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卜黑斑病防治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16 04:27:18
字号:

寄主作物:萝卜、白菜、油菜、芜菁、芥菜等十字花科蔬菜。 病害诊断:主要为害叶片,也可使叶柄、花梗和种荚受害。叶片发病,病斑圆形、褐色或深褐色,大小2-6毫米。

萝卜黑斑病防治

寄主作物:萝卜、白菜、油菜、芜菁、芥菜等十字花科蔬菜。

病害诊断:主要为害叶片,也可使叶柄、花梗和种荚受害。

叶片发病,病斑圆形、褐色或深褐色,大小2-6毫米。

病斑中间常有明显的同心轮纹,周缘稍具黄色晕圈。

茎和叶柄上病斑条点状、暗褐色。

严重时,叶上病斑多寄主作物:萝卜、白菜、油菜、芜菁、芥菜等十字花科蔬菜。

病害诊断:主要为害叶片,也可使叶柄、花梗和种荚受害。

叶片发病,病斑圆形、褐色或深褐色,大小2-6毫米。

病斑中间常有明显的同心轮纹,周缘稍具黄色晕圈。

茎和叶柄上病斑条点状、暗褐色。

严重时,叶上病斑多个汇连成片,使之局部枯死,甚至干枯脱落。

潮湿时,病部产生淡黑色霉层。

花梗和种荚上症状和叶柄上相似。

该病菌为芸薹链格孢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病部的霉层为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梗深褐色,稍弯曲,较长,3-5个丛生,顶端着生分生孢子。

分生孢子长条形至倒棒状或手雷形,棕褐色,上端有较长的嘴胞。

孢子有3-10个横隔膜和为数不等的纵隔膜。

发病规律: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窖藏种株上,或黏附于种子表面越冬,成为田间初侵来源。

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到叶片上,萌发出芽管,从气孔或穿透表皮侵入。

温、湿度适宜时,从气孔十几个小时即可完成侵入。

发病后,病部产生大量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扩大蔓延,加重为害。

病菌喜于温暖、高湿条件。

分生孢子在高湿条件下发生最盛。

发病最适温度为13-15℃。

潮湿多雨、偏低时病害易于发生。

昼夜温差大、叶面结露,利于分生孢子萌发和侵染。

此外,早播、地势低洼、易于积水、管理粗放或肥水不当使植株长势衰弱等,往往加重为害。

防治措施:(1)与非十字花科蔬菜实行2年以上轮作。

(2)收后彻底清洁田园,深翻土壤,压埋病残体。

高垄栽培,精细整地,避免早播,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合理灌水,雨后及时排水。

可用50℃温水浸种20分钟,然后冷水中降温。

也可用种子重量0.4%的福美双拌种。

(5)发病初期及时用药。

可选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80%大生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news/1_78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