是牛的生长,时间较长,假设需求是稳步增长的,但是生产速度跟不上,那价格肯定是上涨的。
那么,就拿本来生产量和消费量很大的猪肉来说,为什么产量就跟不上了呢,我想主要原因是三点,不赚钱,猪瘟,"一刀切"的环保政策导致的。
猪肉
猪肉的变化一直呈现着波浪形的弱平衡状态,以前也存在这种情况,由于间歇性的养猪积极性问题,一两年猪肉贵点,一两年猪肉便宜点,但是猪肉价格变动的幅度都在老百姓的可接受范围内,但是这次猪肉的涨幅似乎已经超过很多人能够接受的范围,从以前的十几元一斤到现在动则三四十元一斤,确实有些接受不了。除了两三年前养猪积极性的下降导致了猪肉价格升高外,还有就是猪瘟和"一刀切式"的环保政策,猪瘟这里不说,"一刀切式"的环保政策其实破坏力巨大,之前由于有人认为养猪的排泄物严重污染环境而不准广大的农村养殖者养猪,导致了猪肉的产量的大减,从而导致了猪肉价格大涨,后来相关部分虽然做出了修正,但是还是需要时间才能够达到以前的弱平衡状态。
二师兄身价暴涨
日用品涨价的原因,我觉得主要由于疫情世界各国以及中国超发货币有很大关系,超发货币必然导致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而很多大宗商品恰恰是日化用品的原材料,原材料上涨了必然会导致最终的产品价格上涨,所以,中国央行有意控制货币超发速度来抑制相关商品的快速上涨。
日化用品
不管是价格上涨还是价格下跌,都不是我们左右的,这是市场经济的自然规律。但是,确实对很多人的生活造成了影响,因为我们大多数的人生活都是依靠"死工资",这两年经济遇到了一定的困难,很多人的工资并没有明显的上涨,甚至有的还下降,同时日常生活,教育,医疗,房贷等支出又是刚性的,确实部分人群生活压力巨大。
2021努力奋斗赚钱吧
但是,不管我们抱怨也好,埋怨也罢,事实是我们改变不了的,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努力奋斗,赚钱,赚钱,赚钱
肉、蛋、菜、水果全线降价,卫生纸却要涨价了,什么情况?
蔬菜是我们大家每天都要吃的一种食物,而通常我们大家也都知道,蔬菜的价格一般是比较低的,但最近的蔬菜价格上涨的很厉害,那么蔬菜价格是由什么决定的?蔬菜价格高位运行态势仍会持续?对于这个问题,很多小伙伴都很想知道答案,下面赶快来了解下吧。
近期蔬菜价格是由什么决定的
蔬菜价格在每年进入9、10月份开始上涨,主要是天气转凉,蔬菜生长性下降,同时,进入夏季,高温和暴雨如果频发,蔬菜的生产、仓储和运输受到较大的影响,部分地区蔬菜价格短时间内上涨速度会较快。频发的极端气候对蔬菜生产、仓储、运输都会造成较大的影响。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对高品质菜的需求量增多,在蔬菜包装等环节费用增加,价格上升。蔬菜仓储及运输费用的增加:冷冻、仓储、油价等。蔬菜种植成本的增加:种子、化肥、基础设施、人工等。产地与销区距离加大:城市化的进程导致主产区与主销区距离加大,仓储及运输费用增加等。
蔬菜价格高位运行态势仍会持续
10月26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248场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商务局一级巡视员王洪存介绍,未来一个时期的生活必需品供应特别是蔬菜价格,还面临着更多挑战。一是马上进入冬季供应期,本市蔬菜开始由北菜供应转向南菜供应,运输距离加长,再加上煤炭等能源价格的上涨造成北方暖棚费用增加,会导致生产成本上升;二是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多地管控措施趋紧趋严等不确定性因素增加,会导致运输成本增加;三是冬奥会及冬残奥会召开在即,两节将要到来,需求量逐步上升,会出现节前效应。从全国看,蔬菜价格高位运行态势仍会持续。
北京10月以来部分菜价涨超50%
10月26日,北京市召开第248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北京市商务局一级巡视员王洪存表示,受多种因素影响,十一过后本市蔬菜特别是叶类菜价格持续上涨。监测显示,近期批发端蔬菜供应量有所下降,由于本市流通渠道的多样性,市场终端货源仍然充足,供应平稳。但十月份以来,蔬菜价格总体呈波动上行趋势。10月1日-25日,我市蔬菜平均批发价,月环比上涨39.8%;综合零售价月环比上涨20.4%。部分叶类菜、鲜嫩蔬菜上涨幅度更大,有的超过50%或更多。今年下半年随着全国生猪养殖恢复、出栏量增加,北京市猪肉价格持续下行。10月1日至25日,7家批发市场猪肉日均交易量61.5万公斤,月环比增加15.1%。平均批发价16元/公斤,月环比下降4.2%;平均零售价在29.24元/公斤,月环比下降9.1%。目前,生猪供应充足,消费进入旺季,供需趋于平衡,价格也开始呈现恢复性上涨。
春节期间由于消费需求较高,肉、蛋、菜、水果的价格全线上涨,正常情况下到了3、4月份随着需求量的下降,价格都会陆续下降,但今年因为卫生事件的缘故,交通运输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导致肉、蛋、菜和水果的价格一直维持高位,大家的生活成本就没有降下来。
据农业农村部检测的5月9日农产品价格显示,目前猪肉的平均价格为20.15元,比上周六下降了1%,牛肉价格为77.2元,比上周六下降了0.8%,羊肉价格为68.37元,比上周六下降了1.3%,白条鸡价格为18.26元,比上周六下降了0.5%。
鸡蛋价格为10.49元,比上周六下降了0.2%,重点监测的28种蔬菜的平均价格为4.55元,比上周六下降了1.1%,重点监测的6种水果平均价格为7.58元,比上周六下降了0.5%。
可以发现,从肉到蛋,再到蔬菜和水果价格都迎来了不同程度的下降,最大降幅是羊肉达到了1.3%。
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农产品的价格下降的呢?
一、肉类价格下降
目前,国内的畜禽养殖产能依然处于高位,就拿我国人民最喜欢吃的猪肉来说吧,4月份我国能繁母猪存栏量4185万头,依然高于4100万头的正常保有量,生猪产能依旧过剩,同样过剩的还有肉鸡产能、羊产能。
受疫情影响终端消费一直不温不火,再加上收入下降经济压力较大,大家对肉类的消费也是有所节制。
产量较高的同时消费也不行,双重压力之下肉类价格想不降都难。
不过考虑到当下,猪、鸡、羊的养殖都处于亏损状态,饲料价格一直高位运行,不断下降的畜禽价格很有可能激起养殖户挺价意愿,预计肉类价格下降区间有限。
二、鸡蛋价格下降
此前,受交通运输受阻,部分地区疫情反复居民囤蛋热情高涨,贸易商准备库存,加上养殖端挺价惜售几个因素的影响,鸡蛋价格迎来了大幅上涨,零售价格最高时接近6元。
随着温度的升高,鸡蛋储存难度增加,贸易商拿货谨慎,养殖户也不敢贸然惜售挺价,加之不论是深加工企业需求还是终端居民消费需求都缺乏利好刺激,鸡蛋市场供求关系发生翻转,价格进入下降状态。
不过现阶段鸡蛋库存并不高,预计鸡蛋价格的跌幅有限。
三、蔬菜价格下降
3、4月份蔬菜价格处于高位,一方面是因为温度依然偏低,蔬菜产量不高,另一方面是受到交通运输受阻的影响,产区蔬菜无法及时进入销区,致使市场蔬菜价格偏高。
随着各地气温的升高,蔬菜产量增加,露天蔬菜陆续上市后,种植成本也明显下降,更为关键的是多数地区的交通恢复,蔬菜运输顺畅,供需之间的障碍被打通,需求得到满足,价格下降。
后续随着蔬菜产量的不断增加,蔬菜价格还会继续下降。
四、水果价格下降
此前水果价格比较高主要有这么三方面的原因:1、居家办公,增加需求量;2、三四月份正处于夏季时令水果还未上市,去年冷库水果库存见底的青黄不接时期,市场水果供应量偏低。
3、交通运输不畅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水果涨价。
不过近期,随着夏季时令水果中荔枝、桃子、李子、樱桃、杨梅、西瓜等水果的上市,水果市场种类丰富,供应量增加,交通运输也随着疫情的好转而恢复,水果价格开始降价。
后续,水果价格大概率同蔬菜价格一样进入降价通道。
五、卫生纸却要涨价了?
近期,大家在购买卫生纸时不知有没有发现卫生纸的价格悄然上涨了,就拿某达品牌的抽纸来说,笔者去年购买的价格为50多元,现在已经上涨到了70多元了,涨幅接近40%。
卫生纸价格上涨的逻辑主要有这么几方面:
1、卫生纸为生活必需品,并不会因为价格上涨而导致需求减少;
2、全球范围纸浆告急,据财联社5月7日讯,全球范围内的纸浆库存在大幅下降;
3、俄欧之间木材交易被封锁,欧洲国家缺乏纸浆生产原料;
4、巴西作为重要的纸浆出口国,正在遭遇集装箱运力不足的问题。
原油价格的上涨,进一步增加了纸浆的运输成本。
国内纸浆对国外的依赖度高达60%以上,国际纸浆持续供应紧张,势必会涨价,进而会传导至我国,导致卫生纸和文化用纸的价格进一步涨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