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市场化的主要内容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0 11:37:42
字号:

根据我国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目前农业市场化经营制度创新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农业市场化的主要内容

一是形成有利于农业市场化经营的明晰的产权制度。只有产权明晰,才能为实现外部效应更大程度的“内部化”提供动力,才能产生竞争,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为了实现产权明晰,应重点做好这几项工作:首先,清晰地规定农业生产资料、工商业的农业投资、农业经营实体等的产权关系,保护其产权的实现;建立土地产权的最严格保护制度,在农用地的流转和买卖、治理及结构调整等问题上,充分体现农村集体的所有权、农民的使用权所应享有的利益。其次,制定维护和规范“公司+农户”等市场化经营组织正常运行和利益实现的法律法规,以规范其经营行为和惩罚其违约行为,降低“公司+农户”等组织的交易成本,保证经营组织的正常运行。再次,制定对产权保护执行情况的检查程序,以保障制度执行的公开、透明和有力。

二是充分发挥政府在制度制定与实施以及经济运行过程中的作用,并按农业市场化经营的要求规范和约束政府行为。政府在农业市场化经营制度创新的过程中,应重点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尽快建立和完善农业市场化经营的相关制度,并组织好制度的实施;另一方面,以是否有利于形成农业市场化经营机制及其相关制度为标准,来规定和约束自己的行为。

三是形成农业市场化经营意识。农业市场化经营制度创新既是一次广泛而深刻的生产方式变革,也是一场观念变革;既涉及各级政府管理意识的变革,也涉及农民经营思想的变革。没有观念转变的相伴而行,农业市场化经营制度也难以形成。目前,我国农业生产中的小农特色还比较浓厚,如在乡镇企业、乡镇集体组织中以及土地承包过程中经常产生的“搭便车”行为,农民小富即安等传统思想和随便违约的行为等,这些都妨碍着农业市场化经营机制的形成和相应制度的创新。为了形成农业市场化经营意识,应大力宣传农业市场化经营的重要意义,形成农业市场化经营的共识;在农业生产经营中树立公平竞争的意识,克服“搭便车”行为;形成等价交换的意识,努力降低工农产品的“剪刀差”;加强诚信建设,提高诚信意识,为农业市场化经营创造良好的信用环境。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news/1_785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