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节性绿色蔬菜有哪些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0 10:59:11
字号:

进入夏季,气温回升较快,蔬菜生长势头向好,全国各地露天蔬菜陆续上市。受货源充足影响,蔬菜价格普遍回落。受监测的36个大中城市中有26个城市5月份蔬菜价格环比下降,18种蔬菜中有13种价格回落。业内人士分析,后期蔬菜价格仍有进一步下行空间。

季节性绿色蔬菜有哪些

入夏后蔬菜市场行情

蔬菜价格明显回落。今年,受“倒春寒”等恶劣天气影响,春季蔬菜价格居高不下。进入5月,天气回暖,棚菜上市量增加,同时露天菜陆续上市,蔬菜价格从高位回落。据商务部市场运行调节司对全国36个大中城市监测,5月份国内18种蔬菜平均批发价格为3.38元/公斤,较4月份下降10.1%。18种蔬菜中,价格下降的有13种,上涨的有5种。

大部分城市蔬菜价格下行。据监测,5月份蔬菜价格环比下降的城市有26个,价格上涨的有9个。其中,青岛、天津、合肥、大连、银川和北京蔬菜环比降幅超二成,分别为24.3%、22.8%、22.5%、21.5%、21%和20.8%;济南、杭州、石家庄、太原等12个城市蔬菜价格环比降幅超一成;南昌、沈阳、西安、昆明等8个城市蔬菜降幅在1%—10%。

叶类、茄果类蔬菜降幅较大。叶类菜中,大白菜、油菜、圆白菜和生菜较4月份分别下降35.2%、28%、27.2%和19.9%;黄瓜、青椒、茄子和苦瓜等茄果类蔬菜较4月份分别下降26.7%、17.3%、17%和16.3%。

菜价仍高于去年同期。5月份,全国36个大中城市蔬菜平均批发价格比去年同期高36.8%。18种蔬菜中,除芹菜和白萝卜外,其余16种蔬菜价格均有不同程度上涨。其中,蒜头、生姜价格涨幅在一倍以上,土豆价格涨幅过半,茄子、洋葱、豆角、生菜、青椒、辣椒、大白菜分别上涨32.3%、22.8%、21.5%、16%、15.2%、11.5%和11.3%,西红柿、苦瓜、冬瓜、油菜、圆白菜和黄瓜分别上涨8.7%、7%、6.6%、5.6%、5.3%和4.5%。

(以上数据内容由商务部商务预报授权发布)

理性看待蔬菜价格变化

主持人:入夏之后,蔬菜价格普遍回落,除了天气转暖等季节性原因外,还有什么因素导致菜价回落?我们来听听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蔬菜分析师尹璐的分析。

是的,季节性因素是这次蔬菜价格回落的主要原因。入夏后,蔬菜市场货源充足。据农业部统计,2009年31个省(区、市)秋冬蔬菜播种面积1.04亿亩,同比增长近500万亩,增长4.8%。预计总产量2.27亿吨,减去受低温雨雪灾害损失700多万吨,同比仍增加385万吨,增长1.8%。进入5月,天气回暖,大棚蔬菜进入上市高峰期,露天蔬菜陆续上市,像叶类菜等生长周期短的蔬菜及时补充市场,蔬菜市场保持货源不断、品种不减的局面。

同时,这次菜价回落还是各方采取积极措施稳定菜价的结果。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各地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哄抬农产品(16.07,0.00,0.00%)价格等炒作行为,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

比如,商务部曾派人前往山东寿光等蔬菜主产地进行调研,积极采取措施稳定蔬菜价格。

在云南昆明等干旱地区,当地主要负责人多次深入蔬菜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进行调研,对全力保障市场供应做出安排:一是扩大粮油商务市场供应;二是建立蔬菜供应保障机制;三是加强市场监管以及监测;四是抓好物资运力保障工作,强调要立足稳定,全力确保市场供应,对流通企业从外省调运蔬菜按照实际投放市场数量,由省市财政给予运距补贴。

在北京,作为北京市民名副其实的“大菜篮子”————北京市新发地市场,也积极采取措施:深入蔬菜主产地调运蔬菜,减少流通环节;加大宣传力度,吸引各地农户进京销售,增加货源;利用电子显示屏向商户通报气象信息,以做好防范工作等。

此外,运输成本降低等因素也有利于菜价回落。从6月1日零时起,汽、柴油供应价格每吨分别降低230元和220元。成品油价格下调将缓解蔬菜流通环节中运输成本压力。

主持人:对后期蔬菜价格走势,您有什么判断?

一个总体的判断是,预计6月至7月份蔬菜整体价格仍以降为主,但受种植成本制约,菜价降幅空间不会太大。

供给方面,据农业部统计,31个省(区、市)春季蔬菜意向播种面积1.34亿亩,同比增加263万亩,增长2%。虽然前期北方低温雨雪天气和近期南方大范围强降雨对蔬菜生产和流通造成了不利影响,但由于适当扩大冬种和春播蔬菜面积,并加大了田间管理力度,加之5月以来天气转好,大部分大棚蔬菜正处于上市高峰期,露天蔬菜陆续上市,目前蔬菜产量能够满足市场供应。据农业部5月7日农情调度显示,目前全国在田蔬菜面积1.19亿亩,同比增加750多万亩,增长6.7%。预计全年蔬菜播种面积增幅要高于往年平均水平。夏季是蔬菜上市的高峰时期,市场供应将得到保障。

价格方面,夏季市场供应的蔬菜以露天蔬菜为主,蔬菜价格相对较低。分地区来看,夏季南方降雨频繁,将对蔬菜的生产、采摘和储运产生不利影响,蔬菜价格波动相对较大;而北方相对雨水较少,光照充足,蔬菜生长速度快,市场货源充裕,价格将有继续下跌的空间。分品种来看,黄瓜、茄子、豆角、西红柿等夏令蔬菜上市量将不断增加,预计价格还有小幅回落空间;生菜、芹菜等叶类菜受天气影响较大,价格将有所波动;土豆、蒜头等耐储类蔬菜因减产和新季上市双重因素影响,预计短期内价格上涨空间有限。

主持人:跟去年同期相比,今年菜价仍然较高。同时,近期大蒜等少数蔬菜价格波动较大。怎么看待蔬菜市场的这种表现?

第一,要理性看待蔬菜价格同比上涨。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膳食结构的改善,人们对蔬菜的需求逐渐由数量消费型转向质量消费型,对蔬菜的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人们更加注重绿色、营养、健康、美味的鲜菜。因此,在蔬菜的生产、流通环节成本也自然会上升。

第二,要合理规划蔬菜种植结构。要防范因主观因素出现的蔬菜生产“大小年”现象。2008年大蒜价格低迷,一些农户对种植大蒜失去信心。2009年大蒜减产三成,此后,蒜价一路上扬。因此,蔬菜种植要有计划,对种类、品种结构、上市时间等都要保持信息对称,完善和健全农产品的监测和预警机制,以此来引导农民生产,稳定市场供应。

第三,要大力推进“农超对接”。“农超对接”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是推动蔬菜销售的有效途径和措施,对建立农产品现代流通体制、增加农民收入和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要建立健全蔬菜运输体系,使区域间信息更对称、透明化,以此合理规范蔬菜流通市场。

到“超市发”逛蔬菜早市

端午节小长假的第一天,早上7点,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皂君庙的“超市发”超市里就已经挤满了前来赶早市的顾客。蔬菜货架上堆满了青椒、茄子、圆白菜等各种新鲜时令蔬菜,顾客们一面细心挑选,一面寒暄,不时还会相互推荐,好不热闹。

“‘超市发’的早市很好,卖的菜特别新鲜,质量好价格也不贵,早上遛弯儿顺便就过来买点菜,不耽误事!”家住大钟寺的黄玉琦大妈几乎每天早上都会来这里买菜。她说,最近一个月很多蔬菜价格都有所下降。“5月份圆白菜要两块多钱一斤,现在六七毛钱就能买到很好的,便宜了很多。”

北京市超市发连锁股份有限公司果蔬配送经理于平告诉记者,近一个月来,北京蔬菜价格普遍有所下降。其中圆白菜、大白菜、白萝卜等蔬菜下降幅度较大,比较明显。以圆白菜为例,今年5月1日超市进货价格为每斤2.5元,5月20日降至0.6元,而6月10日仅为0.26元。

据于平介绍,最近蔬菜价格普遍下降主要是受到市场供求关系影响。“去年这个季节圆白菜价格卖到了0.78元一斤,大白菜价格更高,每斤1.06元,这促使很多地方扩大种植规模,使得目前市场供应充足。另一方面,今年全国范围内倒春寒比较严重,受气候影响,本应分批上市的蔬菜,上市期出现了重叠,这也导致蔬菜价格下降。”于平分析说。

也有部分菜品与去年同期相比价格基本持平。家住三义庙的邓萍,每天负责5口人的一日三餐,对菜价颇为熟悉。她说:“最近黄瓜和西红柿虽然比前一段时间便宜了一些,但是,这个季节一般就是这个价,很正常。菜价都有高有低,哪个菜涨价太多,就多买点别的菜,对我们生活影响不是很大。”

于平告诉记者,超市发连锁股份有限公司今年5月份蔬菜销售总量600万斤,销售总额达580多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15%和8%。为了进一步促进蔬菜销售,公司积极采用价格杠杆,通过低价促销等方式进行市场调节,刺激市场需求。例如公司在圆白菜的销售上加价很低,基本采用薄利多销的方式。

此外,超市发公司还注意在进货、运送以及销售等方面多管齐下,保证蔬菜低价销售,惠及普通百姓。

据了解,超市发公司坚持产地源头采购,实现农超对接。这样既能保证超市有计划采购,又可以减少中间环节,保证蔬菜的质量和鲜度,同时由于转运环节的减少,损耗和成本降到了最低,可以最大程度上给消费者带来实惠。

超市发公司在蔬菜销售上采取“勤进快销”的措施。公司建有自己的配送中心,根据蔬菜的具体销售情况一天两次配送,提高了周转速度,减少货品在架时间,保证蔬菜鲜度,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新鲜蔬菜。另外,超市发公司还根据北京当地消费者习惯设立早市,每天6点30到7点开门,以叶类菜为主要销售对象。早市销售的蔬菜鲜度更高,价格也较为便宜,吸引了大批消费者前来购买。(转自经济日报)

(湖南泰鹏商贸网)

近期蔬菜价格跳涨为何反常

近期蔬菜价格跳涨为何反常,农业农村部统计数据显示,10月份(至18日),重点监测的28种蔬菜全国平均批发价每公斤4.87元,那么,近期蔬菜价格跳涨为何反常。

 近期蔬菜价格跳涨为何反常1

 张晶表示,近期蔬菜价格反常跳涨主要是受降雨、低温影响。今秋降雨比常年明显偏多,尤其是9月下旬以后,北方大范围连续降雨,且降温迅速。受大范围、长时间连续降雨影响,辽宁、内蒙古、山东、河北、山西、陕西等北方蔬菜产区多地出现菜田受淹现象,蔬菜采收困难,收购成本大幅增加。10月份以来,鲜嫩蔬菜上市量明显下降,部分品种10月份均价大幅上涨,总体菜价也呈现跳涨。

 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一位蔬菜批销商告诉记者,从9月末开始到整个国庆假期,虽然北京地区降雨总量并不是很大,但是辽宁、内蒙古、山东、河北、山西等北方蔬菜主产区降雨量很大,多地菜田被淹。露地种植的蔬菜,以前是机械采收,现在由于积水只能人工采收。比如山东德州禹城是10月份北京市场上芹菜的主要供应地,收购车辆因田野积水到不了地头,需要人工外运。蔬菜采收、运输成本大幅增加,价格随之上涨。

 最近,经常买菜的消费者会感觉到,菜价明显贵了。“国庆假期以来,全国蔬菜价格跳涨明显。”近日,农业农村部蔬菜市场分析预警团队首席分析师张晶对经济日报记者表示。

 农业农村部统计数据显示,10月份(至18日),重点监测的28种蔬菜全国平均批发价每公斤4.87元,较9月底上涨8.7%,较近3年同期均价上涨16.8%。其中,黄瓜、西葫芦、白萝卜和菠菜均价较上月分别上涨65.5%、36.3%、30.7%和26.5%,相对而言,耐储运蔬菜的价格保持稳定。

 按照往年规律,随着天气转凉,山东寿光、河北张家口等北方蔬菜主产区逐渐进入收尾期,产量有所减少,而各地地产蔬菜大量上市,北菜南运规模进一步缩小,且运输保鲜费用降低,因而全国蔬菜均价通常呈现小幅下行趋势。今年蔬菜价格为何反常跳涨?

 “以往这个时候,北京市场上销售的西兰花主要来自河北廊坊、邯郸。今年廊坊、邯郸西兰花被雨水浸泡,不能满足北京市场需求,商户就从宁夏银川大量采购。现在新发地商户每天从宁夏采购十几个货柜的西兰花。”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统计部经理刘通说。北京市场上的菠菜主要来自山东聊城,最近由于雨水浸泡烂在了地里,目前只有辽宁有少量大棚菠菜可以上市,价格于是大幅攀升。好消息是,洋葱、土豆、冬瓜、南瓜、萝卜、西红柿、菌类及姜蒜等耐储运品种价格基本保持稳定。

  菜价受气候影响出现跳涨,后期供应有保障吗?

 张晶表示,多雨、低温对秋季蔬菜供应产生的不利影响分即期和延期两种:即期影响主要是蔬菜生长速度减缓和采收不便,短时间可恢复;延期影响主要是对蔬菜本身造成的伤害,如根部、枝干部分受损,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复壮,有的甚至直接损失了上市量。展望后市,今年菜价普遍偏高,种植户扩种意向较强,北方冷凉地区夏菜种植面积同比增加,耐储蔬菜供应充足,目前全国在田蔬菜面积1亿亩左右,同比持平略增,秋冬蔬菜供给有保障。

 刘通表示,按照常年正常规律,9月末以后,蔬菜供应地将南移。从产地反馈消息看,南方产区蔬菜长势良好,大部分蔬菜能按期正常上市,夏秋季蔬菜供应地转换的衔接基本上是好于去年同期的。

 对于蔬菜价格未来走势,张晶预测,“后期蔬菜价格可能还将继续上行,尤其是受灾产区部分品种价格可能在一段时间内保持高位。待推迟上市的蔬菜集中上市后,菜价或将回落至常年同期平均水平”。

 近期蔬菜价格跳涨为何反常2

 “不少菜比肉还贵”,这是国庆节后很多消费者的感受。

 记者近日走访蔬菜产地、批发市场、商超等多地发现,受汛情、季节性因素等影响,菠菜、黄瓜等蔬菜“身价”上涨,未来蔬菜价格或将继续走高。

  菜篮子有点沉,商家减少备货

 “一斤涨到了12元,这价搁以前能买3斤了!”在北京市朝阳区一家社区果蔬超市,附近居民徐女士本想买些菠菜清炒,但看到价签后就放弃了。

 长黄瓜7.9元一斤、生菜9.8元一斤、油麦菜9.5元一斤……记者在这家果蔬超市看到,家常蔬菜价格大幅上涨,和9月相比,“身价”基本翻番。

 “菠菜太贵!批发价超过10元一斤,最近几天没敢上货。”超市销售员曾女士说,部分蔬菜售价高没人买,损耗大,都已经减少备货。

 根据农业农村部监测,10月8日至15日当周,黄瓜、菠菜、白萝卜、洋白菜等蔬菜价格均有上涨,其中黄瓜、菠菜环比涨幅较高,分别达到28.2%、21.3%,同比分别上涨87.7%、42.0%。

 此外,从北京新发地市场近期的`价格走势图来看,进入10月份以后,蔬菜价格呈现连续上涨态势,其中菠菜等绿叶菜涨势迅猛。

 “采购价涨了,但销售价没法涨,不然就卖不出去。”在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前来采购菠菜的餐饮商张先生说,菜价成本主要靠内部消化。

  批发商收不上货,种植户收益多与往年持平

 不只是消费者的“菜篮子”拎得沉,对很多蔬菜批发商而言,从他们在地头收菜时,菜价就已经涨上来了。

 在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有着7年蔬菜批发经验的许先生坦言,“跟平常2元多一斤的收购价相比,现在菠菜收购价涨到6元一斤,还从未见过。”

 从9月19日当周开始,有着中国蔬菜价格晴雨表之称的寿光蔬菜价格指数的周指数已经连涨四周,其中叶菜类和茄果类蔬菜涨幅较大。

 “菠菜产量有限,即使抬高收购价,也收不上来多少。”许先生说,往常2天就能收一车,现在至少要3到4天。

 王春是寿光农产品物流园一级批发商。他说,优质菠菜收购价在5元到8.5元一斤,去年同期收购价格是2元一斤,即使涨了几倍,批发商也在抢购,“货源实在太少了”。

 记者了解到,受连续降雨影响,多数种植户蔬菜产量不如往年,但菜价较高,总体来看,收益与往年持平。

 “往年,5亩地到现在能出4万到5万斤黄瓜,今年受阴雨天气影响,才出了2万斤黄瓜,卖价高了一倍多,总体收益与去年持平。”寿光黄瓜种植户赵玉前说。

  季节性、雨水等多重因素导致菜价上涨

 业内人士分析,目前正处于“青黄不接”之时,夏季蔬菜上市基本结束,秋冬蔬菜少量上市,再加上今年降温快、雨水多,主要产区蔬菜生长缓慢,部分地区蔬菜被雨水淹后减产,市场供应量减少,造成菜价明显上涨。

 寿光农产品物流园蔬菜价格分析员何晓杰说,随着天气日渐转凉,北方产区蔬菜稳步退市,西红柿、有机花菜等蔬菜供应紧张,促使价格上扬。

 北京新发地市场统计部负责人刘通分析,以北京市场的菠菜为例,受连续降雨影响,山东聊城露地生产的菠菜被浸泡,没法及时安排农户补种,只能靠后续大棚生产来保障供应,但是大棚生产的菠菜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上市。目前,只有辽宁等地少量大棚菠菜可以上市,供应大幅减少,导致菜价高涨。

 今年以来,种子、化肥、农药等价格上涨,拉高蔬菜种植成本;油价持续上行,9月份,汽油和柴油价格分别上涨23.4%、25.7%,带动运输费用增加等,也助推菜价上涨。

  菜价易涨难跌或助推10月CPI上涨

 从蔬菜供给基本面来看,据农业农村部统计,全国在田蔬菜面积1亿亩左右,同比持平略增,保持供需平衡有较好支撑。

 “后续随着蔬菜生产恢复,一些推迟上市的蔬菜集中上市,部分品种价格也可能回落,但连续降雨可能导致茬口衔接不畅等情况,预计冬季蔬菜价格整体偏高。”中国农科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员张晶说。

 何晓杰分析,目前蔬菜市场需求走强,如北方客户积极进场,以及国庆节后学校开学、单位开工,食堂需求增强。此外,山西等地受强降雨影响,蔬菜自供能力不足,采购商需求放大,走货畅快,短期内价格易涨难跌。

 值得注意的是,10月以来蔬菜价格快速攀升,或将带动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食品数据回升。保持消费市场供需平稳、价格稳定,面临一定压力。

 为加大对北京市场蔬菜供应,稳定蔬菜价格,北京新发地市场组织全国300万亩自有种植基地及商户加大蔬菜进京调配力度、开发新货源。

 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唐珂说,下一步,将会同有关部门落实好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畅通物资下乡进村和农产品出村进城通道;加强市场信息监测预警,及时发布价格和供求信息;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抓好秋季蔬菜生产,切实保障“菜篮子”产品生产供给。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news/1_781006.html